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要经过这条河。
河不宽,极长。优雅地穿城而过。沾了这个小城的半个名字:沭河。
其实宿迁下辖的几个县区的名字还是蛮有意思的。大都与水有关。比如泗洪、泗阳、沭阳。就是宿迁的名字,也与水有染。其含义就是夜里搬家,据说是黄河水数次光临过这座小城而得名。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每天上班,我总是固执地多绕几里路,坚持走在河边。
我喜欢如此纯净的水纹印在来往行人微笑的脸上。包括早起学生纯净的眼神。
这个小城就是一个大工地。
得益于一个敢于大刀阔斧的前任领导,沭阳在十年时间里,像一个猛然顿悟的失足少年,奋起直追。
成了奇迹的代名词。
而我最直观的感觉,是沭阳人的思想转变。倚墙闲聊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太多。
从二环路步行一里路左右,左拐就进入了沭河风光带。
说是风光带,其实是一条袖珍的裙带,蜿蜒向南。遍植了数不清的细树小花,给这个著名的花木之乡实实在在地来了回诠释。
树不大,点落在河边。静静地与朝阳对话。这应该是最和谐的一幕了。
毕竟,如此平静柔和的感觉,是现代人不易拥有的奢侈。
特别喜欢这个小区。
沭河的分支紧紧地贴着小区打了个结,一路向南。
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驻足凝望。
沭河步行到这里,突然开阔起来。
空气湿润,几乎伸手一抓,就可握住一把水雾。因了这些,目光几乎穿不透晨曦,雾霭着散淡的建筑。
那个一直在水中奋力抓着什么的老人,就这样一波一波地颤微着,碎了一河的阳光。
这个场景,本不应出现,或者是应该一直出现。
菜地中间,不规则地分布着白菜青菜及香菜,葱绿着这个早起的春天。只是主人明显的照顾不够,破败,散乱。即使是塑料大棚内,青菜也早已老去,已经不适合食用。
或许,这个菜农,只是想守护自己心中的那片菜园?只是子女的干涉,让他无暇过问太多?
一个菜地情结,影响了太多的城市农人。
只是远处的现代建筑,明晃晃地刺着眼。
发展太快。
感觉像江南。
这是小城的一所著名学校,她的京剧一直唱到京城。
从九五年开始的素质教育,唯有不多的学校还在坚持着。这点很是难得。毕竟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那么多年,最后的结果是提出者,自己还混混愕愕的。以己昏昏而使人昭昭的故事一直在演绎。
公办民助的性质决定了她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瓶颈。据说五月份就要按省里的要求给改了过来,一下子惊醒了太多的宫外孕学校。事情其实不难,以前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什么改头。可惜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即得利者,没有谁愿意自动割肉。一如电动车被自行车和摩托车争来弄去,中国人在利益面前,脸皮从来都是厚的。
可叹的是那些削尖了脑袋钻进去的教育者。
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喜鹊窝。
这个废弃的工地上,挤了十来棵大白杨,干巴巴地杵在城市中央。我不知道它们的命运会如何,但愿会一直保留下来吧。绿荫笼罩下的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清凉。
记得市政府前的人民大道两侧,一直保留着数百棵参天白杨。就因为如此,一直对当初的规划设计者心存感激。
单位对面的这个大学,因为这几幢房子让我们羡慕。
据说给教职工的价格是七百元,不及小城房价的零头。飞涨的房价一度让快步迈入幸福生活的我们产生了恐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会卷着铺盖,灰溜溜地回到家乡。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很可爱,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们就会非常满意。而这点,政府及地产商非常明白,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然后柔情似水地告诉人民,房子很快就会有的。
哦,最好把钱准备妥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