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热烈欢迎著名诗人韩玉光入驻六星诗词歌赋版
查看: 429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烈欢迎著名诗人韩玉光入驻六星诗词歌赋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1-11 0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热烈欢迎著名诗人韩玉光入驻六星诗词歌赋版
   
                                         

         在暮雪的努力下,山西著名诗人韩玉光老师欣然应邀入驻我们的诗词歌赋版,并将在六星诗词歌赋版开设专栏——玉言在线
      韩老师愿将自己富有诗意的热情与精美的诗行奉献给我们六星诗词歌赋版,让我们有幸品读到韩玉光老师迷人的艺术魅力,这是我们全体会员的福音,六星幸甚我辈幸甚!
      让我们以最热切的期待和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韩玉光老师的莅临!

     (韩玉光老师简介:男,1970年生于山西原平市,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诗歌写作,曾用笔名“寒光”。曾在《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报》、《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绿风》、《江南》等刊物发表作品三百余首。作品入选国内外多种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著有个人诗集《1970年的月亮》等。)

      


                                                                                                                                诗词歌赋组
                                                                                                                          2013年11月11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1 08: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遥侠 于 2013-11-11 08:41 编辑

期待韩老师的到来。{: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1 08:41 |只看该作者
诚谢韩玉光老师对六星诗词歌赋版的热情支持!梦影代表六星诗词歌赋版的全体版主对您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1 08:43 |只看该作者
韩老师的光临,六星幸甚诗词幸甚。{: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11 08:56 |只看该作者
逍遥侠 发表于 2013-11-11 08:43
韩老师的光临,六星幸甚诗词幸甚。

同感!{: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11 09:21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韩老师来到六星{:soso_e142:}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11 09:41 |只看该作者
梦影含心 发表于 2013-11-11 08:56
同感!

梦影,我调红色,让它更醒目下{: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11 09:42 |只看该作者
韩老师,你要失言,俺可丑大了{:soso_e101:}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11 09:47 |只看该作者
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11 09:52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11-11 09:21
热烈欢迎韩老师来到六星

多谢雪的辛苦与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1-11 09:53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11-11 09:42
韩老师,你要失言,俺可丑大了

那你带我们大家去他那长坐,嘻嘻,,,,,,,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1-11 09:54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11-11 09:41
梦影,我调红色,让它更醒目下

随你,,,,,我不管了,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1-11 09:57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11-11 09:42
韩老师,你要失言,俺可丑大了

为了你的不丑,韩老师肯定不会失言。{:soso_e128:}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1-11 12:06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11 12:49 |只看该作者
谢谢暮雪,谢谢各位朋友的热情。。。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1-11 12:51 |只看该作者
贴一些评论文字,也期望有更多的诗人诗作进入我的文字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1-11 12: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韩玉光 于 2013-11-11 12:55 编辑

存在的家谱与时光的化石

——赵泽汀诗歌简论

文/韩玉光


如果不是我,那么另一个人
也会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

——米沃什(C.Milosz) 《诱惑》



      程光炜先生在《中国当代诗歌史》(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断裂姿态和先锋趣味》一节论及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诗歌流派群体时指出“……事实证明,恰好是这些诗人坚持写作的时间最久,一直活跃到90年代。有些人还成为90年代诗歌中的‘砥柱’。另外,陕西的‘兰星’、湖北的‘而且’、武汉的‘独语’、浙江的‘无调’……山西的‘超超主义’以及南京大学作家班的‘形式主义小组’等社团,存在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多半成为诗坛上的过眼烟云”。一部诗歌史犹如浩瀚大海,其中不乏表面的激流波涛,同时也有无数的奇珍异珠潜藏深水。80年代的中国诗歌运动一直被诗人们视为当代诗歌的白银时代,一大批优秀的诗人陆续浮出水面,继北岛、舒婷、江河、顾城、梁小斌、徐敬亚等人之后,80年代中后期的诗坛受到强烈的冲击,第三代诗人迅速崛起,比如南京的“他们”四川的“整体主义”、“非非主义”等等,韩东、丁当、于坚、宋渠、宋炜、石光华、周伦佑等诗人为诗歌打开了另外的隐秘通道。山西的“超超主义”诗歌小组创办于1986年,早期成员有赵孟天、赵泽汀、雷霆、宋耀珍等人,他们为当时的山西诗歌在中国1990年现代主义诗歌大展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但事实上他们并未象程光炜先生注意到的“成为诗坛上的过眼烟云”,“如今,这批诗人虽然由集体式的广场写作退还为岗位式的个体写作,但他们依然活跃在当代诗坛”(五台山2008,7超超主义诗歌专号)。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来谈论“超超主义”以及诗人赵泽汀(其他诗人将分别讨论)是有必要,也是必须的。
       在山西乃至中国诗人中,赵泽汀的现象恰恰是众多游离喧嚣之外,潜沉在世界的根部,坚持汉语诗歌探索与写作群体中的个例之一。“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诗,他就是为诗而存在的”(博尔赫斯)。这句话在诗人赵泽汀身上得到了准确的验证,我也曾经概括他的生存是与诗歌的对称存在。这位天性叛逆的诗人不断用他敏锐的视角触及世界的虚弱与准永恒部分,他甚至不惜以自身的孤独去碰撞世界的孤独,并用词语赋予它们坚定的意义。
      1990年在山西一个名为轩岗的小镇上,28岁的诗人正在与一只蝴蝶相遇,那一瞬间诗歌的灵光使他产生飞翔的欲望。仿佛他对前半生的坚守只是为了这只蝴蝶的出现,一种方向感在初春的大地上破土而出,神秘的暗示支配着生命意识,人与自然的抗拒转为相容。

