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电视纪录片《渔光新曲》创作手记(截图版)
查看: 392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视纪录片《渔光新曲》创作手记(截图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7-3 00: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听彝堂 于 2010-7-3 12:48 编辑


一、这是继2008年《董村故事》创作后,在这里创作的第二部纪录片。因为创作初衷即想与《董村故事》拉开距离,因此,应该说这部纪录片与《董村故事》的创作有一定联系,是《董村故事》创作经验的突围与变异。初步拟定第三部纪录片拍摄影视城梦幻谷的《艺术团员》,形成三部曲的规模。

二、与《董村故事》的区别是:《董村故事》选材于一个封闭的山村,故事是传统的原生态生活,场景是古朴的浙江东部民居。想表达的是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社会生活又回归了传统的轨道。而《渔光新曲》场景是浩渺辽阔的大海与幽窄精致的古城,表现的就是今天石浦的渔民生活。

三、《渔光新曲》并不是一个媚俗或者矫情的片名。之所以叫《渔光新曲》,是因为1935年蔡楚生导演、聂耳制作音乐、王人美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标题中的所谓“新”,就是“现在”的意思,没有刻意表达什么“新”概念。我们的制作原则是暧昧而模糊的,没有什么集中的主题。如果说有主题,也就是《渔光新曲》四个字,翻译成白话文亦即“石浦的今天”

四、这部影片缺乏故事性。《董村故事》,就是讲故事,是听出来了。而《渔光新曲》,因为故事性不强,则追求画面的好看。怎么好看就怎么拍摄与剪辑。就是说,《渔光新曲》追求的是看出来的,是一部观赏性的纪录片。这样,在导拍中,就需要借鉴一些艺术片的元素。另外,与拍摄同步发生的情节,则保留其纪录片质朴的品味。参差对比,也许更好看。

五、这部纪录片得益于互联网提供的《渔光曲》视频与音频,我们采纳了各种音色的音乐,使之主旋律具有复沓效果和抒情感染力。同时,也说明的《渔光曲》音乐的经典意义。许多人的改编、演绎、翻唱,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制作完成后,浮现出了我们在创作中一直刻意回避的想法,就是以这部纪录片,向中国经典电影《渔光曲》致敬。 “到人间去”,是一个伟大的教诲,也是一个影视人应该继承的传统。

六、纪实性纪录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采访当中。这些采访也不是刻意的而是随机的,遇到谁,能说就说几句。但是,基本说明了问题。今天的劳动生产力已经是掠夺式剥削自然了,已经远远超越了资源的自身生产循环能力,致使资源枯竭。感觉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当然,创作者担忧的不仅仅是反思,而是问题将来究竟怎么解决。

七、主人公姨妈在古城老街行走,是导拍的,意思是如流浪汉小说或者电影公路片,借此浏览老街风情。“固若金汤”景点,是整个古城的精华所在,停留了一下。姨妈看望章老师单元,不是设计的。而是走到这儿,认为,不仅应该拍摄老街,还应该进道地(院落)看看。90岁的章奶奶本人就是古城的一个历史性的存在。选择她朗读悼念儿子的词,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老人家谈论即将开幕的世博会,是纪录片中唯一表现时间的界定,并非是为了采访时髦话题。

八、石浦的渔业民俗文化,看来特色鲜明。剪辑了五处:一是老奶奶请“簸箕姑娘”三月三来看灯;一是孩子用土话朗读《鱼谣·十二月》;三是模仿辣螺姑娘上沙滩的爬行动作;四是石浦的鱼蟹帽秧歌队,真是本土风光;五是渔家女三月三踏沙滩的《大海故乡》舞蹈。后一个令人非常喜欢,堪称经典镜头。创作者非常偏爱这类民俗的东西。艺术格言谓之:地方的就是世界的。

九、开篇与结尾。开篇的镜头,可以看出,镜头拍摄时是有剪辑意识的。但是,没有确定作为序幕而拍摄。剪辑时,因为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案,才移位这里的。结尾,也是没有什么确定的方案,就是该结尾了,在广场拍摄的聂耳塑像仍然没有用,就剪辑在结尾了。但是,冥冥中也许有意识这样?不确切。现在,可以有阐释的理由。妈祖在保佑渔民的安全。而聂耳,我说了,就是向老电影《渔光曲》致敬。

十、本片剪辑原则:一个人物线索,马XX,第一人称解说词;两个画面场景,渔港与古城,实现交叉剪辑,特别注意节奏感;三个音响元素,即《渔光曲》、同期声与童谣。《渔光曲》可以形成画面与音乐的蒙太奇;同期声,特别的海港的马达声,就是现代渔业生产的交响曲;而《鱼谣》,则是演绎渔业文化与本土民俗的最佳元素。

最好的纪录片在哪里?格里尔逊说:是尚未拍摄的下一部。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7-3 00:45 |只看该作者
截图改日再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3 01:00 |只看该作者
2010-7-3 00:45
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7-3 06:22 |只看该作者
还是第一次见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手记,读来很新鲜。请问先生,石浦在什么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3 06:32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虢老师,那么晚啊。: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3 06:40 |只看该作者
请问先生,石浦在什么地方?
——————————————————
老虢先生现驻浙江,石浦应该是宁波的石浦镇吧。: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3 06:42 |只看该作者
制作完成后,浮现出了我们在创作中一直刻意回避的想法,就是以这部纪录片,向中国经典电影《渔光曲》致敬。 “到人间去”,是一个伟大的教诲,也是一个影视人应该继承的传统。
——————————————————————
敬佩。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3 06:43 |只看该作者
后一个令人非常喜欢,堪称经典镜头。
————————————————————
期待着照片的上传。:D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3 12:45 |只看该作者
好多图,好多图~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3 13: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听彝堂 于 2010-7-3 13:38 编辑

