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细聊日本侵华
查看: 38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聊日本侵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3 1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5-9-3 17:37 编辑

今天,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
现在,我们已经统一口径,中国人民抗日是14年,不是8年。
今天,庆祝大会暖场大合唱四首歌曲,第一首《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这首歌从诞生,唱哭了多少人?那能是拉仇恨吗?你细读歌词,松花江,九一八,地方和时间,不对呀!松花江流域,那早在九一八之前就被日本人占领了。
东北王是张作霖,张作霖是从谁手里接过来的东北(黑吉辽热)?
粗略是不行的。
意难平的撤退。九一八,是1931年的九一八,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率领东北军,一枪没放地撤了。你要知道,1928年12月的东北易帜。挂了青天白日旗,没有中央的命令,能撤?给个理由先?
历史上,东北有一条铁路叫南满铁路。满是满洲,满洲国,对吧,有个满洲国是吧?那个康德皇帝也就是宣统皇帝嘛!就是溥仪嘛。
中国版图是变化了,溥仪的先人,扩大了大明崇祯君王死社稷时的版图,后来,又大片大片地丢了,道光之后又丢了些“弹丸”,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1932年建了满洲国,那白山黑水的黑土地是溥仪祖上留给他的不?辛亥后的民国中央实际控制过吗?

东北军的撤退,是没有经过抵抗的撤退,所以意难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你守土,你没放一枪,撤了。
欲壑难填。日本人上演蛇吞象是世界级的,是史诗级的。
1936年发生的双十二西安事变,中国人才团结起来。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这才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
撤退,是全国性的。打了,牺牲极大,硬拼很快就会亡国,只能撤退。
说说西南联大吧,那就是撤退才得以保存的民族基业。
说一个人吧,邓稼先,就是那时考入西南联大,离开沦陷了的北平。
不要张嘴就骂!撤退,不等于投降,不是都懂终战不是投降吗?对,撤退不是投降,张学良他没有抗日,但是他不是汉奸。周作人,那大文人是汉奸。
邓稼先,在烽火岁月,没有从军拿起刀枪。几十年后,他是两弹一星的民族功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3 17:29 |只看该作者
被日本人打,起码要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算起。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并不是接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3 17:47 |只看该作者
民国,有很多名人吧?你可以有心地看看他们在1931年到1945年间的生活行踪,你去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3 18: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9-3 17:47
民国,有很多名人吧?你可以有心地看看他们在1931年到1945年间的生活行踪,你去品。

谁还有心思去翻故纸堆
怕有灰尘迷了眼
^_^^_^^_^^_^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3 18: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5-9-3 18:41 编辑


注意看,两个版本的明朝版图。

    估计这个版图1画出来,学者自己都脸红了:毕竟北边这么大一片,是根据曾有北山女真人来进贡过鹿,但关键是也不知道北山女真到底是哪一支在进贡?这都不清楚,画那么大一片,没凭没据的。

    要是按照版图2古里河卫所在点来画呢?就是这样了,但是北山女真的事儿到底还是有点影儿的啊。

    所以,就有了我们常见的那个图1,至于最北边,看你是想科学一点,还是想大一点,科学一点,地图的上界,已经是最大边界了,想大一点呢,反正都到北冰洋了你自己随意去想吧。

    大明实际控制的疆域,应该只有关内,关外只是名义上的控制,因为那里都是游牧部落,曾经设过的驻屯卫所到后期也早就没了。后来,女真崛起,占据满洲,有了清政权。东北是满清的发祥地,(因此,溥仪丢了大清后,被日本人扶植弄了个满洲国)但入关后渐渐放弃了对该地的经营、控制。

   晚清,俄国人的势力进入东北,大清无力抗拒和收复,与日本做了交易:日本出钱出兵驱逐俄国,换取南满铁路经营权和沿线驻军权,以阵亡10万代价,实现了,随后开始有日军驻屯东北,形成中日双方都有控制的局面。

   北伐开始,苏联帮忙拟定的口号有“打倒列强”,关内很多租界被攻打,日本也很恐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3 18:44 |只看该作者
当年侵华占地的还有西方列强,租界不少,也有驻军,谁也没有抗击哦。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3 18:46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5-9-3 17:29
被日本人打,起码要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算起。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并不是接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我党领导的抗联,早就开始在东北抗日了,因此,抗战不是八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3 18: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5-9-3 19:12 编辑

