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无处寻找的真相
查看: 601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处寻找的真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3-27 15: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十年灵风 于 2012-3-27 19:47 编辑

      黎明,突然听到鸟叫。
      这样的事情,在乡村很寻常。在闹市,有点稀奇。
      鸟叫声到底离开了我们多久?已经无从考证。习惯了汽车和人群的喧嚷,突然在某个黎明,听到鸟叫,以为还在梦里。
最先那刻,误以为睡在了陌生很久的茅屋。透过窗口,高楼照样的林立,大团乌云在狭窄的天空涌动。汽车和人群的噪音,堵塞着道路。开了一夜的电视,正在播报早间新闻。
      春天开始,在我城市的走廊,有了鸟叫。
      晨昏鸟啼,和我的记忆和愿望,一拍即合。远离土地太久,对蜗居都市厌倦以后,更愿意用一些沉积的记忆、旧年的物象和远去的环境,混淆视听,借以蒙骗日渐麻木的感官。平常和儿子说话时,老爱以教训的口吻:“想当年,我们……”如何如何。儿子嘿嘿几声,总是回应:“老爸,不要急着老去。”
一言击中!
      虽然我很确定,如今最愿意听见的声音、闻到的味道、看到的色彩,都和鸟叫有关。其实,春天的时候,就发现两只燕子在走廊上筑巢。暗自欢喜了几天。之后,这一情形被我忽略。只有在早上被鸟叫唤醒以后,才记起这个事实。居所是老旧建筑,走廊没有封闭。鸟巢筑在我家对门,紧贴楼顶墙角。第一次发现以后,很是羡慕了邻居一阵。这燕子,为啥不在我家门前筑巢?
      居此很多年,对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名字、家庭成员关系、如何谋生……除了依稀记得嘴脸,其他一概不详。在城市里讨生活,即便隔壁邻居,你是谁?我是谁?远远没有房子车子、孩子升学就业、油盐酱醋茶重要。你是你的生活。我是我的生活。城市的烟火,早就不近烟火。
      所以,梦想回到远年,成为避难的当然。
      有梦,比没有好。虽然,梦中的感官看似关闭,但在时间的默许下,身体仍在白发。脸上新添了一条皱纹,头顶多出一缕斑白,在镜子里,不会虚构。或许在城市中腻歪了,你可以留下无数愿望,嫁祸远村:到处是丛林山岗、小桥流水、稻田麦地。住在土墙茅屋里,听闻晨间鸟叫鸡鸣、竹林清风;暮看炊烟徐徐,牧童晚归;夜间,还有黄狗趴在草垛边,向月亮吠叫……身体在大地上,声音和色彩也在大地上。事实上,炭烧香草和键盘西装,纠缠着我们的生活,所有回望,只是留在梦中的一个手势。
      那手势,正在虚掷光阴,属于田园中,不谙稼穑的行吟诗人。
其实,我此时听到的鸟叫,在走廊上,属于哭喊。并非燕子,对拂晓的播报。只是听到,没有看清,自以为是中,又一次混淆了真相。接着一阵滚雷,突然走过天空,我的城市,瞬间哭成了一团。
      走廊上,燕子嘤嘤的叫喊,被倾盆而下的雨声暂时淹没,但鸟儿的嚎哭,并没有结束。
      早上的一场雷雨,惊慌失措地关闭了道路。直到炫目的阳光穿破云层,重新照耀在高耸的楼宇。打开房门,猝然看见,两只燕子站在一根晾衣绳上,嘤嘤地啼叫。墙壁上的巢穴不翼而飞,只剩下一圈泥痕。
      燕巢呢?那是谁的手,在一个早上,不仅捣毁了燕巢,还杀死了一窝燕雏?!
      当即“目瞪口呆”,继而“义愤填膺”。汉语言真是神奇。先人们在造词时,一定都经过了自己的身体。
      我要找到凶手!那是谁,如此狼心狗肺!
      为一对燕子家庭的遽然毁灭,寻找凶手,弄清事实真相,成为这个早上,最为紧急的愤怒。
      呢喃在乡野的鸟语,早已不是城市的唱词。确切地说,燕子属于乡间堂屋。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以后,一对燕子,今年春天突然出现在城市的走廊,于我,就像炎炎夏日的正午,突然遭遇鹅毛飞雪。在事实里,一对燕子被人为损毁了家园。候鸟飞跃千山万水落户南方,目的明确地为了生儿育女。来路迢遥,辛勤数日筑起的巢穴,瞬间就被某双大手捣毁了。看见它们颓败地站在晾衣绳上,声声叫唤,我的黎明,失去了方向。或许,对于城市的主角,弱小鸟儿的家园倾覆,只是一个没有悲伤的细节,很快就会消失在喧扰的城市。
      邻居房门紧闭,敲门无应。
      站在走廊,和一对燕子对峙。失去儿女的突然,瞬间荒寒了燕子回家的道路。坐在暑气弥散的房间里,任恼怒的上午,继续失魂于燕雏的死亡。
      想象中,一次次杀死了凶手。就像凶手捣毁燕巢,杀死了嗷嗷待哺的一窝幼鸟。
      没想到,凶手居然是一位年迈的母亲。下午敲开邻居房门,弄清了事实真相。再一次,目瞪口呆。
