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醒客 于 2010-8-2 00:45 编辑
昨晚敲了点东西,春春批评说我总是要与众不同,来显得自己思维独到。
事实上,我真的是已经过了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的年龄了。
今天再敲一点,大致说下我的思路。
记得在聊斋志异里有一篇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死后在阴间写文章,其中有这么两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阎王看了大加赞赏,好像又叫他回到阳间。
如果处于神鬼的角度上,或许似乎大概差不多,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据说鬼神可以看得见人内心想的是什么。
但是回到我们人的世界上,却是极难办的,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因为你无法了解一个人的心里是如何想的。
但是我们的祖先两千年来却一直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在这句话上大费周章。最早可以追朔到春秋,到了汉代,董钟舒提出“原心定罪”的概念。就是在一个人犯罪的时候,不能仅看他犯了什么罪,更要看他犯罪的动机。要搞清他犯罪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他是抱着善良的愿望,那么这个罪过是可以原谅的。相反如果犯人的动机是卑鄙的,那么即使犯了轻微的过错,也要重重的处罚。此之谓“诛心”。而这样的行为逻辑延展过来,发展到后来必然的结果就是:即使一个人什么也没做,只要心术不正,同样要受到惩罚。对于此,有一个很熟悉的的词就是:腹诽。
由此而来的问题接着就是:如何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在心里在想坏事?他是在想什么样的坏事?谁来断定他在想坏事?
这是类似于“在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荒唐的问题,但我们伟大的祖先竟然做到了。并且他们一直在做。更加并且的是,传承到了现在。
汉朝有一个酷吏叫张汤,他跟另外一个大臣(名字记不起了)关系不好。某次有人向这位大臣反映朝延的某项政策不好。这位大臣听过什么也没说,只是动了动嘴角。于是张汤向皇帝奏报,说这位大臣对朝延不满,动了动嘴角,说明心里是在腹诽。结果是这位大臣被砍头。
清朝应该是雍正时,有两位大臣向皇帝上表。在那个时候,大臣写给皇帝的表章在格式上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有两个大臣在格式上犯了错误,其中一个雍比较喜欢,就说这个大臣一向忠心耿耿,不能因为这个小错误就处罚他,于是轻轻放过。至于另外一个,雍正比较讨厌,就说这个家伙一向不是好鸟,一定要狠狠处罚。
由此可见,这个判定是由强势者说了算。并且从判定到惩罚没有什么规则可言。
甚至到最后发展到沉默都不被允许,沉默就是心里在反抗。
这些东西,实在离我们并不遥远,四十年前就活生生的存在过。
这已经不能用可悲来形容,是可怕。是恐怖。
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够以规则以制度为准则来思考问题,来做为自己行为的规范,这个世界才可能慢慢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