明帝国对东三省的控制,就只有吴三桂关宁铁骑能震慑的地域,还有被袁崇焕错杀的毛文龙能游击的一块地段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3 18:51 |只看该作者
狗屁中华民国,一群乱臣贼子!连大清朝都不如!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3 18:53 |只看该作者
张学良的东北军高层,大部分都是匪转兵,所以个个是孬种!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绿林好汉?绿林就有以生存为第一目的的江湖油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3 19:02 |只看该作者
我就说,时间节点很奇怪。以前抗联那会儿,是37年以前吧?怎么就不算在抗日战争里面呢——原来还有个九一八事变,也是在所谓的抗日战争之前。。。。之前倒是没多想。。。确实应该从最初入侵起算才对——卢沟桥对面肿么驻扎着日军?还要考虑打或者不打。。。。真是倒反天罡!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3 19:05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3 18:51
狗屁中华民国,一群乱臣贼子!连大清朝都不如!

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那会儿的上层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了,但没必要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3 19:07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3 18:40
注意看,两个版本的明朝版图。

    估计这个版图1画出来,学者自己都脸红了:毕竟北边这么大 ...

我记得在哪里看过历史上各时段专门的版图。。。确实会有很多思考。。。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3 19:1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3 19:02
我就说,时间节点很奇怪。以前抗联那会儿,是37年以前吧?怎么就不算在抗日战争里面呢——原来还有个九一八 ...

你去看看抗联的组成。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3 19:16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3 19:13
你去看看抗联的组成。

组成有什么问题?影响它是个以“抗日”为宗旨的组织么?要不,你开铺开聊聊这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3 19:2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3 19:16
组成有什么问题?影响它是个以“抗日”为宗旨的组织么?要不,你开铺开聊聊这个。。。。

别挖坑,给你几个关键词:警匪、通道、苏联。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3 19:2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3 19:16
组成有什么问题?影响它是个以“抗日”为宗旨的组织么?要不,你开铺开聊聊这个。。。。