我的前半生就结束在
这只蝴蝶出现之时,
我未来的和平与歌唱,将起始于
这只蝴蝶消失的一瞬。

我十分吃惊,世界用
一只蝴蝶的方式来选择我;
用这只刚从冬天皮肤里
挣脱出来的蝴蝶与我相遇。

是什么力量,让那单薄的
翅膀飞离了沉重的地面?
我无限渴望那黄色的薄片
在空气中展示的风度。

它最终消失在我看不见
但能够感觉到的地方;
我将重新选择羽翼:在午夜
的星光下独自赶路,并歌唱。
(1990《与一只蝴蝶的相遇》)

       这只具有审美价值的蝴蝶,它似乎超越了生命和词语本身,在个人体验的核心成为一种新的真实存在。1991年秋天,赵泽汀的老家石寺村,苍凉的秋风吹动枯黄的杨树叶子,诗人陪我走在给予他丰富童年经验的乡村街道上,印象中好象有溪水,古庙,暮色中的民居安静地排列着,只有炊烟试图挣脱繁琐的大地。整个村落浸没在黑夜里的时候,我再次想起那只蝴蝶,它一定在赵泽汀可能的幻觉中反复消失着,象那些风都吹不走的叶子一样于黑暗中舞蹈着。我始终认为,我理解赵泽汀从理解一只蝴蝶开始,简单而复杂,模糊又清晰,带着这种感觉我陆续阅读了他的《洛阳》、《拯救》、《序诗:诞生地》、《美人》、《冬日,黄昏》、《笼中的蝈蝈》、《死婴》、《雪的葬礼》、《春天,我击毙一只鸟》、《夏天,我钓到一条鱼》、《雪梨》等一批诗作。与早期明显带有个人感觉色彩和过分张扬抵抗姿态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诗作又呈现出有点不安的青春期过渡情绪,与诗人济慈所言“优秀的诗人是能忍受不安的人。”产生较大的错位,尽管它们已经指向了略显飘移的清晰性。这似乎是诗人的“破冰期”,它考验着一个诗人的天分、文化的准备、经验的积淀、对世界各向度的探测和发现能力。
       赵泽汀在《散落的文本夹》曾提及上述时间段的写作:“我发现我所掌握的抒情技能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一种表达复杂人生经验的需要,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写作的姿态,也就是说,努力将诗歌的抒情性向叙事性转变。”当诗歌文本形式与个人诉求尺度产生矛盾的时候,诗人面临的困惑将决定一首诗的存在价值,也衡量一个诗人的优秀程度。
       这是赵泽汀的第二个转折点。刊载于超超主义民间诗刊《坚定》1994年卷的《月亮的故事》无论从诗歌技巧还是对客观世界的诗性把握都是值得肯定的。

那天晚上
我抱着两岁的女儿经过大街。
灰色的月亮悬挂在
工业烟雾污染的夜空,
犹如一盏60瓦的灯泡。
指着它,我对女儿说;那是月亮。
(1994《月亮的故事》)

