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贵超 于 2012-5-2 08:55 编辑
吆喝 文/李贵超 今天正逢小镇上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拥挤在那条小街道上。在人流涌动之中,那噪杂的吆喝叫卖声,震耳发聩。 “二元钱,不算多,买不起房子,置不起车;两块钱不算贵,花钱不用召开家庭会;两块钱不算多,你旅游到不了新加坡。两元钱,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都来看,都来瞧,这里的商品一律两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在两元商品区,那小喇叭里卖力的吆喝着。 是呀,人生在世,浮眼烟云,奔波在那荒凉的人生路上,为了生计,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不都在为能够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而竭力的吆喝着吗?这就如同在小镇上小商小贩的竭力吆喝一样,都是为了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只不过不同的是,小商小贩的吆喝,是出卖劳动力,获取所得,而人生的吆喝,是为了出卖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获取所得。这在本质上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有句话,自古就流传很广,那就是"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保持中庸,要不显山不露水,这样才符合君子之道。所以,自古就有很多贤人志士消极的追求着隐于野的那种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是,细细的究来,那也只能是沽名钓誉罢了,如果他们都甘心隐于野,那也就不会流芳千古了。智圣诸葛亮,躬耕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那是他真实的意愿吗?他真的就愿意让自己那满腹经纶的才华,终老于山村野林,一生空碌无为吗?如果他真有那样坚定的信念,让自己满腹经纶的才华,陪伴自己荒废在山林野外的话,也就不会因为刘皇叔的三顾茅庐而出山了,那估计也不会有流传千古的一世英名!也更不会有三足鼎立的一世事业,也就没有了那段沧桑的历史。也许,就不会在后世留下了襄阳南阳躬耕地的争执。 自古就宣扬,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宣扬推介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这个社会,酒再香,也有可能不被识酒的人发现。如若那样,一坛醇美的好酒,就辜负了一生的价值,只能是抱憾终生的孤芳自赏了。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吗?即使是人才,也怕被埋没。所以,就算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呀。 所以,在这个多元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自我推介,就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君不见,在那人才市场里,那制作精美的简历上,都是极力的把自己的优势推荐出去。曾见到,有的女大学生在投简历时,把身高,三围和姣好的容貌,都当做推介的优势,彰显在简历的显要位置上。更有甚者,把能攻关,能饮酒作为突出的优势加以标榜。姑且不论那简历中有多少虚假的成分,但就那突出的优势来说,那何尝不是为了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而为自己在竭力的吆喝。 吆喝,也没有什么不对,更没有什么不好。在这个社会,只要你会吆喝,只要你能吆喝,五彩的光环就会照耀着你。不是还有一句话叫做:会闹的孩子有奶吃,说的就是你只要会吆喝,你就能够被引起注意,就会得到关注。只不过是,在吆喝的同时,不要触及社会的神经,不要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那就没有什么非议。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总是行走在社会底线的边缘,挑战着人类道德容忍的极限。凤姐高调征婚,网上媒体争相报道的母亲冲进浴室为女儿拍裸照征婚视频,以及最近各家网站上披露的“杭州一神秘母亲为22岁女儿征婚 ,家财上亿大屋陪嫁”的报道,这样的炒作,不都是在为自己竭力的吆喝吗?这不都是为了出名,为了头顶上的那朵浮云吗?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良知,公然挑衅那本应该恪守的公共良序,挑战社会道德底线。 当然,在这个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吆喝的方式五花八门,炒作的目的也许各不相同,但是,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为了追求一种效应,追求一种名利。无论是商业的策划,还是海报的宣传;无论是网络的炒作,还是电视广告的推介。总之,都离不开吆喝背后经济利益的驱使。 有市场,就有吆喝。吆喝,就是为了宣传,就是为了推介,就是为了向世人宣扬优势和实力。吆喝本身没有错,错误的是吆喝的目的以及吆喝的方式,只要不挑战社会良序,不践踏法律和社会道德,无论你怎么吆喝,也不为过! 但愿,在我们身边那不绝于耳的吆喝声中,多一些“王祥卧冰求鱼、孟宗哭竹生笋”的高尚社会道德风尚的宣扬,少一些“征婚门、二奶房、小三论坛”这样的炒作。让我们的吆喝在有序中良性的发展。
473303 河南省社旗县桥头三中 李贵超 电话:13262042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