东北抗日联军编制序列,联军11个军,30000余人 2025-02-22 11:30 发布于:天津市


东北抗日联军是活跃在我国东北的一支抗日武装,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满洲省委指挥,曾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联在东北曾坚持了14年,在此期间,它血战松花江,又驰骋松嫩平原,消灭了日寇17万人。东北抗联虽孤悬关北,但它也威名赫赫,终成一枝独秀。
一、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
东北抗日联军是呈渐次状发展的,一开始,它仅由7个抗日游击队组成,后来,经过长达五年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联军的规模。
按照1939年满洲省委的授意,东北抗联共由3个联军总指挥部组成,其中,
第一路军辖第1军、第2军,总指挥杨靖宇;第二路军辖第4军、第5军、第7军、第8军、第10军五个军,总指挥周保中;第三路军辖第3军、第6军、第9军、第11军,总指挥则由李兆麟烈士担任。
二、第一路军总指挥部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部成立于1936年7月,它由杨靖宇烈士创建。
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杨靖宇
副总指挥
:王德泰
政治部主任
:魏拯民
1、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
东北抗联第1军是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改编而成的。1933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杨靖宇,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参谋长朴翰宗。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辖:第1师师长兼政委李红光,副师长韩浩,政治部主任程斌;第2师师长曹国安,政治部主任张云志,参谋长李松波。
东北抗联第1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军长
:杨靖宇
参谋长
:安光勋
政治部主任
:宋铁岩
第1师师长
:程斌
参谋长
:李敏焕
政治部主任
:胡国臣
第2师师长
:曹国安
政治部主任
:金光
第3师师长
:王仁斋
师政委
:周建华
2、第1军重要人物
宋铁岩
宋铁岩(1909年—1937年),吉林永吉人,毕业于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曾任北平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中共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联第1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宋铁岩是东北抗联第1军中的政工代表,1937年2月,他在日军突袭尚帽子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朴翰宗
朴翰宗(1911年—1935年),朝鲜庆尚道陕川郡人。1919年随父来到中国定居,随后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磐东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团政委、东北抗联第1军参谋长等职。
1935年1月11日,朴翰宗随杨靖宇转战吉东,因日军的包围,他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韩浩
韩浩(1905年—1935年),吉林省桦甸人。东北抗联第1军重要将领,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第2大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3团团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师长等职。1935年8月,韩浩在通桓公路刘家街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曹国安
曹国安(1900年—1936年),吉林永吉人。曾考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历任东北红32军南满游击总队迫击炮大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3团政委、东北抗联第1军2师师长等职。
曹国安是东北抗联第1军中的猛将,他曾率部多次捣毁敌军械库,又领导吉林工农起义,为抗联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6年12月20日,曹国安在临江县七道沟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6岁。
3、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
东北抗联第2军是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改编而成的。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参谋长刘兴汉
东北抗联第2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军长
:王德泰
政委
:魏拯民
政治部主任
:李学忠
参谋长
:刘兴汉
第1师师长
:安奉学
政委
:周树东
政治部主任
:吕伯岐
第2师师长兼参谋长
:陈翰章
政委
:王润成
第3师师长
:曹亚范
4、第2军重要人物
周树东
周树东(1918年—1937年),山东平度人。历任珲春少先队副队长、共青团东满特委组织部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1团政委、东北抗联第4师师长等职。周树东是东北抗联中的年轻战将,他作战勇猛,足智多谋,深得杨靖宇的信赖。
1937年4月24日,周树东率部返回安图县,在途径大沙河老金厂时,他遭伪军李道光部的伏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19岁。
三、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成立于1937年10月,它下辖五个军和救世军王荫武部、义勇军姚振山部,总人数超过了万人。
第二路军总指挥
:周保中
副总指挥
:赵尚志
参谋长
:崔庸健
1、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
东北抗联第4军是由原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改编而成。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何忠国,参谋长胡伦,政治部副主任黄玉清。
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辖:第1师师长李延平;第2师师长郑鲁岩,师政治部主任崔荣华;第3师师长李天柱;第4师师长刘振国,师政治部主任朴德山。
东北抗联第4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军长
:李延平
政治部主任
:黄玉清
副军长
:王光宇
参谋长
:胡伦
政委
:吴平
第1师师长
:张相武
政治部主任
:曲成山
第2师师长
:宫显庭
副师长
:李学福
第3师师长
:刘振国
政治部主任
:朴德山
2、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
东北抗联第5军是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改编而成。1935年2月10日,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周保中,参谋长张建东,副军长柴世荣,政治部主任胡仁。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辖:第1师师长李荆璞,第2师师长傅显明,政治部主任李光林、宋一夫、刘曙华,副师长姜震荣、王汝起,参谋长陈翰章。
东北抗联第5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军长
:周保中
参谋长
:张建东
副军长
:柴世荣
政治部主任
:宋一夫
第1师师长
:李荆璞
参谋长
:张镇华
副师长
:姜震荣
政治部主任
:关书范
第2师师长
:傅显明,王光宇
参谋长
:陈翰章
副师长
:王汝起
政治部主任
:刘曙华
第3师师长
:李文彬
政委兼副师长
:张镇华
3、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
东北抗联的7军,是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4团扩编而成的,它于1936年11月25日成立。
东北抗联第7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
军长
:陈荣久、李学福
政治部主任
:郑鲁岩
参谋长
:崔庸健
第1师师长
:王汝起
副师长
:姜克智
政治部主任
:何可人
第2师师长
:邹其昌
师政治部主任
:云鹤英、张文清
参谋长
:金铎
第3师师长
:景乐亭、隋长清
参谋长
:阎敬山
副师长
:刘建平
政治部主任
:金铁宇、刘廷仲、李一平
4、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
东北抗联第8军是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而成。
军长
:谢文东
参谋长
:于光世
副军长
:滕松柏
政治部主任
:刘曙华
第1师师长
:秦秀权
政治部主任
:金根
副师长
:徐德民
参谋长
:钟子久
第2师师长
:关文吉
政治部主任
:姜东秀
第3师师长
:王自孚
副师长
:吴雅范
第4师师长
:龙连升
师政治部主任
:柴荫轩
第5师师长
:董宪章
第6师师长
:赵庆珍
参谋长
:刘廉汉
第7师师长
:赫奎武
5、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
东北抗联第10军是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改编而成的。
军长
:汪雅臣
军政委
:苏安仁
军政治部主任
:侯启刚、王维宁
第3师师长
:夏增
6、第二路军重要人物
傅显明
傅显明(1900年—1936年),黑龙江双城人。曾任东北抗日救国军连长、东北抗联第5军2师师长等职。傅显明是双城出身的猛将,“九一八”事变后,他协助王德林组建抗日救国军,成为了东北抗联的核心战将。
1936年2月17日,傅显明奉命攻打密山县黄泥汀子煤矿,在这次战斗中,他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6岁。
何忠国
何忠国(1909年—1935年),湖北人。领导过湖北工人运动,曾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何忠国是中央派驻到抗联的干部,1935年,他在勃利县刘家店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6岁。
胡伦
胡伦(1901年—1977年),四川广安人,早年留学过法国。历任上海中央机关秘书、吉林迁安县抗日民团参谋、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东北抗联第4军参谋长等职。
胡伦是抗联少数几位幸存到解放后的高级将领,建国后,他一度担任中央重工业部筹备有色金属局主任和重庆市粮食局局长,位居正厅级。1977年,胡伦因病病逝,享年76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3 19:28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3 19:21
别挖坑,给你几个关键词:警匪、通道、苏联。

