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暮雪 于 2013-1-8 12:06 编辑
翠湖沧桑
文/马成云
2012年7月下旬,我去山东文登参加一个笔会,路过济南,忽然想起作家李长之说过,昆明“城里的翠湖吧,很有点像济南的大明湖。”进而联想到刘鹗《老残游记》里的大明湖,想到大明湖里柔美的水波及诗意的泛舟,想到翠绿而宽阔的荷叶托起岁月的风尘是多么的不易,想到岸上那一树一树的垂柳啊又多了一份谦卑的情怀,在时光中站成一幅古老的图景。
可惜,30元一张的门票将许许多多脚步挡在大明湖外,在大明湖几分孤寂、几分漠然的景色中,我想起了昆明的翠湖,想起了开放的翠湖公园里洋溢着开心的笑声。诺大一个济南市干嘛非得用一潭水去换钱呢?济南的文化还能落后于昆明?济南的财力该不会不如昆明吧?想到这些问题,便想到了昆明这个并不算大的城市倒也显得大气。它配得上成群结对的红嘴鸥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带给这座高原城市一份灵动、一份浪漫。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汪曾祺说:“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以至于,这些海鸥从1985年起,也与昆明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它们如期而来,定期而归,仿佛在履行一个承诺。在翠湖的天空演绎了独具特色的人鸥童话。诗歌多了一份写意,摄影多了一个视觉,城市多了一份魅力,市民多了一份爱心。在这里谈古论今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回首八千里路云和月,不知添了多少脚印。追溯翠湖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究竟能捡拾多少记忆的残片?
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湖泊与一座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的命运就无法回避权力的触角,所不同者,权力对于湖泊的影响不像对于城市的影响那样频繁,那样持久,那样深刻而令人目不暇接。
位于昆明五华山西麓的翠湖,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之一,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而得名。翠湖是由东北面的九股泉水汇流成池的,又名“九龙池”。元以前,昆明城尚未初具雏形,翠湖的命运还没有遭遇人为的打扰。
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修建昆明城时,尚未将翠湖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翠湖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菜园、莲池,故称“菜海子”。那时,滇池水位较高,喜茫茫空阔无边,水患频繁,老百姓苦不堪言。爱民如子的赛典赤•赡思丁多次治理滇池,疏通泄水口,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为了造福人民,权力让翠湖渐渐与滇池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挣扎,萎缩成一个沼泽,并让老百姓在沼泽边种植水稻,一时形成了“七月秋风翠湖上,藕花常伴荷花香”的动人景象。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修筑昆明砖城,扩大城池,将翠湖圈入城内,并模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的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那时的翠湖不仅仅与一个城市紧密联系,而且融入了一个城市的怀抱,成为这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它的命运已无法摆脱权力的左右。
享年仅48岁的沐英英年早逝之后,其长子沐春袭西平侯,将翠湖柳营“发展”成沐氏家族的“水云乡”,建起了别墅,真正成了一个“垂柳间垂杨”、“台榭浮水面”的风景区。沐氏家族13代一直在这里过着令人向往的湖畔生活,尽享湖光水色。权力的私有化让沐氏家族悄然成了风光迷人、景色绮丽的翠湖的主人。
明末清初,毫不夸张地说,翠湖成了云南乃至西南的“政治中心”。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其部将孙可胜、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于永历年间抵达昆明,其中刘文秀被封为“南安王”。 刘文秀将沐氏柳营别墅作为“南府”,翠湖有了新的主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入云南后,封刘文秀为“蜀王”,“南府”又被改作“蜀王府”。名字的更替见证世事的沧桑,翠湖难以平静的心聆听着历史前进的足音。
顺治年间,吴三桂攻占昆明后,因逼死永历帝父子有功,深得清政府之欢心,被顺治帝封为“平西王”。不可一世的平西王遂成了总管云贵两省军政、雄霸西南一方的土皇帝,自然嫌刘文秀故宅狭小,不够气派,“填菜海子之半,更作新府”。权力的膨胀一再改变着翠湖的命运,翠湖的水域与人的欲望越来越成了反比例关系。
后来吴三桂反清,暴病死于湖南衡阳。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年号为“洪化”,并将吴三桂极尽奢华的“新府”改为“洪化府”,甚至连洗马河的石桥也改改成了“洪化桥”,整个翠湖成了吴世璠的御花园。新主人没有带给翠湖太多的安宁,历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康熙20年,清军攻占昆明,将“洪化府”改为“承华圃”,翠湖还是那个翠湖,汉字的魅力却在历史的嬗变中放射出炫目的光彩。
康熙27年,云贵总督范承勋决定“修理”翠湖,将承华圃拆除,并把拆下的木材石料运往西山用于重修太华寺。在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中翠湖经受了建与拆的阵痛。权力,“人为”地使翠湖的命运变得颠沛而变化莫测。岁月的动荡在翠湖及其周边写下了沧桑的篇章,并让翠湖走进了它的“文化时代”。