      对面房子,是来自农村的一家人租住的。一个母亲,两个进城打工的女儿,和一个未满周岁的女婴。房间里堆满了废纸板、空易拉罐、啤酒瓶……狭小的空间越显狭小。婴儿满脸污秽,独自在地面上爬来爬去。进门后,老人佝偻着身板继续整理拾捡的废品。温和地和我说话。老人的慈祥和苍老,瞬间就瓦解了我的愤怒。
      老人家来自川北农村。大女儿的丈夫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另外的女人,半年前离了婚,留下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二女儿成家后,头胎没能生男丁,夫家自然不满意,坚持生二胎,还是没能如愿。超生的女婴,此时就在我眼前,坐在地上玩着一个塑料铃铛。接踵而至的超生罚款,给二女儿的家庭经济,以至婚姻造成了危机,带着婴儿回到了娘家。母亲的胸怀,可容天容地,容人间全部艰辛磨难,但绝不会亏待了子女。回来就回来,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沟坎。仨娘母带着婴儿,半年前来到了这个城市,就租住在我家对门。两个女儿在餐厅当洗碗工。早出晚归的我,曾经在小区垃圾站,见过老人一面,没想到就住在我隔壁。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开始犹豫,关于燕巢,是否开口。尽管,我已经确信,燕巢的覆灭和老人家有关。鸟儿的生活,比较起人的生活,人的生活自然重要一些。
      “两个姑娘每天下班,都是深更半夜。挣不了几个钱,很辛苦。有了燕儿以后,燕子天亮就在叫,姑娘们太苦了,睡不好觉要影响工作。现在城里工作不好找呐!”说着说着,老人显得有点迟疑,走向杂乱的厨房,用暖瓶倒给我一杯水,然后靠在门框上,满脸歉意。“这位兄弟,知道你们城里人稀奇鸟呀花的,有时间去我们乡下,家家户户都有麻雀燕子斑鸠画眉……按照我们老家的说法,燕子飞来自家堂屋,耙窝生崽,是喜事呢。没得办法,总得先顾人吧。娃娃们小的这样小,大的还得供他们上学,这么多的嘴巴,张口就要吃要喝不是?”老人歇了口气,露出了孩子般的表情。“昨天晚上,我把燕子窝夺了……”
      初夏的阳光从玻璃窗挤了进来,照射在老人蓬乱的头顶,也照射在老人身后码放的纸板上。房间里充满废物糜烂的气味。一只苍蝇围着婴儿嗡嗡乱飞,孩子望着翅膀,发出了不明真相的轻快笑音。老人抱起地上的婴儿,手掌在衣襟上揩了揩,抹掉了孩子下巴上挂着的口水。“这娃娃,唉——!”
      一声叹息,落在地上,夏天般沉闷。那是一个老人,被生活揪紧的哽咽。
      母亲们,从来都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实践着舔犊之情,把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全部给了子女。她们对失去儿女的切肤之疼,任何理解都遥不可及。我貌似慈悲的愤怒,在一个母亲面前,既浅薄,又唐突。这个深爱着亲人的母亲,已被生活困厄在苦难边缘,每天除了买菜做饭,照顾婴儿,还在街边巷道捡拾着废品,换点零钱贴补家用。我还不至于因为底色混浊的恋旧喜好,不问青红,把一个腰弯背驼的母亲,推向问责的尴尬。
我和这个母亲说了很多话,直到暮色四起。
      “老人家,孩子这么小,平时还是放床上吧。病了,很花钱的。”真是心疼那孩子,小小的,就开始了流浪。
“农村的娃娃,没有你们城里的娃金贵。没啥子关系。”
      事实真相,让我无言以对。什么是真相?谁是真正的凶手?一个人,或是一座城市?回到走廊,两只嘤啼的燕子,被我惊飞。晾衣绳在空中持久地晃动。楼底传来一个拖长的声音:“有旧书旧报啤酒瓶,旧家电旧家具拿来卖哦——”
      那声音,拖长了这个城市的黄昏。我在这个声音里,无疑已经成为杀死燕雏的帮凶。我就是我的凶手。你也是你的凶手。谁个又不是呢?
很多年前的一幅画像,睡在我房间的尘埃里。温森特·梵高的乌鸦在麦田上空,默默守望了我几十年。我多时不能感知鸟的存在。两只燕子,用哭喊冻醒了我的后背,倏忽回头:人是多么强大的动物,或者自以为强大。人类,或者燕雀,何处可以安身?
      两只燕子继续飞来走廊,站在晾衣绳叫喊。多日后,才没了踪影。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3-27 15:28 |只看该作者
小猫叫我来,说不来就提着老头的耳朵拎来。想想,这么大年纪了,被个小女娃提着耳朵总是不好看的,就自己拎着耳朵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27 15:32 |只看该作者
哈,嘎玛哥真听话,能把你请动,我都骄傲了。
我可不敢拎你的耳朵,不然被你的粉丝们知道了,我这只猫的耳朵,会被拎成兔耳朵滴~~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27 16:49 |只看该作者
母爱,怎么说呢