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3 19:33 |只看该作者

谢文东(1887年-1946年),原名谢文翰,满族,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永甸村,国民党陆军中将。

1932年参加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任骑兵旅团长,后任民众救国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等。1939年3月在日军残酷讨伐下投敌。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新编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军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1946年,所部被东北民主联军击溃,11月被俘虏,12月3日,在勃利县经公审被枪决。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3 19:35 |只看该作者
东北抗联好像最后只有周保中部进入苏联境内得以保存。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3 19:57 |只看该作者
浅论伟大东北抗联的前世今身

ヒールnidaye
2024年02月20日 07:33
继甲午之后,日本就在为抗俄路线上积极亲华,支持了商政各界,较为知名的例子就是维新派和孙文党。同样,日本为维护其大陆政策和在关东州的利益,陆续收买笼络了不少当地胡子绿林及各军阀派系。直到俄国革命,日本以抗俄为由的收买计划才逐步失效,并不断同俄,奉摩擦火花。此后,日本对其在华利益迫切收割的渴望日益增大,一度企图接管自己在关东州(现东北大部)培养的军队(军阀),明显的例子有皇姑屯事件。接着发生的中东路事件让张学良看清了苏联的本质以及自己军队的腐败,奉系大势已去。

九一八事变 发生之初,(以下为张学良的视角)不少人将其视为日本国内统制派与皇道派的斗争的延续,且关东军当时在华部署已久却从未大规模增兵 就不以为意,张本人当时甚至还在宴听戏曲。当晚在得知日军动了真格,张学良自知日军一旦开始行动,藏卧在朝鲜的百万大军便会不断驰援战场,届时以自己孱弱的军队是必打不赢的,遂帅军撤退,北大营陷落。

关于张的撤退是否与国民政府有直接关系,此处不做考证与辩解。熟为人知的是,此时蒋介石正在忙于对所谓''共匪''的第三期围剿工作。

基于以上历史大致走向,我们得知在1931年前,东北长期处于混乱局面,日伪,土匪,军匪等各路派系长期交乱,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为誰而战的坚定信念。(这不是诋毁)

此后,东北各路武装力量才慢慢放弃对国民政府及奉系的对抗,形成了一个个的抗日义勇军。但注意,抗日义勇军出身不问且成分复杂,并不是统一有指挥的单一作战群体。(笔者对义勇军志士十分敬佩)在随后对日的游击战中,由于当时东北地区无人区环境恶劣,使得义勇军在游击作战当中缺乏根据地和大后方作为盾牌,很快丧失殆尽,其部分残部经西伯利亚由新疆撤出战场。另一部分残部分别被中共情报员及共产国际趁机吸收,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现中国教科书中的东北抗日联军仅包括当时中共控制部分,其人数1.5万上下,約为当时全体联军的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由于站队问题,战后已被清理)

1932年满洲国成立,日本将其当成所谓''即将成为的领土''而全力支持其发展建设,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投身,著名的例子就是闯关东。东北地区的逐渐繁荣打消了很多人抗日的念头,反而投身加入了满洲国军(维持满洲国国内治安及作为关东军后援,于1945年解散)和日伪军。国际**浪潮迭起,军国主义氛围逐渐达到顶点。加之与中央红军的长期失联使得苏联嗅到机会,莫斯科下令召集抗联军官前往伯力开会,后抗联逐步退入苏联境内接受苏式军事学习,成为了苏联远东军的一部,后参加诺门坎战役及对日作战。

