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查看: 2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6 10: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塞北渺人烟,汉使亦不來。
胡笳苍凉调,羌笛惹幽怨。
清减罗衣腰,泪盈怎堪叹?
思乡浓郁意,镜中憔悴颜。
枯木望逢春,精卫誓填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6 10: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南北朝〕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6 1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边塞上梁朝的音信已然断绝,梁朝的的使者也不见到来。
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只能泪落痛断肠。
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眼睛也因伤别流泪而损伤。
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
自己回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华山想重新合起来阻断黄河一样难以实现。

注释
榆关:犹“榆塞”,泛指北方边塞。
减束素:言腰部渐渐瘦细。
横波:指眼。
填海:精卫填海。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它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青山”句言望山崩可以阻塞河流。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6 1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榆关”,是战国时期的关名,在今陕西省榆林市东。这里泛指北方的关塞。这句说边塞上自己祖国梁朝的音信已然断绝。“汉使”,汉人朝廷的使者,指梁朝。庾信被滞留的西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这句说祖国梁朝的的使者也不见到来。这二句点出了自己稽留北朝,而故国的音信、使节均已断绝,流露出思念之情。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音乐,其音凄凉,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古时称北方和西域民族为胡人,故云胡笳。“羌笛”,亦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音乐,原出自古羌族(西部民族)。这二句写作者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不仅落泪断肠。

  “束素”,为白色生绢,喻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约素”,喻腰细软如一束绢,形容是美女。“横波”,指眼睛。这二句写作者离别了祖国,非常悲伤,听到胡笳而落泪,闻羌笛而断肠,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伤别的眼睛,因流涕而损伤。

  恨心,充满离恨之心。“歇”,尽,竭。“红颜”。指女性艳丽的容貌。这两句说自己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以上四句,作者表明上是写满怀离恨的闺中思妇,而实际上是以此来自喻。

  庾信羁留北方后心情郁愤,曾作《咏怀》二十七首,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和身世之悲,艺术上也更为成熟。本篇为其中第七首。诗中写自己稽留北朝,悲伤落泪,恨心不歇,依然怀着不能实现的期望。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6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拟咏怀二十七首》创作于庾信入北朝仕周之后,主要表现的是“乡关之思”,是庾信后期的代表作,此词为其中一首。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6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6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