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1-4-9 15:22 编辑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戴上了红领巾,又害羞又自豪,不过那时少先队员已改为红小兵,星期天参加学校大队委活动时,校辅导员在会上要求我们新入选的红小兵要向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看齐,说某某大队委员表现突出,学习毛泽东语录已写了读书笔记一百多篇,某某大队长学习毛语录读书笔记写了好几百篇等等,我听了立时坐如针毡,心中惴惴,因为我们这一批才刚刚学会用拼音拼出“实践出真知”几个字,想想要写几百篇的读书笔记,那真是拍马也追不上啊,一时非常的有鸭梨。不过好在很快粉碎四人帮,写毛选读书笔记的事也就不了了之,我终于躲过一劫。
中学时期,有位中年女老师一次偶然回忆起过去峥嵘岁月稠,回忆过去几位相识的老友,才华横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投身于文艺创作之中,写下了大量的话剧快板等作品,而且身兼多职,又编又导,在城市和乡镇往来宣传演出。让我们仰慕不已,可惜转眼几十年,白云苍狗,我渐渐懂得,这些读书笔记和创作的文艺作品都已随他们主人逝去的青春一道腐朽,铅字的、油印的,写在笔记本上的、写在信笺上的,大都化为尘土或重回纸浆池中还魂。它们都沾染很深的时代烙印,很难通过时间的检验。十年前,我单位老板的一位前辈拿出一些书稿,请我们为之输入电脑打印,我看时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话剧文稿,此人估计当年也是颇有文才的闯将,他毛遂自荐写信给李瑞环,想自我推荐他这两部话剧,我看了他的两部剧本,老实说不敢恭维,内容依然是极端的阶级斗争,剧中对政治路线稍有反对意见的人最终都成为反革命分子被一杀了之,此老儿人到暮年冥顽不化真正愚不可及。
新中国之后的电影演员大都是希望有一番作为的,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除了古装剧,电影文艺都是服务于政治宣传,他们委实也没有多少选择。可惜造物弄人,命运总和他们开玩笑。美男子于洋,在《英雄虎胆》中恐怕比周润发还要帅气三分,可惜在《火红的年代》中扮演炼钢工人,就因为响应伟人号召,不顾客观事实,盲目上马新项目,野蛮操作,典型脑瘫人物,反倒是反面人物厂长(温锡莹饰)尊重知识科学,稳重踏实。在扮演了红光满面的高大全之后,演员张连文在《创业》又饰演了铁人王进喜,为了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跳入石灰中搅拌,不过三十年河东,改革后中年的张连文又在影片《挺立潮头》饰演钢铁厂长,力倡改革打破大锅饭,搞改制,走私有化道路,假如再来三十年河西重归旧制,不知张连文又会作何感想。郭振清文革时在电影《决裂》中饰演大学校长,举起老粗的大手喊:这是劳动人民的手,可以上大学!转眼改革,一个有名的口号就是“与《决裂》决裂!”可怜一代英雄李向阳,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后人评价郭老,都说他错演了一部电影,不过他自己却始终认为自己没错,说明他对共产主义始终怀有真诚信仰。其实不唯他们,还有后辈在《生死抉择》中道貌岸然的王庆祥、《共和国不会忘记》中胡编乱造的翟俊杰、《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中夸夸其谈的杨在葆。在那个年代文艺总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去惨遭迫害的蓝马石挥冯喆上官云珠等,越是想有番作为的,反而掉入政治的漩涡里,恰恰是在他们创作的黄金年华里,演绎的形象反成为后世的笑柄。暮年的赵丹更是发出“管得太死,文艺没活路”的呐喊。漫画家方成曾在自我简介中幽默的挪揄自己:“方成,政治漫画家,因不关心政治而屡受批评。”后来朱军在《艺术人生》栏目中邀请这些老人,可惜煽情有余,深刻不足,不知道在这些已入暮年的艺人,在他们的盛年未尝不有一番改天换地的豪情,对共产主义未尝不有至纯至粹的信仰,可惜在政治宣传中白白耗尽青春才华,追思以往,49年后的从影史今日看来更多是一段血泪史!
2011-4-8于雅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