康熙30年,权力的触角直接伸入翠湖的心,并不像以往那样徘徊在它的周边做做文章就了事。从那一刻开始,似乎预示着翠湖的命运开始变得更加的支离破碎,而且像一个迷失的孩子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云南巡抚王继文率先把翠湖当做一个风景区来开发,在翠湖湖心岛和北岸分别建起了“碧漪亭”(后称“海心亭”)和“来爽楼”,带给昆明人“有亭翼然于水”中而奇妙无比的惊讶。
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附庸风雅,以其敢于修改大观楼长联的勇气模仿西湖“苏堤”韵致在翠湖中修筑了一道南北长堤——阮堤,还在堤上修建了“听莺桥”、“采莲桥”、“燕子桥”,不仅给翠湖添了一道疤痕,把沧桑刻在脸上,而且,还在疤痕上结了几个疙瘩。光绪年间,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了前人在湖上建造的庙宇“莲花禅院”。凌士逸撰禅院联:“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时人以如此优雅的诗句道出了翠湖的景致,却不知道翠湖和翠湖里的鱼儿是怎么想的。
民国8年(公园1919年)底,唐继尧又在湖中修筑了东西长堤——唐堤。堤两端建起了家族“双节坊”,堤东建造了“卫东”铁桥,堤西建造了“定西”石桥。唐堤与阮堤像两条蜿蜒的长蛇纵横交错,21公顷的“翠湖”再一次被权力一分为四。两条长堤的交汇点在湖心亭,湖心亭亭阁外型美观,飞檐黄瓦,点缀着翠湖春色,亭内前后两个院落是举办各种展览的理想之地。
龙云任云南省主席期间,又一次按照公园规划改建莲花禅院,拆寺观三重院坐北向南的殿宇,改造四合院湖心亭建筑群,大门坐西向东,院中大殿改成“戏台”,湖心亭南北角,各建一幢重檐八角亭。历史又上演了一出龙氏剧目,谁是故事的主角不言而喻。权力不停地改变着翠湖的容颜,时光无奈地诉说着湖水的忧伤,一个湖泊的命运就这样在波涛起伏中掠过漫长的灵魂迹象。
如今,两幢八角亭尚在,亭亭玉立,似乎在为翠湖的沧桑举证。莲花禅院已变成了游艺宫,湖中小岛棕榈挺拔,花草繁盛,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禅心”的妙悟已被“游艺”得了无踪影。难能可贵的是,每天都有人聚集于此,三五成群,七八一伙,甚至更多……有的对歌,有的唱戏,有的跳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
翠湖这块钟灵毓秀的好地方真正被文化之光照亮,可以从明弘治12年算起。那时,朝廷在此开辟了云南科举考试的圣地——云南贡院,三年一次的乡试让云南、贵州各地妙笔生花、满腹经纶的“秀才”五六千人汇聚而来,迎接考试。一时间,翠湖成了红土高原上文气冲天的象征。光绪17年,翠湖北岸又出现了云南当时的最高学府——经正书院,书院里的师生成了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精神的代表。
此后,翠湖的波纹一直闪烁着迷人的文化之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巨大的影响力,让著名音乐家聂耳的另一首作品《翠湖春晓》只能退居翠湖明亮的图景之中。翠湖文化中的亮点是东陆大学和云南陆军讲武堂。它们一文一武,双壁璀璨,不仅增添了翠湖文化的分量,让昆明这座边地城邦成为那个时代莘莘学子和热血男儿向往的地方,而且,从此改变了昆明的文化形象和历史地位。
东陆大学,乃云南大学之前身。一场战争,让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开始了真正的“文化苦旅”从北京迁往长沙,继而迁至昆明,在云南大学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昆明城里大师云集,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光芒四射,如: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王力、朱光潜、吴晗、钱钟书、费孝通、余冠英、沈从文、华罗庚、周培源等各学科领域的教授300余名齐聚一堂,如此强大的阵容出现在一所大学里,这在中外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闻所未闻的。8年间,这些大师们在清贫甚至穷困潦倒中完成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和著述,创作了不少的扛鼎之作。同时,也培养出了成百上千的诗人、作家、专家、学者、政要,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奉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如果有谁想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那个特殊时期的昆明。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起翠湖边,西至钱局街,南接洪化桥,北临西仓坡,曾是沐英种柳牧马的“承华圃”,曾是吴三桂扩建的“平西别苑”,曾是雍正初年昆明的武校场,占地面积较大,现在这座米黄色的老式洋房及场院不过两万多平方米,仅为当年讲武堂的三分之一。然而,三分之一的空间足以留给后人无限丰富的遐想。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先于黄埔军校15年,为黄埔军校派出的教务总长、总教官、管理部主任、教官几乎占一半,被誉为“黄埔军校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赫赫有名的“护国三杰”蔡锷、李根源、李烈钧;走出了共和国的两位元帅朱德、叶剑英;走出了越南、朝鲜两国的三军总司令武元甲、崔庸健;走出了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等省的12位省主席、40位上将、72位中将和数以百计的少将。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这座清政府苦心经营创办的新型陆军学堂却成了培养清政府掘墓人的场所。
历史的潮流就是这样的“无情”,它无关“养育”,只跟真理站在一边。翠湖一路走来,像一个逐渐衰老的人举步维艰,人类将欲望不断地填进湖心,水域越来越狭小,假如终有一天翠湖变成了绿地,即使变得怎样的美丽也不可避免地散失了“水”的魅力。这个真理,会跟谁站在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