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说童年就一直是疯玩,童年也包括学习,但是看今天北京顶级小学的优秀学生培养,我是感受不到什么童年。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掐尖,然后就是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学校指导的超量学,提前学,然后进少年素质班、三加一、小五班等,以便在高中获得学习领先的优势。如果这样搞,哪里有什么童年可言呢?
如果不这样搞,那就是拼中考。我儿子在中考时幸运的拼到了区头部学校。然后呢?在头部学校,按照语数英的排名,在高二第二学期的时候算是第三级,最多勉强是第二级的边缘。按照物化生排名算是第二级,勉强是第一级的边缘。后来想想,一切都是注定的,这已经是孩子最好的结果了。因为他初中上的普通校,语数英在中考时不吃亏,但是实际水平比重点校出来的精英是明显不如的,而物化生在初中学得少,所以普通校和重点校差距不大。要想进重点初中,或者有良好的运气,等着随即派位;或者早早去拼小升初、掐尖的超前学竞争,如果那样,还是要压缩童年。那么可以说现在读书学习所有的领先优势,都是靠压缩童年。
确实,有很多孩子因为压缩童年加高压学习给压垮的,或者自暴自弃的,但是现在的竞争对手是没压垮扛过来的那些。因为各种提前学的教育方式,造成学生正常的中考竞争的冗余量在不断的缩小。
一说现在取消小升初考试了,有人觉得孩子轻松了。现在有人在不断呼吁取消中考,有人是不是觉得孩子更轻松了。我就想说:“脑残们,你们懂个屁!你们以为取消了表面的小升初、中考,学生就全部随即派位吗?错!那只能让考试选拔更加提前化、不公开化,高标准化,只能让孩子的竞争更加激烈,对童年更加压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