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系列(5)饸饹面
小时候,每当放了寒暑假,我都被送到老家去过,似乎也没有假期作业,可以无忧无虑的、尽情欢乐地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田野、山丘、野花、昆虫,草丛里蹦跳的蚂蚱,山花间飞舞的蝴蝶,山风送来凉爽,阵雨更添乐趣。待跑累了,疯够了,拖着灌了铅的腿蹭回家的时候,听到饸饹床子的“吱吱”声,一身的劳累又无了踪影,欢蹦着凑过去帮忙。 一般是爷爷压饸饹,婶子用筷子把刚出笼的山药(红薯)面窝头填在饸饹床的圆洞里。我第一次看到那架机器的时候,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一截树干,中间掏了一个碗口大的圆洞,上面一根压杆,很像铡草的铡刀,只是压杆上挂着一截圆木头,粗细和圆洞一样,把窝头放到洞里,每次可以放3-4个窝头,爷爷一按压杆,那节木头就把洞里的窝头从下面压了出来,变成圆圆的、长长的红薯面条,大家叫它饸饹,我挺纳闷,为什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问谁也不知道,爷爷的胡子很长,都花白了,可是他也不知道。呵呵,今天我才知道,刚刚从网上查来的。 原来它开始叫“河漏”,又称“活络”是北方及西北地区风行的面食,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所以叫“河漏”。 也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根据是元人王桢著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河漏”、“ 饸饹”,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陕西腔都很相近,也许后者是前者的转音吧。 还有一种说法,康熙皇帝要求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上报朝延。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吉利,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了。 不管怎么说,那个艰苦岁月,饸饹还是很好吃的。压好的饸饹盛在大海碗里,那碗像个小盆子,我要两只手捧着,浇上一点卤汁,最好的是鸡蛋卤,一家八九口人,最多两个鸡蛋,炒成蛋花,冲了水,放两勺盐,就够全家人浇卤了。肉卤是没有的,过年杀了猪才有肉吃,才吃饺子,奶奶管它叫扁食。那时就是艰苦,哪像现在,天天像过年。 别的地方有吃荞麦面、白面的饸饹,我们老家盛产红薯,我的记忆里只吃山药(红薯)面的饸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