       对日常生活的精准提炼,使赵泽汀的叙述淡定、从容,睿智地指认着身外的事物,诗人将复杂变得简约,以细小观照着庞大,他把公众视野中的月亮经过个体内心的过滤,使它“犹如一盏60瓦的灯泡”,独特的体验影响着阅读者既往的审美习惯,这就是诗人自己的月亮。
       从这个时候起,赵泽汀的诗风转向客观、冷静、清澈、隐忍,他对生命中的沉重部分不再施以翅膀的引领,而是纳入内心的异化轨迹,超越,也不再是一物相对于另一物的超越,是通过文本完成其自身的超越,彻底的拯救。1997年创作的《野钓归来》更是体现出对于现实世界秩序认可后的少有的欣喜之情,青春期的烦躁、忧虑已荡然无存。文本的白描手法与唐诗的意境追求暗自吻合,透露出诗人在传统衔接中的自觉意识。

暮色中,我骑着单车,从乡野回原平。
公路两旁的田野,等待着种子,与化肥。
树木用新生的肺叶呼吸。
城市在前方,灯火一片;
广播里,传来国家领导人外访的消息。
载鱼而归,我满心欢喜。
金色的月亮,从焦化厂的烟囱背后冉冉升起。
(1997《野钓归来》)

       赵泽汀在完成诗作《月亮的故事》、《为一条钓到的大鱼所写的悼亡词》、《对一幅古画的注释》、《黑天鹅》、《野钓归来》、《蚂蚁战争》、《再现》、《贫困的黄金》以后,依然过着读书、旅行、钓鱼、写作生活,他的诗歌蛰伏期与1990年代一起过去了。
       等到他将《大地的乐器》、《蝴蝶:1990》、《商鼎的自述》、《灭鼠记》、《蟾蜍》、《家谱附本》、《失传的乐器》、《远夜》、《流氓之歌》等一系列作品纳入大众视野的时候,他成熟的诗风给人游刃有余的感觉,他有意调整着自己的创作倾向,将散文、小说、戏剧、寓言等多种文本形式移植在他探索性的诗歌尝试中。“这种增加现实生活成分和陈述语调进行的‘反抒情反浪漫’的诗歌实践,我认为不仅仅是一个写作的策略问题,可能最终会改变整个当代诗歌的精神格局以及未来的审美走向”(赵泽汀《散落的文本夹》)。可以这样认为,赵泽汀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新的诗学命题,都在迫使他超越着自己以往的高度。他的实验性文本的综合性构建能力在80年代以降的先锋诗歌中可谓另辟蹊径,独具创造力,相信会对未来的汉语诗歌起到有益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写于2004年的《石寺诗简》象是写给多年不见的朋友的书信,整首诗如一道乡野小菜,清淡、自然却回味无穷,技巧在这里显得无足轻重,生活与诗相互重叠,似乎在现实中超越着现实,诗风隐约、透明,是赵泽汀“诗人村”梦的文本表露。

孟,宏,宋;你们好
分别十年来我一直住在乡下。
在云中山下的石寺,盖起了房子,
购置了十亩土地和一座果园。
我把自己名下的田园经营得
和当年写下的诗一样棒。
年年丰收,岁岁有结余。
来,老友,到这儿来瞧瞧,
无论夏天还是秋日,你最好
选择农活清闲的日子来。
我让妻子炒几道好菜,
让女儿把最好的米酒拿来。
我们开怀畅饮,再谈谈诗歌。
(2004《石寺诗简》)

       对世俗的逃避,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向往,使诗人隐于闹市后甘于寂寞,他同大师庞德一起对唐朝心存敬畏,2006年创作的《唐诗的田园》就是对传统的回溯与继承。在诗歌的谱系上,东方、西方、古典、现代,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们都在完成着作为诗人永恒的使命。

我——赵泽亭,你的曾孙。
教过中学;当过报社编辑;
下岗后,做起了古董字画生意;
但我写诗的恶习一直未改:

我的诗——
就是我们家族与这片土地
签订的一份新的契约。
(2006《家谱附本;曾祖父》)