请问先生,石浦在什么地方?
——————————————————
老虢先生现驻浙江,石浦应该是宁波的石浦镇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人过去可能是克格勃山东支部的,小心提放点诸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7-3 13:43 |只看该作者
请问先生,石浦在什么地方?
——————————————————
老虢先生现驻浙江,石浦应该是宁波的石浦镇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人过去可能是克格勃山东支部的,小心提放点诸位。
听彝堂 发表于 2010-7-3 13:34

  看来这云儿说对了,情报可靠!;P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7-3 13:49 |只看该作者
截图很美!特别喜欢两幅。一幅是聂耳的老照片叠浮在老式的木窗上?还有一幅是阳光撒进半开的雕花的木门,
感觉都有时间流逝的味道。。。。。。{:1_89:}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3 14:49 |只看该作者
图片2977合韵跳舞的女子,是不是老虢先生的女同学啊,那么美:D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7-3 14:51 |只看该作者
170的照片是聂耳,那么177的女子是谁?黑白底色托腮的女子?目光恬美,隽永的神态,喜欢。: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7-3 14:53 |只看该作者
2236图片,持香吹拂的男子是谁?嗯,对了,老虢先生的英姿想看一看。:lol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7-4 01:51 |只看该作者
图片2977合韵跳舞的女子,是不是老虢先生的女同学啊,那么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认识她,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7-4 01:51 |只看该作者
那么177的女子是谁?黑白底色托腮的女子?目光恬美,隽永的神态,喜欢。
——————————————————
电影明星王人美。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7-4 01:52 |只看该作者
2236图片,持香吹拂的男子是谁?
————————————————
是渔老大,姓王,即称王老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7-4 01:53 |只看该作者
嗯,对了,老虢先生的英姿想看一看
——————————————
我的纪录片比我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7-4 05:49 |只看该作者
电影明星王人美。
————————————
怪不得先生欣赏王人美,去百度搜了一下她的资料,贴了过来,我跟着喜欢了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7-4 05: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7-4 05:52 编辑



王人美原名王庶熙。中国电影女演员。湖南浏阳人,生于长沙。(1914--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的父亲原来是浏阳一中的教员,而毛主席当年就认识她的父亲。1956年毛泽东接见电影家协会成员时,还问王人美:“细妹儿(湖南话,最小的妹妹),你还记得我吗?我在你家避过难呢。”

    1927年,王人美到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学习歌舞。黎锦晖亲自为她改名为王人美,将这女孩列入王家的“人”字辈,是要破一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旧习。在美美女校学习歌舞期间,王人美就跟着黎锦晖学习歌舞。她学得快,嗓子亮,又能识谱,黎锦晖总是要她先试唱,然后让她当“小先生”教其他人后来,王人美果然没辜负期望,成了上海早期著名的歌星和影星。

    同年王人美到上海加入中华歌舞团。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为电影演员。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人美拒绝为日寇拍片,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参与了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抗战期间她主要从事话剧活动。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先参加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后进昆仑影片公司。解放后她返回上海,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片,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渔光曲》曾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1951年她主演的影片《两家春》被文化部评为1949~1955年优秀影片。
  王人美参与影片:野玫瑰 (1932)、 共赴国难(1932)、芭蕉叶上诗 (1932)、 都会的早晨(1933)、春潮(1933)、渔光曲(1934)、小天使(1935)、风云儿女(1935)、壮志凌云(1936)、长恨歌(1936)、关不住的春光(1948)、两家春(1951)、花儿朵朵(1962)、探亲记(1958)、青春的脚步(1957)、猛河的黎明 (1955)
  一段悲剧婚姻
  她和金焰,1945年的夏天,两个人离婚了。金焰后来和秦怡结婚,而人美孤单单的一个人,直到10年后和叶浅予结合。
  王人美离婚后从来没有说过金焰一句不好,心底里还是很爱他的,到了晚年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还是对金焰念念不忘,也许是因为年轻时的第一次恋爱,留在心里的是苦涩却依然美好的记忆。
  王人美与周璇的纠葛
  当时的上海,说有多乱就有多乱,以至于周璇强烈意识到了有人在非难她。“我觉得自己意志不定,心又太直,所以害了自己,到今天真是吃足了苦头,一言难尽,不说也罢。”在香港拿惯高酬劳的周璇觉得上海的拍片酬劳较低,一直想到南洋去发展,但最后周璇还是没有走成。到了后来,这种压力居然让坚强的周璇开始失望。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当时的戏剧、影视协会组织的学习上,王人美检讨自己和周璇都在旧社会唱了不好的靡靡之音,演了不好的戏。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可周璇太多心,联想到自己当年在上海滩的那些困苦,一时转不过弯来,立即认定王人美就是当时非难自己的人。于是她也认为王人美的这句话是针对她说的,便一反常态,给了王人美一巴掌。这么多年过去之后,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当时的是非,也没有人知道此后她俩的关系到底怎样。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7-4 05:54 |只看该作者
我的纪录片比我好看。
————————
佳人那些一路走来的老朋友,照片或者本人都有幸见过了,唯独没有见过先生的。遗憾。:P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