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1-7-29 20:34 编辑
文/归隐宋朝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中国的可信度有多高?这是自2011年7月17日以来,不断被举世拷问的问题。先是云南高院对李昌奎、赛锐死刑判决改判死缓案,到截止目前仍在发酵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民众翘首以待的仅仅是真相?恐怕不尽然,民众真正想要求证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而这种求证的诉求浪潮才是各级政府最应该引以为重的事情。悠悠万事唯有民众的利益为大,这是政府执政的根本。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不是光靠某些领导嘴上说的,也不是靠印在红头文件上就行了的,是需要切实贯彻到执政实践当中去的不二法则。 时事评论人石勇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国,一种社会心理被某个事件大范围地刺激出来,并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指向某种诉求,不达目的就不可能罢休,因为这样的事件已突破了人们的心理底线。民众的这种诉求当然可以被忽略或打压下去,但也一定会在别的方面,以破坏性的形式体现出来。……民意并非就是非理性的,相反,它包含了很多常识和道德的基本观念。这段话绝非危言耸听,政府应该为在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反思中找出令民众信服的解决办法。 目前看,某些政府的权力部门已经逐渐丧失了公信力,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质疑。前段时间,国家质监部门出台的关于奶制品的检测标准,显然是在迎合和照顾乳品企业集团的利益。这种涉嫌以损害广大消费者健康为代价,降低企业食品安检门槛的做法,意欲何为?往轻了说,是企业绑架了政府;往重了说,政府已经到了无视民众利益存在的地步了。特别是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救护伤者、处理善后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与冷血,令人发指。在还没有找出事故原因、确认最终死伤人数的情况下,就急于恢复通车,并且似乎把恢复通车当做是一个政治任务,请问:置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与切身利益于何地?这样做又是为了谁的利益?与惨烈的事故相比,某些官员的欺瞒行为与麻木冷漠才更加可怕,将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执政压力。这些官员怎可以失误渎职论处,明摆着就是徇私枉法,其心可诛!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你们相信吗?反证我相信。”铁道部发言人瞪着貌似纯真的眼睛如此说。真是太有才了!不让他去演戏真是对表演艺术的亵渎。类似的雷人话语,最近是此起彼伏。“戴安全套不算强奸”、“集体狂欢式的舆论杀人”……,这是怎么了?民意怎么会遭到如此的质疑与嘲弄?石勇说,“舆论”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操纵;一种是一个社会的公正被损害,引爆反弹。可我不禁要问,众多草民百姓的“舆论”究竟能否抵得过少数社会精英的“舆论”?而我们的政府更应该重视哪一种“舆论”哪? 春秋时期,鲁国行告朔之礼,需要用到许多活羊。子贡觉得花钱太多,建议撤掉活祭的礼程。孔子说:“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你舍不得羊,我看重这个礼)。”也就是说,为了政治面子,孔夫子是不在乎花钱的。古往今来,中国的官员特别看重政治面子,所以,为了这些所谓的政绩,不讲求实际,不讲求科学的事情时有发生。出了问题,遮掩真像、欺上瞒下、弹压民意、避重就轻,就不奇怪了,说穿了还是为了政治面子。 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处理与调查还远未结束,云南高院的复审裁决也未出笼,戴套算不算强奸仍在继续“争论”,所以,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拭目以待吧。我相信政府为了执政安全,为了取得应有的公信力,不会任由这种种负面的影响继续蔓延。公正,最终还将以民众坚强的意志力被重新塑造。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一个人的德性是否决定了他所刻意领受的文化的德行?这个问题谁能回答?几千年来,我们信若神明的传统文化、儒家典籍、孔孟之道,究竟能为今天的我们施以多大的裨益?我以为,这些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无非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皇天浩大的说教,就是维护特权阶层的思维导向,而这种始终唯上、唯亲,欺下、愚民的政治文化已经渗透到古今官员们的骨子里。我们放眼古今,遍查典籍,见到过真正的平等吗?没有一个平等的基础,又何来公平与公正哪?政治的隐晦从来都是在黑暗处窥视着光明前行。 今天,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北岛的这首《回答》。逐句读罢,痛彻肺腑。北岛,从最遥远的距离,以最为冰冷的词句,抛给我们一个答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