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前,单独回一下老灭。
你说,对砖家失望,这话还是令人感动的。
这说明之前是有过希望的。
你看,同样的话,你把用词的顺序改一下,意思没变,但给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
老灭,你应该冷静。
我觉得,我应该给你说几句话,你我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最近我发现你的言论,不冷静。
你的胆识,文采,包括小说,我都是很欣赏的。
但是,你我都要承认的是,人无完人。
在对于如何看待一篇文学创作的作品时,你我明显存在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猥琐,或负能量,不能用来衡量一篇作品质量好坏。这也从来不是一种标准。至少我的经历里没见过哪个作家或评论家这样讲过。
当然,有人就是喜欢正能量。凡事都想往正能量上靠一靠。
用这种老思想去评判一篇小说,坦白说,早在90年代就过时了。
我甚至看到有人说,看一篇作品能不能打高分,首先看有没有正能量。我觉得这是来搞笑的。
什么是正能量?
为获得正能量必须要有手段和目的,哪个正重要?
手段正了,但目的恰好不正,是不是正能量 ?
手段不正,可是恰好目的正了,歪打正着,算不算正能量 ?
恐怕这些人就说不清楚了。
《白鹿原》《废都》这些国民经典,算不算正能量作品?
再往前,建国后到改开这段时间出品的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正能量。后来怎么样了?
现在能说上名字的,恐怕都不多了。
为什么?
王小波说,我以为自己的本人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说教。我的写作态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良的青年。
哈罗德布鲁姆说,大多数技巧纯熟的短篇小说作家在道德判断方面都尽量省略,就像他们在情节的连续性和人物过去生活的细节方面都尽量省略一样。你,作为读者,将决定道德判断是否重要,然后你将作出你的判断。
我不是要和你讨论理论应该如何,我是想说,我们对小说的理解之间,存在偏差,这是我们的阅历不同造成的。这里没有对与错。
我希望看到,你能从更多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而不是被别人带着走。
论坛上,鱼龙混龙,可以说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相信大多数是有学识的,能够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单一问题。
但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就是胡言乱语,甚至造谣生事颠倒黑白。
有些人又非常固执,自己见浅识陋,一共就没读过几本书,还非常坚持己见,甚至不惜以攻击他人来达到目的。 这已经不是坏了,而是愚蠢至极。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我能说就说两句,不能说就不再理了。
这几种人,你都不是。你的小说我欣赏过,你不是普通的作者,自然也不会是普通的读者。小说的形式千千万万,所表现的世界也丰富多姿,论坛里,谈谈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本质上也争不出什么高低来。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对他人视而不见。
这也是我的问题所在。我应该更温柔一点的,但我见到蠢货,就无法把握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