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9-5 21:30 编辑
酱油提及他记忆里的“四大件”,还说,“没有这‘四大件’甭打算结婚!”一度成为好多人的口头禅。据他的说辞思忖了许久,总觉得像有相似婚俗;今儿忽灵光乍现,想起我这边的说辞,是“三转一响”。
——百度词条再一搜,果然如此: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机械表)会动,而收音机会响,故称“三转一响”,其实跟酱油的“四大件”一毫不差。
“四大件”成为一个时代女性重要的择偶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准,好像“三个大件转起来,一个大件响起来”,就预示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听我父亲说起过,很多家庭且不要说没有钱,就算有钱也不见得能入手,因为曾经是需要凭票购买的。由此看来,“三转一响”在六七十年代,算一个家庭的最高财富标准吧?
所幸到了我想要一只手表的时候,票据什么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我此刻坐在电脑前翻检记忆,很有点自欺欺人地说,价格贵是贵了点儿,倒也不算有多刁难父亲。只关联起母亲被下了病危通知,父亲才急买了“收音机”试图补偿,我还是为当初的奢侈要求心虚气短脸热了好一阵子……
记忆里的那只表,是山城牌的,银色链,女士,很小巧。价位大概是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我的手太过秀气,得取下一截表链才能戴。看着工作人员戳啊、撬啊,抠啊……真有点心惊胆颤。那么小的搭扣是怎么连贯的?暴力拆卸组装就不担心给我弄坏了么?
按理来说没出柜还不算我的,但,就那么固执地认定了。而今去想,我小时候真挺任性的,三姐妹我是第一个戴手表的——现在想问:凭什么呢?我姐、我妹竟没有原地暴走?换了是我受到如此亏待,会不会羡慕嫉妒到发狂,又把自己关起来不搭理任何人?
我弱我有理?我会哭所以有糖吃?曾经以为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所以父亲爱我姐,母亲爱我妹,我是多出来的那个,所以各种叛逆不服、掐尖要强。
盘点过往,就……很汗颜。
记得父亲说,很衬皮肤,很衬气质。他又说,这个牌子也不错。
加个“也”字来追加评价“不错”,许是父亲想掩饰某些心虚?毕竟柜台里还有当时的名牌,譬如,上海牌的,梅花牌的……价位还要高出许多。
我大概能猜出来,“山城”,牌子不是很硬。
父亲许是想将最好的给我,却又在最后关头理性把关。其实就这个杂牌子已经少有人买得起了,起码我戴了在同龄人面前显摆时,全班有手表的少之又少。所以,父亲的心虚毫无道理,但,他就是毫无道理地心虚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只山城牌女士机械手表,陪伴了我初中到高中的很长时间。虽然牌子不咋样,但质量真心不错,以前的工艺、手艺经得起考验,用起来半点都不含糊。
什么时候想要换的呢,好像是读大学吧?总觉得它老了老了、旧了旧了……然,再换的每一只,不管是机械的,电池的,还是电子产品,都远远不如第一只。有些连一年都不到就走时不准,能用二、三年差不多该谢天谢地。
连换几次换得我各种憋屈,似乎哪哪都不满意。我就很怀念第一只,它除了老点、旧点没其他毛病吧?早晓得不如不换其他的,明明这一只还能用……
可惜我这随意的德行,不是个能妥贴收藏的,好几次翻箱倒柜,最终都杳无消息,才意识到我永失了它。
这会儿觉出自个儿的没心没肺了:便是作为对父亲的念想也该好好留存的,更何况曾经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是在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没钱上学,节衣缩食的情况下父亲满足了我的超高消费奢念……
如此一寻思,父亲的操劳和离世难道没有我的缘故吗?我要是懂事点儿,不那么叛逆,少啃点他的血肉,让他少操点心费点神,会不会他就能活得更久些?我母亲总叹息说,你父亲要强一辈子,就为了你掉过泪,为了你跟我吵过架……哎,不能再想,要掉眼泪的了——泪光中,会有一只手表的莹莹光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