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出来韩寒的《孤方请自赏》《 人造方舟子》,对方舟子的呛言作了认真的回应,而且决定以后也不再理方舟子。我认为这样好。
看了韩寒的文章,也看了方舟子的文章,有了一点印象。觉得两个人在处理这事上都有不理智之处。比如方舟子就不应老拿韩寒高一考试七门功课不及格,特别提到语文只得了40分来说事;而自己又透露在高考时是福建地区第一,特别是文言文满分。在这种语境下,读者自然就有了比较,韩寒低,方舟子你高。如果韩寒有写作天赋,那方舟子就更没说的了,方舟子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方舟子的这种说人手法其实并不高,反而显得有点幼稚。
我们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韩寒的读者或者拥趸在中国有几千万,几千万人心目中的偶像如此糟,那吗他的几千万粉丝是不是就更糟呢?我认为不然,因为在韩寒的粉丝里不凡中国文化界的一些精英,况且韩寒的粉丝崇拜的好像不是韩寒的文字,而是透过文字散发出的思想。
方舟子让人觉得只是在“咬文嚼字”,不是在对一种思想说话,或者是用另一种思想去反驳,所以话不在点子上。用人的伤疤去刺人,是中国几千年来御用文人和文人相轻的陋习。说的越多让人越没好感。
韩寒可以不予理会,不予解释,更不用2000万去叫人找一行字不是自个亲手写的。
方舟子举出韩寒过去读书的成绩不好,是要表述一件事,韩寒的文章是团队或者找人代写的。这种话也很幼稚,只说明自己认为文字比自己差的人,为什么读者反而比自己多了,看不惯,疑惑了。反过来想,如果韩寒的文字马上换成方舟子的风格,可能读者会发现而且会起相反的效果,再想,如果请一个团队代写韩寒的文字也未必就写得出几千万读者喜欢的东西,不信试试。
我们可以想一些事实,爱迪生没读多少书,他办了报,发明了电灯电影,学电器专业的未必就赶得上爱迪生,那些人理论知识肯定比爱迪生知道得多,反过来爱迪生读了很多书,同样也能有很多发明,于是大家找不到解释,就说这是天才。又比如,一些搞文字研究的,校正词典字典的,知识比金庸丰富,但未必就写得一本金庸的书。
爱迪生看书不多,但他的领会强,他看到一点就会举一反三知道后面的几点,知道这一点包含的其它意思,或者不包含意思,他可以想出意思,我们说这就是思想。金庸自然也是这种人。
那么韩寒是不是这种人呢?我认为韩寒会成为这种人,而且正在成为这种人,他文字朴素,朴素的文字里含有思想。但韩寒千万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理会中国的所谓文人的话,更别理会那些把你的过去拿来说事的话,不理会过去的那些事。人们需要看的是你现在的思想,需要看到你的思想越渐走向成熟,听到你的声音和大家有共鸣!~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