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七月挂衣,十月上坟
查看: 40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月挂衣,十月上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6 1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都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我们那里,隔个村,都有可能音不同,俗不同。在传统习俗中,很多的节日与祭祀有关。

在我们那里,七月挂衣,十月上坟,都是祭奠已故的先人。农历七月鬼节,也就有了挂衣的说法,但具体挂衣的天数并无统一规定。从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之间进行挂衣仪式,也就是所谓的七月半,主要是为了祭奠新逝不足一年的亲人的头一个节日。亲戚朋友买来祭品前来祭拜。早期送冥衣裤的多,全部用绳子挂在厅堂墙上,俗称为挂衣的,花花绿绿的,风一吹,哗啦啦作响,在这个七月半里,显得格外阴森恐怖。第一次直面这个场景,还是在幼时,爷爷过世后的头一个鬼节,看着家中厅堂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冥纸衣裤,心惊胆战,比看鬼片还恐怖,时隔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个场景,仍旧是记忆犹新。

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七月到,鬼门开。总是让人莫名的心生敬畏,在传统观念里,七月初一鬼门打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闭,这段时间也流传着不少习俗与禁忌。在这个充满煞气,鬼魂出没的七月,孩童禁止下河戏水,天黑之前必须早归,不得外出游荡,生怕沾染晦气。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科学,但这些承载古人生活智慧的传统文化,当作趣味知识了解一番也很有意义。

这些禁忌多源于民间传说,与传统文化和信仰相关,缺乏科学依据。更多的是古人对生活场景的经验化表达。在如今看来,所谓的禁忌,不过是剥去传说的外衣,本质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相较于七月挂衣,盛大而隆重,十月上坟就显得冷清多了。挂衣,上坟都只是针对有老人刚过世不足一年的人家。旧时的挂衣,上坟时节,远在外地的子女,不论多远都得赶回家。大抵是在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只是依稀记得是在这天。提前将手工制作的麻糍,也就是现在说的糍粑,碟子大小,用细麻绳或者稻草捆好,分发到村里各户人家,再去坟前祭拜已故的先人。

在我年幼时的记忆里,依旧残存着一个场景,也就是五六岁时。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得心疼的叫到,可怜的娃啊,天都黑了也不晓得回家把娃安顿好。时至今日,这个婆婆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可这个场景依旧残存在我年幼时的记忆里。

七月挂衣也好,十月上坟也罢,这样的祭祀习俗,我都弄不清起源于何时。可能是这个仪式带有浓重封建迷信色彩,也未见过官方有正式阐述这个仪式的具体由来,作为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一直以来从未缺席过,只不过现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这种习俗仪式在逐渐淡化,虽说现在提倡文明祭祀,但这毕竟是流传已久的道教习俗,俗话说没有先人的努力,哪有后人的辉煌,我们必当敬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6 15:09 |只看该作者
谁若再在劳资背后嚼舌根,信不信劳资挖坑埋了你们?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6 15: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终于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6 15: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这节有些细节跟我们这里差不多。
见过七月半扎的纸人,怕得不敢出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6 15: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5:09
谁若再在劳资背后嚼舌根,信不信劳资挖坑埋了你们?

咳咳 说的是我吧,
却,我又不怕你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6 15: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今天居然没挖坑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6 15:36 |只看该作者

自从听说了那个赶尸的传说之后,我感觉整个江西都充满神秘感。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6 15: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36
自从听说了那个赶尸的传说之后,我感觉整个江西都充满神秘感。

那是我们这里的
所以叫神秘湘西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6 15: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48
那是我们这里的
所以叫神秘湘西


我还记成江西了(o^^o)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6 18:48 |只看该作者

闲毛线……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6 18:4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12
咳咳 说的是我吧,
却,我又不怕你

天天在劳资背后嚼舌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6 18:4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36
自从听说了那个赶尸的传说之后,我感觉整个江西都充满神秘感。

没文化,真可怕,赶尸是湘西一带……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6 18:49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5:09
谁若再在劳资背后嚼舌根,信不信劳资挖坑埋了你们?