       这首题为《家谱附本;曾祖父》的诗作令我想起诗人西川的《虚构的家谱》。如果西川使我们置身历史语境的深邃之中,那么赵泽汀则唤起我们对遗忘的反抗,给予某种细节的感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构成了西川与赵泽汀两个诗人不同的召唤力。在诗的结尾我看见了作为诗人的赵泽汀与诗歌的宿命般的纠缠,是什么力量让他甘于签下这份需要足够勇气来践行的人生契约呢?他将“家族”这个社会与历史的单行线呈现给读者,勾勒出一册家谱附本,填补着遗忘的空白,他的职责好象就是为了呈现:那些在历史的粗线条上渐渐模糊或消失的图象。“教过中学;当过报社编辑;/下岗后,做起了古董字画生意;/但我写诗的恶习一直未改”,诗人将复杂的人生经历终结在诗行中,一切存在不过是一幕幕土地上曾经闪现的幻象,存在的虚无在诗中变得真实,只有文字的坐标能确认它们的位置。如果史书是历史的粗线条,那诗无疑就是历史的细节,是无数瞬间的显像。一个完整的世界当然是由不同的家族组成的,包括动物的、植物的、人类的、静止的、运动的、庞大的、弱小的,形形总总存在的不断延续,促成了世界的线形流动性存在,历史也正由这一本本家谱演绎着它的脉络。对时间来说,现在不停地成为过去,只有过去是真实的。万物都在涌向存在的家谱流传到未来的眼睛。
      在赵泽汀另一首诗作《大地的乐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蝈蝈走向“家谱”的过程,这只童年时代的“猎物”既是“乐手”,又是“乐器”,它令人迷醉的“音乐”引起诗人的关注。象他热爱的诗人希内一样,他诗歌的触角伸向童年的经验,从那里发现世界“天真的纯粹”,在依次放大的细节中,他帮助我们观察着,谛听着大地上原始、自然的律动。时光的缝隙中,一架词语的留声机缓缓转动,还有什么声音比这更具穿透灵魂的力量?当一个人用中年的经验在童年的眼睛中捕捉到的美肯定更接近美的真实和持久。

如此:我们有机会
对一件乐器的发声原理
进行近距离的观察:
短促,脆薄,摩擦的琴片——
清脆的音节,优扬的旋律
从不会飞翔的翅翼上发出;
而它的身躯一动不动,
仿佛被自己演奏的
音乐最先迷醉。

       一个生命的消逝必将有另一个生命的替代,所有的生命其实都象是一个。这种陌生的熟悉就是家谱的长度和厚度。死亡,不再是恐怖和黑暗,反倒象一件蒙尘的乐器被冷落多年后又重新擦拭出光泽,美妙的声音却依然如故。诗人对世界的认识越单纯反倒越深刻,华兹华斯曾说“诗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赵泽汀做到了这一点,平静、朴素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诗性空间,对我们的判断不加任何干涉,没有任何附带要求。

我踏雪回家。发现
它的姿势已经凝固——
长长的触角静止成天线,
袖珍的身躯犹如
收音机拆散的部件。
——半是出于爱怜,
半是出于禁忌,
我把它精致的尸体
当作标本,继续保存在笼里;
直到第二年夏天,另一个
新生的歌星,将它代替。
(2006《大地的乐器》)        
                           
       而《灭鼠记》则让我们发现诗人戏谑的一面,文本充满戏剧化的效果,诗歌与散文的对接增强了叙事的自由、活泼,主观的抒情成分缩减到最低限度,却不影响与读者之间诗的交流“公约数”,相反,诗的现实关怀倾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诗,诗人,阅读者轻易地三位一体,诗歌的面具被撕开了。

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你的行为
更加放纵:你咬碎了我的诗稿,
损坏了全家福合影;在存放
旧衣物的纸箱里,你无所顾忌地作爱,
心安理得地生儿育女;甚至
在我刚刚买下的面粉里,饱餐后,
公然留下了令人作呕的粪便。
忍无可忍——我的书生善变成了纳粹恶
(2006《灭鼠记》)

       从《大地的乐器》、《商鼎的自述》、《灭鼠记》、《蟾蜍》等后期作品审视赵泽汀诗歌的魅力在于真实、客观地将个人经验与文本语言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机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最卑微的存在都画上终极意义的符号,又不单纯是为了承担某种责任。而且通过对画面感的强化,叙事结构的调整,多种文本的渗透,从视觉冲击到心灵震撼全方位同阅读者接触中产生戏剧化的立体效果。它们散发着自由的活力,没有丝毫模式化的僵硬、呆板,对于所生活时代的有效“介入”,有一种对时光的瞬间切入感,仿佛一个严肃的证人怀抱时光的化石,陈述一段不容掩盖的事实真相。他没有局限于狭隘的自恋情结,而是唤醒了事物自身的热爱。作为一个以生命的真实涵盖词语的真实的诗歌写作者,他已经和即将获得的荣誉正是诗歌不允许蒙蔽的光华。


                                                             2008,8,20于原平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1-11 12:54 |只看该作者
韩玉光 发表于 2013-11-11 12:51
存在的家谱与时光的化石

——赵泽汀诗歌简论

韩老师来了{:soso_e142:}!发一个主帖更合适,别在这跟帖{: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1-11 13:02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描述
——浅读雷霆诗集《大地歌谣》