又伟大又狭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7 18:52 |只看该作者
猫瞳拉来的朋友啊!欢迎!!

希望能常见您的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27 19:02 |只看该作者
农村富民政策很多年了,这样的境遇令人感慨,离开土地城市里谋生哪儿是那么容易的。

这才是无处寻找的真相,到令人迷茫起来。许多时候这样的结果往往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能盖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27 19:07 |只看该作者
很惊恐,我一向认为,在自家附近端毁一个动物的家是一种罪孽。她会受到报应的,有时候会很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7 19:16 |只看该作者
为了便于阅读,我编辑了一下,增加了缩进,望楼主谅解。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27 19:49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普通的一件小事折射出现代社会的问题,发展,使人与世界距离拉近了,人与自然距离却拉远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3-27 21:45 |只看该作者
欢迎嘎玛兄来到艺文!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3-27 21:48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不必寻找真相,真相太残酷。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3-28 08:56 |只看该作者
人与自然,永远都是对立面。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3-28 08:56 |只看该作者
欢迎嘎玛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3-31 17:35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真相的残酷,我们更难控制的是内心的失落,原有的平衡感被打破了,也许这才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悲哀。

{:soso_e160:}{: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1 08:07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3-27 16:49
母爱,怎么说呢

又伟大又狭窄

谢谢品读。老嘎致敬!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1 08:13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3-31 17:35
相对于真相的残酷,我们更难控制的是内心的失落,原有的平衡感被打破了,也许这才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悲哀。 ...

相对于人类的生存问题,燕子窝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
两种悲啼相较,燕子的流离失所与人的忍辱负重都让人失语。
谢宋朝。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1 08:19 |只看该作者
静听花开 发表于 2012-3-28 08:56
人与自然,永远都是对立面。

细想,确实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1 08:20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3-27 21:48
有时候,不必寻找真相,真相太残酷。

的确,不知道更容易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1 08:20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3-27 21:45
欢迎嘎玛兄来到艺文!

小姑娘客气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1 08:22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3-27 19:49
好文字,普通的一件小事折射出现代社会的问题,发展,使人与世界距离拉近了,人与自然距离却拉远了。

一语中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1 08:28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3-27 19:16
为了便于阅读,我编辑了一下,增加了缩进,望楼主谅解。

谢谢灵风费心。感谢你的殷勤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1 08:32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3-27 19:07
很惊恐,我一向认为,在自家附近端毁一个动物的家是一种罪孽。她会受到报应的,有时候会很惨。

老话讲,燕儿,蛇这类生物的窝轻易不能枉动。仿佛灵性强于其他动物,但是,在人的切实利益前,照样苍白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1 08:36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3-27 19:02
农村富民政策很多年了,这样的境遇令人感慨,离开土地城市里谋生哪儿是那么容易的。

这才是无处寻找的真 ...

农民没有了土地,就像踩着高跷走路,在庙会上是热闹,放日子里就是滑稽。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1 08:38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3-27 18:52
猫瞳拉来的朋友啊!欢迎!!

希望能常见您的文字!

老嘎惭愧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1 08:40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3-27 16:49
母爱,怎么说呢

又伟大又狭窄

因为不计回报所以伟大,因为只给特定对象所以狭隘。{: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