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富二代”注定很难成为一个平静的词汇,他们的炫富举动、恋情真相、婚礼场面、飙车撞人、微博发言都比娱乐明星更吸引人的眼球,同时吸引人眼红。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父辈的百万家财是他们炫耀的资本。在这个财富来源仍然缺乏透明度的时代,他们的举动被过度关注,行为被过度阐释,而他们中很多人的表现也令围观者过度失望。“集体不淡定”的年头,多数人关注他们也并非仇富而是担心不公,苛责富二代是不厚道的。不妨抬头遥望,“富二代”怎么在大洋彼岸如何成为一个平静的词汇。
放眼全球,国外不少顶级富豪的后代却有着很不一样的人生。他们或不屑以老爹为靠山,或不愿生活在父辈的光芒之下,走一条迥然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路,以自食其力的姿态,提供了让“富二代”这个词汇归于平静的成功样本。
巴菲特之子:我不是富二代
他有一位股神爸爸,他成了音乐家,他年轻时找已富可敌国的父亲借钱买房,却被告知,自己贷款买吧,自己还。
3月,彼得•巴菲特带着自己的第一本书《做你自己》(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中文版巡游中国,学会了一个频频被提及的新词——富二代。
无论见“浙商二代少帅”,还是高校普通学生,彼得总在强调,股神父亲给他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鼓励他追逐自己的人生。但他仍然总被追问“这本书是给富二代看的吗?”“怎么做好一个富二代?”或者“我不是富二代,我的父母没那么多钱……”“我不一定能像你一样有机会。”
许多问题太难了,谁也没法回答。彼得只能微笑着鼓励:“找到你喜欢的,然后去做吧。”
从19岁离开大学校园起,彼得就不能再用父亲的钱,为工作和房贷奔忙多年。2006年,父亲把大部分财产约37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留给3个孩子每人1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基金,只能管理,不能使用。
“也许我符合富二代的条件,但我不是,我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自食其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