严格地讲,抗联也并不是统一有组织的作战单元,而是对各地抗日联军的统称。其大多受过 日本(为抗击俄国及苏联而迫切需要的武装力量)所培植,但大多也仅是为了糊口且各有算盘。

需要区别注意的是,抗日义勇军于九一八事变不久,张帅撤出沈阳开始陆续自发组织现身。而东北抗日联军则是1935年中共满洲省委将所属军队与当地义勇军联合,成为抗联。而当时不少满洲国军由于士气低迷半数被义勇军所俘,使得日本人举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时关东军对满洲国军的作战力低下曾表示十分震惊与不可思议。(活该)

名义上归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但由于日军对上海情报员的剿杀,使得实际上还是由苏联远东军代为管理。苏联对抗联的态度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而变化,曾''错杀'',''误杀''无辜无数。抗联和中共的早期相当于苏联的远东支部,是苏联为武装保卫苏联及建立多个中国苏维埃政府(分裂中国)而组织经营的。(这一思维在朝鲜战争的出兵问题上最能体现,也是苏联各加盟国''背信弃义''的病征)

抗战胜利后,国内尚未统一。中共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皆对苏联不利(雅尔塔体系不需要也不能接受第二个共产强国的产生),经多次协商,苏方最终同意按国籍放归抗联回到东北和朝鲜。而一个致命问题在此时诞生,那就是东北抗联回归后的行动疏忽。

[(抗联将领之一)周保中接到派遣命令后,也没有格外关注归国后与中共中央重建联系的问题。在9月初的派遣动员大会上,周保中并未正式提出联系中共中央的任务,只是要求部队官兵“帮助各地苏军卫戍司令部维持秩序;动员群众,建立武装队伍,在国民党政府来东北接收时争取合法存在;如果不能合法存在就上山再打游击”。会后,政治副旅长李兆麟专门交代陈雷到绥化后联络抗联地下党员闫继哲,要求一旦“不能合法存在”就组织队伍上山打游击。当时周保中为部队官兵确定的任务主要是“军事、行政、社会秩序、保安工作、揭发奸宄、监督经济、宣传和教育群众”,以及“中苏友好同盟、提高苏联国家和军队威信,侦探工作关系问题”。至于党组织问题,他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中共党东北组织之恢复和发展”,而非重建与中共中央的联系。]--方框内容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三期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经历了'三个艰苦',其中之一就是东北联军抗日。抗联苦斗十四年,但为了让中共中央取得政权的合法性而将功劳转让,这就是至今仍为人赞颂的中共十四年抗战的由来。各路义勇军抗联志士们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与甘愿''隐姓埋名''的自我牺牲不应被我们遗忘。

对东北抗联联军前世今身的大致梳理至此结束,我谨代表自己向甲午战争以来,为保卫家园,争取民族生存与自由的众多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笔者才疏学浅,见识薄浅,今略谈史一二。如有错误,恳请指正。感谢各位。

2024年2月20日

林元 编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3 19:58 |只看该作者

不懂?那咱俩就不聊这个了,你按你了解的去议论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3 20:1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3 19:05
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那会儿的上层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了,但没必要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这船人基本上没有冤枉的。因为大清朝,好歹皇帝还知道控制一下贫富平衡问题。中国民国呢,就是富人阶层联合在一起欺负穷人,权力斗争不彻底解决问题就直接搞屠杀。因为他们和穷人离心离德,所以是没有胆量对外硬气的,你看到的民国所有的憋屈就能理解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3 20:14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3 19:35
东北抗联好像最后只有周保中部进入苏联境内得以保存。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3 20:1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3 19:07
我记得在哪里看过历史上各时段专门的版图。。。确实会有很多思考。。。

我记得我写过国运。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3 20:17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5-9-3 19:57
浅论伟大东北抗联的前世今身

ヒールnidaye

这个你冤枉张学良了,当时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鸦片瘾。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9-3 22:14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3 20:17
这个你冤枉张学良了,当时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鸦片瘾。

人家是说他还在宴饮啊!
    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当时的朝鲜和台湾一样,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多年,日军中一些兜腮胡子兵,就都是朝鲜、台湾人。朝鲜与东北距离很近,日本驻有大量军队,一旦开战,在朝鲜的日军就会驰援,扩大战事,且白白死人,东北难保。因此,总拿东北的张学良东北军比日军人数多来谴责张不抵抗,纯属目光短浅,缺乏历史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