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窥天瞳 于 2025-7-26 08:32 编辑
一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这些,后面一句就是牢记历史。那请问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做什么用?
我们记住这些,考试用。那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记住这些,向人家要道歉?人家不给,谁更丢面子?我们记住这些,准备什么时候报酬,血洗东京?也就是意淫一下。我们记住这些,难道为了增加今日的中日矛盾?如果找不到牢记的意义,那就等于是在不断的自揭伤疤。我认为,牢记日本侵华最重要的就是教训。我认为教训有以下几点:
一、民主不能强国:
中国第一批走出去见到欧美等先进国家的人,都被其发达的社会,民主的人际关系所震撼。从而得出了一个本末倒置的结论:民主可以强国!实际呢,错的离谱,是强大的国家需要民主,而不是民主可以强国。这就好比一个人钟鸣鼎食的时候,吃饭重在讲礼仪;可是一群温饱上不可及的人在一起吃饭,讲礼仪只有饿死!日本明治维新,我们都看到了他们把幕府制改成了君主立宪制,就觉得他们是如何的民主,但是忽略了人家军国主义的更加***的一面,更忽略了人家集体效忠天皇的一面!从1912年,共和宪政的民国成立,到1931年日本全面侵华,19年时间,那时的中国发展了吗?甚至于说有发展的趋势吗?一个正统的皇帝倒下去,一群乱臣贼子土皇帝冒出来。军阀割据,武力唯大,中国民国,一盘散沙!甲午战争,日本打赢中国算是用出了吃奶的力量。但是九一八呢?日本占领东三省兵几乎不血刃。中华民国的民主,不仅没有凝聚人心,反而铸就了无数的乱臣贼子、割据军阀,说好听点叫群雄逐鹿,说难听点是小丑跳梁!人人只为自己,人人没有信仰。北伐战争,昙花一现,对老百姓的实惠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人家日本人搞军国主义,起码还知道抢来中国的东西,给日本老百姓实际的实惠。
什么能凝聚人心?强横***、信仰灌输加实惠利益,三者缺一不可。民主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二、弱者不配讲道理:
以前总有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今天可以改成:没有核武器的弱者就要挨打!那个时代还没有核武器,中国又不自强,被日本人侵略是必然的。日本自身有危机意识,民族信仰加军国主义***,地大物博,国民积弱的中华民国是他们谋划的主要目标。1931年9月18日,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刚被日本人杀了父亲和儿子的张学良就像是一个讲道理的乖孩子,人家一个耳光抽过来,还是讲道理,两个耳光抽过来,讲道理,最后被人一脚踢出东三省。张学良一直把希望寄托于日本左翼政客斡旋,国际政客调停。实际上,弱国在人家眼里算什么?是可以随便牺牲的东西!没有谁为了什么道义去得罪日本人。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国际法公约。别和我扯什么《日内瓦公约》,遵从日内瓦公约,只是因为你不够强大!或者你的对手不够弱小!亦或者弱国太瘦,没油水捞。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如果说封建社会时打仗还是为了君主的志向,进入现代化社会以后,打仗就是为了利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基于此,我们没必要总是把恨日本人放在表面上来证明自己爱国。我们强大了,自然没有国家敢欺负我们。我们衰弱了,历史就有可能重演。
三、我们为什么要团结:
日本侵华,敌强我弱,但是中国人终归还是团结在一起,在付出了3500万牺牲的前提下,让日本人侵华陷入了战争的泥沼,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全盘失败。在日本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日本围剿时的三光政策、强制中国妇女做慰安妇、在东北成立731部队做惨无人道的实验......,日本侵华罪行,罄竹难书。那有人会不会问:“如果我们不抵抗,服从日本人的意志建立大东亚共荣,是不是以上惨案都能避免?如果能避免,我们为什么还要以死抗争?”呵呵,能不能避免我不知道,不过200多年前满清入关是怎么做的,这个足可以借鉴!日本是个等级制度很严格的国家,就我想,如果日本真的建立了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最好的情况就是推行印度的种姓制度。并且日本也不会因为征服中国而停下征服世界的脚步,他们会把非大和民族的外族作为战争的炮灰。对他们实行高压政策,稍有反抗,就是大屠杀,731人体实验还是要做的,为了打日本帝国的科技发展,牺牲几个低贱种姓又算得了什么呢?慰安妇,这个就不用说了,日本征服了朝鲜,朝鲜女人避免做慰安妇了?
当国与国,或者民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就是老百姓的灾难,老百姓参不参与都是一样,相对而言,保家卫国,抵抗外敌是最优解。如果能避免这种结果,我觉得需要:信仰、团结、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