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正史和野史上看,有一点共识就是:诸葛亮只能算是个杰出的战略家,而非战术家。具体的行军打战上,其作风远不如小说中描绘的那样神鬼莫测,而正是其谨慎固执,不敢冒险,用人不当,导致了六出祁山均寸功未立。 说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魏延。 魏延,字文长,西蜀大将。《三国演义》中把魏延描绘成脑后长有反骨的坏人。实际上,在《三国志》中已对魏延有了很客观的评价,魏延早在刘备时代已经是汉中太守,刘备在众人中唯独相中了魏延去担任汉中这一咽喉之地的太守,可见其对魏才华的充分肯定和信任。魏延自降蜀以来,就是靠着自己出色的武功和才智,一步步从基层军官被提拔到汉中太守的高位。可刘备死后,诸葛亮全面执掌西蜀军政大权,魏延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按其武功,已仅在五虎上将之后,但诸葛亮偏偏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这样一个个性十足的人才。说魏延有反骨,说魏延“每有不平之志,久后必反”。诸葛亮六出祁山,灭魏最好的一次机会出现在第一次 出祁山之时。当时魏国大将司马懿被弃用,魏皇起用才能平庸的附马夏侯懋当大都督,领兵与诸葛亮对决。可夏侯懋毕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致使西蜀大军长驱直入,所到郡县望风而降。这时,诸葛亮准备从斜谷出兵继续进攻魏国。但此时魏延提出了不同意见,魏延认为,应趁魏国大败之际,由他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出击,五千兵马背负粮草段后,不出十日就可以兵临长安城下。而诸葛亮则从斜谷发兵,与魏延会师于潼关。 最终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理由是太冒险,认为如果敌人在子午谷中埋伏兵马,则蜀国大军会元气大伤。 实际上,当时魏国连吃败仗,已经产生了心理恐慌,加上夏侯懋这样的庸才指挥不当,士兵士气低落,只求坚守不出。实在想象不到蜀国会发兵从子午谷进击长安,而诸葛亮要从斜谷出兵,确是人人都预料到的,因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出兵斜谷,是最保险谨慎的一招,魏国料到诸葛亮会用此计划,早已重兵沿途把守,岂那么容易成功?而魏延的方案,看似冒险,实际上是西蜀建国以来,唯一一次有可能灭掉魏政权的绝好机会。理由是:一、当时魏国国力强盛,只要坚守不出,西蜀国力弱小,加上远到而来,粮草运输困难,久战必然支持不住。二、如果采纳魏延方案,则长安被攻破指日可待,即使长安之敌坚守不出,魏延亦可领兵绕过长安,三日路程便可到潼关,潼关位于魏国政权内陆,无法料到会有奇兵来袭,因而根本没有派人把守,或者把守之敌寥寥无几,潼关既破,则魏延大军可就地补充粮草,坚守潼关,与诸葛亮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到那时候,魏国就真的没救了。三、退一万步讲,即使魏国真的在子午谷设伏,蜀国也就损失区区一支人马,而诸葛亮带来了三十万大军,对蜀国可以说无伤大局。 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归根结底是其谨慎性格和对魏延的偏见所致。魏延从此不再献上一策,而诸葛亮仍坚持从斜谷出兵,在魏国的节节抵抗下,错失良机,没过多久,魏就起用了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街亭之败,使第一次伐魏就此告终。 魏延为人,按三国志的说法,是才能出众,但性情孤傲,与同事关系紧张,每次出兵,总是请诸葛亮拨精兵给他单独指挥,久而久之,导致诸葛亮对其产生忌心。魏延之死是个迷。包括他兵出子午谷的方案,都成了历史的一段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魏延并不象《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反骨十足的人,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充其量是个个性十足,又有点判逆反性格的人才。他要反,不会等到诸葛亮死后再反,当年担任汉中太守的时候,他反的机会是最好的。但历史证明,他没有这样做。但他是不幸的,在刘备时代,他受重用,在诸葛时代,他却碰上了一个用有色眼睛看他的承相。如果非要说他反,也是被诸葛亮逼反的。诸葛亮死后,魏延与主史杨仪发生争执,气愤中烧掉棧道,最后被杀,遭诛灭三族。 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话,就是杨仪早就对魏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只不过后来找到了个污蔑魏延谋反的绝好借口。陈寿说蜀国杀魏延是“自毁长城”,而杨仪这样的小人“人人皆可以食其肉“! 如果当初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计策,中国的历史或许会改写,而两个人的悲剧或许都不会发生。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没有假设。魏延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两千年来,我们的土壤上又能容纳多少冒险的元素呢?我们的文化容纳不下冒险,当然容纳不了冒险的人,魏延这样敢冒险的人是注定要惨遭灭门之祸的。 西方文明恰恰就诞生在不断的冒险之上,这恐怕也是当时的诸葛孔明想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