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2013-4-4 07:19 编辑
早上醒来无事,我打开了床头电视机。一个富有磁力的男中音把“汪国真”这个熟悉而又久违的名字送入了我的耳膜,然后便是年老的汪国真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汪国真的本人。我的心灵深处立即被触动了,思绪漫无边际地回到了青春年少时期。
汪国真是我年轻时崇拜的偶像,正如现在的年轻人崇拜王菲、林俊杰、郑源等歌星一样。那时候的我也是如醉如痴。当时我很年轻,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人在年轻的时候总爱做梦,做理想梦,做爱情梦。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总爱一个人呆呆地幻想,想一些少男少女特有的青春朦胧的情怀。那时我的梦就是做一个像汪国真一样的“诗人”。
于是我经常到书店里买汪国真的诗集,同时还有三毛的和席慕容的,舒婷和北岛的诗集都是我钟爱的对象。记得那时我正在外地上学,家里的经济还比较拮据,一个月我仅仅有十元钱的零花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买了许多文学方面的书籍。毕业时,我拎了满满一箱子的书回家。那时也许是青春多情,还有点不知深浅,课余时间也总爱涂鸦一些所谓的诗。抒思乡之情,抒生活之感悟,抒相思之苦......偶尔也见几首小诗见诸报端,便认为自己就是个诗人了。班中的同窗,也哄哄地叫我诗人。那时就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走路目视前方,故作思考凝重状,似有一种傲视群芳之气势。记得当时我还在班里举办了一个诗歌讲座,至于讲的内容我记不清了,模糊中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夸夸其谈。如今回想起来暗自好笑,就像一个不懂的“佛”给人在讲佛经一样。
那时候生活虽然清苦,但我们过得很充实,很愉快。白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讲课,晚上上晚自习或到图书馆看书。同学们学习都很勤奋努力,很少有逃课的。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所以不会上网去玩游戏,聊天,更不懂得博客和微博。至于是花前月下,只是极少数人的事。那时同学们的思想大都还很保守,男女同学间不知道去牵手、拥抱、接吻,更不会去同居。不像现在的大学里,男女同学不谈恋爱,不发生性关系就是另类。我们最多在背地里谈谈谁喜欢谁,谁长得漂亮。说真的那时候的学生很单纯真实。在同学们的思想里只是学习。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恰似同学少年时。每一个人都怀着理想而来的。我们上的是师范学校,就是说同学们毕业以后都要当一名教师。当时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并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这个美好的称号,同学们都引以为自豪的。为了将来不负此称号,我们平日里都埋头苦学,为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经常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同学间互相研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当时整个校园里学习气氛是非常浓厚的。我们每天只是往返于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之间,很少出去去逛街。晚上在宿舍里,大家互谈理想。有的说我要当一名名师,有的说我要当一名校长,有的说我要到偏远的农村教书.......
三年的师范生活很快过去了,然后便是依依的惜别,泪洒衣襟。每人都怀揣着理想各奔东西,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后来的日子里便是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一晃二十过去了,当年的黑发已有了几缕白发,平法光润的脸上已爬上了少许的皱纹。同学们相聚谈的最多的话题是教育,是学生。同时也会谈到丈夫、妻子与孩子。不见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年少轻狂,有的是成熟、稳健与沧桑。
有人说,人是上帝的儿女,几十年过后还要回到上帝那儿去。有人感慨青春是一道闪电,稍瞬即逝。是的,当年我们是在听邓丽君的北国之春和小城故事中长大的。每个人都有过青春的梦想与骚动,就如当初我热爱汪国真诗歌一样。汪国真会老,我们也会变老,就像一首诗中写的那样“青春是清明”。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时地去怀念和祭念青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