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事件是史上最糟的营销案例吗?
“和氏璧事件是史上最糟的营销案例,卞和是史上最不会做营销的人。” -------- 很认同慈心的这个观点。但有时候想,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来讲,和氏又是最会做营销的人,尽管付出的代价大了点。据说这块玉还真有比较神奇的地方,历史上名气很大,许多权贵都争抢,也一度失传。一块碧玉能炒到数千年无人不晓的地步,非卞和有如此功力。赋予一个物件以巨大的历史内涵,以愚忠之精神上达天听,此已不是现代常人所能为。古人的迂是很多现代人不能理解的。
古人的价值观和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先秦“士”的阶层很活跃,即使不是士,也有大量的人可以为理想而死。史书荆轲刺秦里一些义士就是如此。即使是为了爱情,古人可以在约会的地方死守等候,直到河水淹没抱柱而亡。
和氏的作为可以看做营销,但却是非常规营销,以平常之营销理念来理解和推测他的得失,是以常人心度君子腹也。他可能认为他的命不值钱,但他认为的那块石头是好玉的观点却是无价的。历史上为一种信念而死的人多的数不清。其实所谓的信仰就是不确定的事情一部分人去坚决信任,这才叫信仰,桌子是桌子,如此确定的事实没有什么好信仰的,而一块石头硬要看成绝世美玉,而又没有人认同,这就是信仰。
和氏所营销的利,不是当时得多少多少金银,过多少多少富足安定的生活,他所推销的是他对一件事物的坚定信仰,他以自己残疾和多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他的境界。耶稣为了让世人看到自己的罪,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尽管只是宗教的传说,却也是种信仰的营销。“把自己搞死了,然后出名了。。。。”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扯淡。
营销之大者,非如此也。毛泽东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牺牲了六位亲人,自己也九死一生,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他成功的实现了他的梦想,登上了权利的顶峰,另一角度看,此也是一营销大师啊。营销的本质是以小利而获大利,只是在这些不寻常的人的眼里,信仰为大,余者皆小。我管其叫做信仰营销。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