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对与宽对
工对在创作上要求严格,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它不仅要同类的词相对,而且要限定在同一小类。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对“望帝”是人名对人名;“晓梦”对“春心”都是思想感情类的短语,“晓”对“春”又都是时间词;“迷”对“托”是动词对动词。这就符合工对的范畴。
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青山”对“秋水”是名词短语相对,而且都是地理类,可以算工整。但“青”是颜色词,“秋”是时间词,就比较宽泛了。看“转”对“日”是动词对名词,比较宽泛,但都作状语,“转”有四周的意思,“日”是每日的意思,也勉强可对。“苍翠”是并列短语,表示颜色,“潺湲”是连绵词,不能分开,两者相对就更加宽泛了。因此这个对仗是宽对。
事实上,在古人诗作中以宽对居多,要想找出几个标准工对是比较难的。这说明,如果对仗要求的太过细密,一来难于写作,二来会限制思想内容的表达。对仗的精神在于结构和语言的整齐美,如果过分执着于物类,落在实处,必然会影响诗歌的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