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6.22,共军完成对长春的包围封锁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围长春
长春是东北大城市,伪满洲的首都 。长春建得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如果硬攻必将伤亡惨重。
当然打长春并不仅仅是因为大,按共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是要围点打援,把沈阳的国军诱出来然后在共军预设阵地上打掉,这是如意算盘,可沈阳国军也不是傻子,不会轻易上钩,当然共军也不傻,如果投入重兵攻城,那么这时沈阳之敌就来了,而自己可能就是一块”夹心饼干”被包在里面。
因此共军就“围而不打”,把城外机场占领了,企图困死国军,然后把主力放在外围.你来救就打你,不来就困到你投降。
悲剧是城内的百姓
共军也不想让百姓跑,因为留在城内可以多消耗粮食。
林彪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之对策主要是禁止通行,第一线上五十米设一哨兵,并有铁丝网、壕沟,严密接合部,消灭间隙,不让难民出来,出来者劝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后来饥饿情况愈来愈严重,饥民便乘夜或于白昼大批蜂涌而出,经我赶回后,群集于敌我警戒线之中间地带,由此饿毙者甚多。八月初经我部分放出,三天内共收两万余,城内难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数万,这一真空地带又被塞满。此时市内高粱价由七百万跌为五百万,经再度封锁又回涨,很快升至一千万。故在封锁斗争中,必须采取基本禁止出入,已经出来者可酌量分批陆续放出,但不可作一次与大量放出,使敌不能于短期内达成迅速疏散。如全不放出,则饿死者太多,影响亦不好”。
就这样,官方的统计数是饿死1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