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4-11 16:35 编辑
印度的上古诗歌总集《梨俱吠陀》一直被印度奉为圣典,并且一字不改从三千年前保存至今。公元前五世纪出现了纷繁的解释评论。但《梨俱吠陀》的神圣让这本圣典不许凡人接触,能够在宗教祷词上断章的婆罗门也未必了解其中奥妙。勉强对比的话其地位与〈易经〉相仿。
人类在上古时期更多是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关心自我,走向以自我为中心。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中国的甲骨卜卦都逐步探索着形成一种文化。“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分别代表“天 地 雷 风,火 水 山 泽”对自然的一种认识的反馈和探究。八卦为纲,纲举目张。《梨俱吠陀》的一千一百一十七首诗,也大多是这样。由于印度人把这部诗歌口口相传,很早就成为难懂的秘传经典。十四世纪后,有了逐字逐句的解释和注释。这些也是总结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读解著作。到了十九世纪,马克的注释本在英国出版,这部文献成为国际上的研究资料,脱离了印度一小部分人带有宗教气息的垄断。
〈旧约全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经〉,〈阿维斯塔〉是拜火教的经典。我国与〈梨俱吠陀〉同类的古籍应该是〈诗经〉。但〈周易〉更接近〈梨俱吠陀〉。
我们把〈易经〉的思想和〈梨俱吠陀〉的思想对照,可以发现我们的出发点是卜筮,印度的出发点是祭祀。在卜筮方面我国有〈易经〉的卦,印度搞的是星占。爻是数学的排列,三爻变四爻而出〈太玄〉。这些带有祈祷感应性质的做法是希望通过求告预知宇宙的变化,前提是认为这种变化属机械变化,是有序安排的。
近代科学没有出现以前,人类没有能够操纵自然掌握命运的工具,对宇宙的探究只能局限与此。不过很明显,那时我国所接受的时间和空间是线性的,而印度的是球面的。他们认知的“轮回”在佛教中为我们所熟悉。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或许可以说我们生活在牛顿的宇宙里,而印度却更接近爱因斯坦的宇宙。因此当我们和印度,这两种时空概念对视的时候:以直线看曲线,以万有引力看统一场,以经典力学看相对论,会觉得对方是颠倒且混乱。当然,在一个静止时间的空间中摇动钟摆,也是很有趣味的事情。
〈庄子〉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调息是道家的修炼。瑜伽也讲究调息,〈吠陀〉注重五风之合,强调正道。现代人把自己异化出自然界,重归自然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现在这些古诗的翻译有泰戈尔的诗风。或者说这位印度诗人曾受此影响,不管怎样,个人觉得《梨俱吠陀》值得拜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