谁怕你埋咋滴?大不了同归、同归……你等着!!!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6 18:50 |只看该作者
农历七月鬼节,也就有了挂衣的说法,但具体挂衣的天数并无统一规定。
=
挂衣这个说辞,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待我慢慢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6 18:5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8:50
农历七月鬼节,也就有了挂衣的说法,但具体挂衣的天数并无统一规定。
=
挂衣这个说辞,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

以前的帖子也曾提到过挂衣这一习俗……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6 18:52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仿佛是电影画面。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6 18:53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5-9-6 18:51
以前的帖子也曾提到过挂衣这一习俗……

可能我这边没有这个风俗,所以看完了,晓得了,……不久之后,就忘记了。再看一次……这个帖子。(*^__^*) 嘻嘻……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6 18:54 |只看该作者
从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之间进行挂衣仪式,也就是所谓的七月半,主要是为了祭奠新逝不足一年的亲人的头一个节日。
=
我们这边好像是祭奠全部家族成员,重点还是老祖宗们呢——算是家祭的那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6 18:55 |只看该作者
亲戚朋友买来祭品前来祭拜。早期送冥衣裤的多,全部用绳子挂在厅堂墙上,俗称为挂衣的,花花绿绿的,风一吹,哗啦啦作响,在这个七月半里,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
哇哦。幸好不是挂在外面……要是冷不丁抬头?不得把三魂六魄都吓飞了才怪!~~~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6 18:58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直面这个场景,还是在幼时,爷爷过世后的头一个鬼节,看着家中厅堂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冥纸衣裤,心惊胆战,比看鬼片还恐怖,时隔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个场景,仍旧是记忆犹新。
=======
我天。幸好我这边没这风俗。那个啥,就没吓傻几个孩子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6 18:59 |只看该作者
在传统观念里,七月初一鬼门打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闭,这段时间也流传着不少习俗与禁忌。在这个充满煞气,鬼魂出没的七月,孩童禁止下河戏水,天黑之前必须早归,不得外出游荡,生怕沾染晦气。
=
这个跟我们这边是一样的说辞。这几天我家先生散步都很快、很短距离就返回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6 19:00 |只看该作者
大抵是在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只是依稀记得是在这天。提前将手工制作的麻糍,也就是现在说的糍粑,碟子大小,用细麻绳或者稻草捆好,分发到村里各户人家,再去坟前祭拜已故的先人。
===
十月上坟了,你们清明节干嘛?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6 19:04 |只看该作者
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得心疼的叫到,可怜的娃啊,天都黑了也不晓得回家把娃安顿好。
===
那会儿的孩子,多是这么过来的吧?可怜父母辛苦劳作,想要养活全家都难上加难——这是时代给我们的烙印,所以记忆尤深~~~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6 19:0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00
大抵是在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只是依稀记得是在这天。提前将手工制作的麻糍,也就是现 ...

清明节也是祭祀上坟,元宵节也会上坟去祭拜。十月上坟,是针对刚过世不满一年的人的一个习俗,之后的日子每年的十月就不会去。挂衣也是,但七月一日和七月十五日,这两很隆重,初一把已故的先人接回家,十五那再再走。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6 19:07 |只看该作者
现在提倡文明祭祀,但这毕竟是流传已久的道教习俗,俗话说没有先人的努力,哪有后人的辉煌,我们必当敬之。
=====
言之成理。但我估计以后慢慢会淡化,最后只剩下清明上坟的习俗了。毕竟很多重复在各大节日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容不下太多繁文缛节~~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12
你这节有些细节跟我们这里差不多。
见过七月半扎的纸人,怕得不敢出门

扎纸人不是最初那一年上坟,或者清明节才有的习俗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6 15:12
咳咳 说的是我吧,
却,我又不怕你

最后一句。笑S~~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6 19:04
正值上坟时节,父母还在地里忙着农活,昏暗的傍晚,我抱着两捆人家发的麻糍,坐在门槛上打磕睡,同村婆婆看 ...

是啊,我是小姨带大的,我在我们后山的茶树下不知睡过多少回,很多次同村的一个爷爷路过抱回家。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9-6 19:0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19
今天居然没挖坑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9-6 19:1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9-6 15:57
我还记成江西了(o^^o)

张冠李戴。李代桃僵。还有那啥那啥……目测,小毒得多懊恼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