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5-7-10 17:15 编辑
相声的辈分按照德、寿、宝、文、明排列,杨少华是“文”在辈的相声演员,是目前辈分最高的,在他前边的比如马三立是“寿”字辈。
文字辈里比较著名的比如侯宝林。
在文字辈里,杨少华属于一般的,在过去很少有人知道。就如郭德纲说的,你把别人熬死了你就是大师。
杨少华之所以后来火了,是因为文字辈的死的差不多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后来跟赵伟洲搭档,他们合作的相声《枯木逢春》一炮打响。还有就是和他儿子杨义演的电视剧《阳光的快乐生活》也是他成名的主要原因。
杨少华的师承也一直没明确,他拜师是寿字辈的郭荣启,因为没有“摆支”(请客),所以相声界不承认,连郭荣启后来也不承认。
他儿子杨义也是没有师承,这在相声界里有个专用名词叫“海清”。
相声界这个陋习非常恶心,就是你不拜师就不能从事相声这行。听起来好像尊重传统,实际上就是行业垄断。因为相声这行的门槛很低,没有道具,不需要场面,两个人穿身大褂就能说。最开始天桥说相声的不是两个人站着说,而是中间有一张桌子,两个人坐在桌子两头说。不知道后来什么原因,连桌子都混没了。
两个人往地上一站就是舞台,按照他们的行话就是“撂地”。要是没有个限制,本来就要饭的相声行就得饿死。
当然,今天这个规矩没有作用了,但是在相声界还是死守这个规矩,为的是收徒弟赚钱。一个徒弟少则几千,动辄上万,比如李金斗就有70多个徒弟。
杨少华是北京人,1951年移居天津在钢厂上班,后考入南开区曲艺团开始了相声生涯。
他因为有五个儿子,生活困苦的确受了不少的罪,直到七十来岁才熬出名来也可以叫大器晚成。
杨少华的死充分说明了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的儿子特别是杨义在他年老后还要他替自己到处演出,给商家剪彩,拍段子卖货等等。
这次在34高温的情况下,还去给一家饭店剪彩,结果送了老命。
可见他的儿子有多么不堪,杨义之所以遭到大家广泛的唾骂,除了他的砸缸行为以外,也是劣迹昭昭。
过去这帮吃开口饭的,后来叫曲艺,就是粪坑一个,脏乱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