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四哥的贴子:《邀嘉人共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四哥说:历来有三种说法,曰春,曰秋,曰上春下秋。以前看这首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初春,经四哥这么一问,又好像是秋天。一个著名的词作家,不应该把季节描写得这样模糊,既是四哥邀嘉人赏析,我就不好打扰了,重开一贴吧。
首先透露季节信息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指冬春冷热交替时特有的天气,也有解释为天气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最难将息”按照中医的理论,春天人体阳气向外疏发,因此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很多疾病也发作在春天,所以说是“最难将息”。按照约定俗成(也可说成相约成俗)的看法,“乍暖还寒”是描绘初春特有的词语,这是描绘春天景色佐证之一。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乍一看,雁过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秋天,但是大雁是候鸟,春天是要由南往北飞的,所以这句也不足以证明就是秋天的景色,而很有可能是冬去春来,大雁北飞,李清照想起与赵明诚踏青的往事而无比伤感。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最关键的一句,无论从谁的诗词看,“黄花”都是指菊花。李清照非常喜欢菊花,曾经写过“人比黄花瘦”的句子。但如果是在秋天,又怎么会“乍暖还寒”?所以不能先入为主地理解为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在这里写的很可能是春天满山遍野开放的油菜花。
还有最后一个描写春天的佐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李清照这里所写的梧桐,不是在上海街边一排排粗壮的法国梧桐,而是中国本土的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有凤来仪的梧桐,这种树在春天欣欣向荣,在它开花的时候,就是春雨贵如油的时候,往往是细雨伴着桐花旖旎而落,满地清香,但是也无限伤感。
最后引用百度来的一句话:不能因为作者的伤感和清冷就心理上晕染上深秋色彩,人悲秋,也伤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