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晚,“海河战神”杨议在灯光璀璨的海河边儿开直播,庆祝相声圈儿“七月风波”一周年。
去年7月,也是在海河边儿,杨议在直播中声泪俱下地喊话侯耀华,希望他向“小辈儿”道歉,边说边擦眼泪,获得了“海河表演艺术家”的称号。
时隔一年,杨议又有了新称号——“海河战神”,但他当晚的直播其实就是带货,“海河战神”纪念扇、“海河战神”纪念茶,还有“海河战神”纪念酱——老杨家拌面条专用的“杨家酱”。可能为了不负“海河战神”的盛名,杨议在直播中怼气十足,直言:“今天就为怄气来的!”不禁让我想起高英培相声《教训》里的一句台词:“你这是跟谁呀?拿把菜刀去!”
“海河战神”究竟应该战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今年5月18日,杨议拜侯宝林大师未成,转而宣布“自立门户”,并收“杨徒”15名。事后,未出席收徒仪式的侯耀华向杨议发出祝福:“希望10年后,有人说起相声界的几大巨头应该是杨马常侯。”不知杨议听后有没有浑身一激灵。
在中国相声界,马、常、侯是极具影响力的三大门派,创始人分别是马三立、常连安、侯宝林。在杨议拜师侯宝林这件事儿上,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觉得天津能有一个活着的侯宝林徒弟,无论对侯氏相声的传承,还是对天津曲艺文化的影响力,都是好事一桩。而且我觉得,杨议身上有侯宝林的那股帅劲儿,台风潇洒,语言清新,他的代表作《如此办学》《谎话连篇》《肉烂在锅里》,更是以贴近现实生活、讽刺不良现象而闻名。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为多种原因,最终杨议拜师侯宝林功亏一篑。那么,杨议的“自立门户”是无奈之举还是最后一搏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我发现,虽然杨议在说相声上没有多大动静,但是在炸酱面上已率先树起了“杨家酱”的大旗,试想,如果杨议把研究炸酱的精力放到研究相声上,把推广炸酱的精力放到推广相声上,是不是也会成功呢?其父杨少华58岁进京打拼,赢得“老来红”的美誉,杨议是不是也应该从“自立门户”开始,为“杨氏相声”的发扬光大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杨议无疑是勤奋的,63岁的他每天在“杨光相声社”的三个小园子奔波赶场,可“萝卜快了不洗泥”,重复多,创新少,每当我刷到他表演相声的视频切片,都看到杨议在说:“是看我来的吗,那别客气了,把手机都拿出来吧,发个视频发个朋友圈告诉他们,杨议尼玛挺好的。”其实杨议应该庆幸,他现在的年轻搭档薛博文很有才气,也很有前途,如果师徒二人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多研究、多创作几段能在天津、在全国“走得红”“叫得响”的好相声,那才真的不辜负“海河战神”的美称,不辱没“自立门户”的担当。
我想,如果杨议精力有限,不妨把卖布鞋挣的钱用来征集具有“杨氏相声”独特风格的好作品,这样他在直播卖布鞋时可以骄傲地说:“这不光是会跳舞的小布鞋,会翻跟头的小布鞋,还是会创作相声的小布鞋……”
“海河战神”杨议,请为相声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