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理性探讨:为什么说中国跟美国的差距是两代人
查看: 45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性探讨:为什么说中国跟美国的差距是两代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28 0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中国现在比不过美国,这是事实。美国2024年人均GDP8.58万美元,中国人均GDP1.34万美元,也就是说一个美国人相当于6.4个中国人,差距是相当大的。

跟60年代的美国平均比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优势,中小城市还真不一定,尽管有些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当年享受不到,但比较富足和经济自由的程度,很难说就一定能超过60年代的美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城市中高产阶级会认为现代的便利性比过去要优越得多,但那些负担沉重的家庭会认为,哪怕生活没那么现代,只要不为柴米油盐发愁,不为医疗教育焦虑就很好了。

有闲整天待在网上的,要么是低欲望低消费人群,要么是不愁吃穿能过中等生活的人群,要么早已财务自由全职在家可以御风而行的人群。

这些人的看法通常会比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保安等乐观一些。当然有些人尽管生活优越,却过于悲观,可能认为现在的北京、上海都比不了60年代的美国均值,这个我觉得有点夸张。

再看下其他周边发达国家或地区,2024年日本人的人均GDP为3.24万美元,满打满算不到中国人的3倍了,日元贬值相当厉害啊。反而韩国人均GDP有3.6万美元,早已超过日本。台湾人省均GDP为3.4万美元,跟日韩在同一水平线。不过很奇怪的是如果你去过台湾省,会发现台湾省的容貌跟日韩差距很大,绝大多数地方不如大陆的城市。

从AI找另外一组数据,结果很惊讶:
2000年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数据如下:

- 美国:人均GDP约为3.63万美元。
- 日本:人均GDP约为3.85万美元。
- 韩国:人均GDP约为1.23万美元。
- 中国台湾地区:人均GDP约为1.48万美元。
- 中国大陆:人均GDP为951美元。

从2000年到2024年24年时间,美国GDP增加到起初的2.36倍,日本0.84倍,倒退了,韩国2.92倍,台湾省2.3倍,中国大陆14倍。

中国大陆人均GDP尽管基数小,实际增加值不多,但增速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个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当然经济的增速不是匀速的,通常是递减的。按现在中国的基础,要达到人均GDP跟现在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需要的时间大约在20~30年。也就说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刚大学毕业,他们工作20~30年,接近我们现在的年龄,就进入发达国家水平了。

反过来倒推,我们落后日本、韩国等一般发达国家,大概20~30年,相当于一代人。而落后美国的时间更长一些,有可能达到40~50年,等于两代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28 09:38 |只看该作者
2024年日本人的人均GDP为3.24万美元,满打满算不到中国人的3倍了,日元贬值相当厉害啊。反而韩国人均GDP有3.6万美元,早已超过日本。台湾人省均GDP为3.4万美元,跟日韩在同一水平线。不过很奇怪的是如果你去过台湾省,会发现台湾省的容貌跟日韩差距很大,绝大多数地方不如大陆的城市。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28 09:41 |只看该作者
从AI找另外一组数据,结果也很惊讶:
2000年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数据如下:

- 美国:人均GDP约为3.63万美元。

- 日本:人均GDP约为3.85万美元。

- 韩国:人均GDP约为1.23万美元。

- 中国台湾地区:人均GDP约为1.48万美元。

- 中国大陆:人均GDP为951美元。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28 09:43 |只看该作者
日本越来越穷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8 09:43 |只看该作者
韩国越来越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8 09:51 |只看该作者
大致同意花官讲的,只是我本人从来没有出过国
无从比较
再讲,我不相信国产数据,特别是人均收入这块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28 09:52 |只看该作者
从2000年到2024年24年时间,美国GDP增加到起初的2.36倍,日本0.84倍,韩国2.92倍,台湾省2.3倍,中国大陆14倍。
中国大陆人均GDP尽管基数小,实际增加值不多,但增速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然经济的增速不是匀速的,通常是递减的。按现在中国的基础,要达到人均GDP跟现在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需要的时间大约在20~30年。也就说我们的下一代如果刚大学毕业,他们工作20~30年,接近我们现在的年龄,就进入发达国家水平了。
反过来倒推,我们落后一般发达国家,大概20~30年,一代人。落后美国更长一些。有可能达到40~50年,两代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8 09:54 |只看该作者

也没越来越穷,但是最近很长时间没有太多增长,已经发现到了这个程度,往后速度自然会下降。美国就很猛,利用科技、金融和军事的优势,牢牢把握着世界最有钱的方向。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8 09:57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冯大妈来华,我希望我国能与冯好好谈,想要赚钱,还得与美西方搞好关系。
真的把西方美日的资本赶 出我国,直接受损的是老百姓,老板没了,找工作就更难,且映象中西言美日,对工人是很讲人道,薪资待遇也比中国民企好得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28 10:02 |只看该作者
比鸡的屁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比一个上班族能养活几个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28 10:29 |只看该作者
叶子,在这里我要更新一下咱们爱国人士的观念。

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致力于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比西方生活水平低,这里有汇率差的原因,要按平价购买力发达城市甚至比西方生活的还好。

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他在上个世纪初就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只是刚刚实现工业化。当然这个工业化的起点不同,那个时期没有电视冰箱高铁飞机,但是产业结构人家早就进入到了工业化社会。

工业化之后就是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但是不仅仅是工业化,它还包括:民主化,法治化,社会保障化,均贫富化====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我只例举最重要的几条。

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但是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实现现代化。所以我国一直是以发展中国家自居,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我们确实做得还不够。

我们的国家建设现在突飞猛进,我想现在的很多网友都能活到2050年左右看看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28 10:41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28 10:02
比鸡的屁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比一个上班族能养活几个人!

不是简单的GDP比较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28 11:00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7-28 10:29
叶子,在这里我要更新一下咱们爱国人士的观念。

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致力于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 ...

我很早以前发过帖子,
上海,广州的本地市民生活水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28 11:32 |只看该作者
印度2000年人均GDP为443美元,2024年为2711美元,增加了6倍,速度并不理想,按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印度要想追到现在中国,正常要要25年。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印度20年内追上中国的可能性为零。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28 11:51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这个比法。

我跟马云可能差几十代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28 11:5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7-28 11:51
看不懂这个比法。

我跟马云可能差几十代人

我只是计算的GDP数据,一般人跟马云,很难用几代人来对比,因为只要不发生意外,只要马云的子孙都是没野心没能力但不乱造钱的主儿,马云的钱可以生生不息,千秋万代,几十代追上的概率比中10次彩票头奖的概率还低。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28 20:06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7-28 10:29
叶子,在这里我要更新一下咱们爱国人士的观念。

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致力于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 ...

从前根本没法相提并论。现在哪怕就按花叶子说的,只有两代人的差距,已经是很大进步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28 20:28 |只看该作者

对于经济问题,我是懒得说,不好说也不能说。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