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节日只顾与人怄气了,没想到网络上韩-方大战如火如荼,就这两个人而言,我一直很烦方舟子,因为他反中医;一直挺喜欢韩寒,因为喜欢看他站在他的影响力的高度,一点一点地挑衅当局的底线。
自从韩寒的革命的三段论后,很久没有再关注这个人,好像韩寒与那个抄袭作家郭敬明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学人家张若虚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靠着一篇成名作,而后就不停制造些绯闻,要不就是与名人打打文字家,互相互动推动一番,靠着如此的后浪推前浪维系了十年之久,也算是不易了。
现在虽然心里有点反感韩寒,但看到猫眼和网络里铺天盖地的反韩和保韩,也不知道是谁在炒作了,反正现在的人,宁可热哄哄地臭着,也不愿人冷茶凉。 不过看到在方舟子这老流氓的穷追猛打之下,似乎韩寒有点招架不迭,有点语无伦次,以往的犀利,变成了现在的絮絮叨叨;以前的当代鲁迅,现在给人印象是随便扔块裹脚布栓上几句重话的砖头,这还是当初那个韩寒吗?
好奇之下,刚刚第一次翻阅了韩寒的三重门,第一次看,第一感觉就是:《三重门》其实是一篇穿越小说,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小说描写的语境以及场景就是1978-1990年代的特征,这是属于我的年代的熟悉的场景,更多的还是比我年长一截的文青的特征,因为我几个从小长大的朋友非常喜欢梁晓声的《年轮》,梁晓声的年轮是从50年代写到70年代末,我答应朋友们时机成熟我从80年代中,90年代一直写到2000年代,并一直在为此准备着,如何区分80中,90中,2000中这三个分明的时代,我还是做了大量的分析和厘清工作的。
当时出版业的繁荣是从1978年开始的,在1978-1990年代的人们,在一起不是去外文书店买《Gone with the Wind》飘的英文版,然后背上前面几十页唬人,要么就是背词典,喜欢谈论哲学,谈思想,就如韩寒三重门里提的《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之类的书籍,然后为了锻炼口才和参加辩论,看大学课本《形式逻辑学》,写文章动不动就爱摆弄自己看过的书,如这句“最近冬雨不断,市南三中的地被滋润得像《羊脂球》里窑姐儿的嘴唇”,还喜欢研究伦理学,以至于我中学就写了《情感八论》.看看大学中文教材王力的《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学史》,这些都能在三重门见到。
不过,我是靠70的60后,这以上的场景也不是我们中学的,而是我周围比我长上几次文青的习惯,我从小喜欢与这些人混,所以才熟悉,我们的中学,是看武侠剧,课堂看金庸的《射雕》和《神雕》,然后有些能量大大的同学,能找到有点黄的诸葛青云的小册子,大家传看,那时候都迷王朔,很多少男都被一篇《空中小姐》迷的死去活来,女生都不好意思谈琼瑶了,都换门赶时髦看三毛。 那些哲学、诗歌、辩论之类的,都是当时大学学生会所喜欢的。
所以看到韩寒的三重门,个个令我很熟悉的场景,还不是属于我那时候的中学生活,三重门的男女生交往,我们那个时代已经不是这样单纯了,更何况韩寒是1997年左右出的书,三重们男生女生交往的细节和方式,都是我上辈的古董了,这点我很有感触,因为我是60后的尾巴,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追上60后的女生,60后的女生,与70后的女生,简直截然不同两种类型,而70后的女人与75后又都不相同,更何况80后,如果80后的中学是小说那一种场景,也该是非常偏僻的小城,而不该是大都市上海。而90年代商业大潮冲击下,中学生开始个个拜金,生活与卡拉ok,咖啡屋,酒吧比跟书更近些,直接的打情骂俏,比那些咬文嚼字的委婉要更直接得多。可以说,中国全民读书、全民谈书的年代只有1978-1990,错过了这段,就绝再没有那么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了。
《三重门》并没有方舟子所说的引经据典,有些晦涩,描写缺乏激情,却一板一眼,不过三重门叙事的简练,却不是一个16岁少年能完成那种干练;其实,方说的女方害羞的场景,作者马上引用红楼和西厢的场景,那其实就是我上述所说的,是我们以及我们之前那个年代人写文章爱卖典的通病,以前老师也是这样要求的。 三重门现在看来,没觉得有什么出彩之处,我看过很多网落小说,比这好的多着去了,但作者也是昙花一现。 韩寒能在网络之前那种超前的运作获得成功,那种超前和策划,也是一种本领,所以,所有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我真正佩服的,是写《明朝那些事儿》的那小子,才26岁,无论学识和文笔,都让我这个偏爱历史的折服,那套书都买了也只看了一本,因为我实在不好意从一个后生的通俗读物里学历史。
分析一篇作品的真伪,看语境,看背景,任何人写这么一篇洋洋20万言的小说,那所有的场景和细节,都肯定不觉中从自己的经历和习惯中随手而拾,这点是没法作假的
所以,我认为,韩寒写的是一篇穿越小说,是研究了中国特有的1978-1990这黄金读书十年的爱书代,穿过到70年代末80年代,写的一篇穿越题材的校园小说,是一篇出色的穿越小说,却无关纪实小说。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