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湘女妃儿 于 2025-8-2 17:02 编辑
早起,想一睹云雾缭绕的山城,然后去对面重庆过早品尝一下重庆美食。依旧是穿过山间小道,鸡叫声彼此起伏,延绵不断。果然是三省闻鸡鸣。小镇已退去了夜晚的喧器,尤为宁静。
每到一个地方,热衷于融入当地的民族风情。找了一家比较大型的苗族文化馆,老板小姐姐给我推荐一套蓝白镶嵌的苗服,在丽江在凤凰都是穿大红色出镜,换个风格也还算不错吧。
两块钱坐拉拉渡去对岸的重庆。一条钢丝绳链接两岸,船工靠双手拉过去,感受一下最原始的过河。重庆这边叫洪安古镇,一踏进那里民国风扑面而来,没有商业化的痕迹,基本上保留原模原样。复兴银行,典当铺,刘邓司令指挥部,茶馆,青石古道,土家族吊脚楼群,略显陈旧却处处透着历史的厚重。
来得有点早,沿街的商铺还没开门,寻了一家小店过早,却人满为患,买了一份绿豆沙,几个青团,人间美味,比城里预制的糕点要好吃多少倍。
花二十五块坐了游船,撑船的老伯一听我报出老家的地名,滔滔不绝给我当起了向导,原来他的初恋是我同乡。他是重庆本地人,景区的爆火带给他可观的财富。很热情的邀请我去住他家的民宿。一路聊起沿途的风景,聊起当地的饮食,聊起沈从文。才知道沈从文真正的老家在凤凰,这里只不过是他曾经读书的地方。回顾历史文化,同船的一对来自湖北的小情侣也来了兴致,边城书中翠翠的爱情故事,从老伯的叙述中,我们的聆听中,如画卷铺展开来……
在一脚踏三省的地标处打卡,地标在湖南茶峒古镇,对面是重庆洪安镇,上方是贵州铜仁苗族迓架镇,可惜贵州这边还没有开发,据撑船的老伯说,马上会动工,下次再来就热闹多了。
我一身苗服,叮叮当当作响引来不少游客搭讪问我是不是本地人?我有些纳闷,我怎么就像本地人了?在这附近差不多住了快两个月了,和少数民族人打交道得多,除了听不懂苗语,生活习惯都摸熟了,少数民族女人都很勤快质朴,工作之余也不闲着,纳鞋底勾毛衣,没有一点我们汉族女人的娇气,她们多半都是身材矮小,我这快一米七的个头与她们格格不入啊。
实在没绕过街拍大哥的热情,身材这么好,衣服穿得好看,来来回回把我拦住要给我拍照。哎,心又软了或是虚荣心又膨胀了。讨生活不易,拍就拍吧。给了几十块钱,没一张让我顺眼的。
临窗而坐,点了一份重庆米粉。没吃几口,比不得湖南米粉。骚扰一下重庆妞羊宝,必须把你写进文字里,她哈哈大笑,写漂亮点,写温柔点,写厉害点……这破字一点灵感都没,这群里就数她最菜最懒,看她打过来的字话,我愣了片刻,原来我们曾经都是一群激情燃烧的文艺青年啊。
我心心念念要来此处,大抵还是受了边城书的影响吧。
晨雾漫过阁楼,阳光浮上水面染了金光,乌篷船缓缓驶来,橹声摇起一天的生活,远处白塔静立,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切莫辜负日头,我坐在窗前,风吹开了沈从文的书页……等一城烟雨,渡一世情缘,只为和你。是的,我们穷其一生都在等一个懂你的人。
这是一个很适合发呆的地方,我想我会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