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你的《读书贴》之257楼,见你谈及唐代高僧寒山拾得广为流传的两句对话。
寒山曾经这样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对这两句话,我一直颇不以为然,借此与小梦及诸位笔友探讨一下。
我很怀疑这两句话是否真的出自寒山拾得。因为这种态度太过世俗,并不超脱和宽阔,虽然很隐忍,但不够慈悲,小气,有点算计人的味道。
得道高僧,自当慈悲为怀,何不“度他,救他”,却盼着他堕落?包藏祸心。
想起“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典故来。
这句话出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不知你读过没有?
郑庄公跟共叔段是亲兄弟,母亲姜氏偏爱弟弟共叔段,“欲立之”。老谋深算的郑庄公为了除掉弟弟,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共叔段——用"仁慈"和"忍让","养成其恶".而后除之。
伪善背后,用心何其阴险毒辣。
文中,郑庄公与大夫祭仲有段对话。
祭仲担心共叔段尾大不掉,提醒郑庄公:。。。。。。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拾得的话,跟郑庄公的话,何其相似乃尔?!
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不就是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白话译文么。
在我的理解,拾得跟郑庄公一样,对世间一切对不起自己的人怀恨在心,然后姑息养奸,等着看笑话。
——其心可诛!
故我以为寒山拾得的这段对话,为后人伪托,且不是什么好人的伪托。
从文辞上看,这段对话亦不像唐人语言,颇有明清小说的市井俗气。
我妹小梦及诸位笔友,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