韩玉光

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
——米沃什




记得有一年秋天,阳光从峰顶拖下来,
田野上静得出奇。我和父亲收土豆。
我看见他的汗水闪着光不停地掉进土里,
在他直起腰的时候,我看见两只鸟,
是灰灰的那种,它们在沟底窃窃私语。
… …

       我反复猜想,那两只窃窃私语的鸟在传递着怎样的乡村秘密呢?多年以后,当诗人雷霆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想起那些鸟的故乡,“总是抬起头,/眺望一个地方。那一两声鸟鸣,/仿佛早已渗进我的骨头,比季节还凉。”(《秋天忆事》),刻骨铭心的某个片段,总是在不经意间抵达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当我们体会到“比季节还凉”的鸟鸣时,或许那只鸟已落下温暖的羽毛,轻轻地覆盖住官道梁的谷子,那种瞬间的幸福感代替了心底的酸楚与孤独。
       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个时代抒情性的缺席,而诗人荷尔德林诗意的栖居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神话。“那些感动过雷霆的事物,又通过他的诗,感动了我。”(洪烛《归来的诗人,早晨从中年开始》),这样抒情的声音,同样也感动了我们。我们无法避开雷霆诗歌中那种真实、平静的词语下潜藏的如波浪一样的神奇力量,正是一个优秀诗人与生俱来的怀疑和忧伤品性中呈现着另一个与现实世界重叠的精神世界,那是人到中年才能望见的桃花源呵。“每朝前一步就有一片桃林退回泪水。…/我读出的桃花源有失语的文明”。(《桃花源》)“我还要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而一经说出,世俗的伤口就张开/我就是其中最疼痛的一块疤痕。”(《到达桃花源的途中》),诗人记忆中熟悉的玉米、苦艾、土豆、羊群、麦芒、瓢虫、藤本植物…都是一触即痛的“疤痕”,他要替代“失语的文明”发出声音,而这声音在苍茫的北方原野上决不是最后的歌谣,他唤醒了“秋天深处的马车”,那来自大地的歌谣。

这些年我欠你太多。风来雨去
已不再感受到早年的切肤之痛。
我看见炊烟,看不见归来的人

       一个人能承受风雨之轻,却不能放弃对命运的质询。究竟是什么隐秘的力量赋予一个诗人不断重新理解世界的勇气?而且坚定、彻底地剥出痛苦的内核?对雷霆而言,当他由“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时觉得很意外”的青年时代进入探究“这流水一定有来龙去脉”的中年写作,他有足够纯熟的诗歌词语和技艺去表达尘世之事物。但显然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着,判断着,否定着,他在冷静地提炼着新的抒情成分,犹如在语言的丘陵地带开始一个人的描述。



       90年代初期,熟悉雷霆的人都读到过一组《女儿的光芒》与《给潇潇的十四行诗》组诗,在一个别人看来平常的秋天,诗人因女儿的降临觉得“这压倒一切的光明将使不幸明亮”。他在短时间内以近乎狂喜的心情连续写下了大量献给女儿的诗篇,在夜里他听着蝉声,看着蝙蝠掠过屋檐,回想着峪口,陪女儿的哭声直到天明。还有什么幸福甚过这人间至爱?诗人写道:“我是更远处久久眺望故乡的人/此生为你的光芒照耀不再贫困”,“对于这个世界,诗歌有点过份!/记住,不要留恋满眼的黄金,/你透明的双手只为了飞翔!”,这些脱去技艺的纯美诗句打动着阅读者,在众多诗人讨论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时,雷霆的诗歌却做了最好的注脚。一面生活,一面写作,只有在诗人内心活过的诗歌才能长久地存活在读者的心里。

是他们鼓舞我们的生活
叫着你的名字,潇潇,我说你是幸福的
身披阳光,远望一大片墨绿的高粱
那是丰收的景象,你要双手抚摸玉米和谷仓
从种子到果实到燃尽的桔杆
是你一生不能避开的过程
并且注定在某个早晨你要去远方
在时间的通道上拼命奔走
啊!什么使你那样快乐?
啊!什么使你忘情地舞蹈?

       诗人没有局限于平面的抒情,在这里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立体的精神居所,关于生存、命运、存在的描述、反诘、歌唱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颗质地良好的钻石被一个技艺精湛的工艺师磨刻成光芒四射的稀世精品,一首诗歌有绘画、音乐的精髓,最终令人惊叹的像是一件雕塑作品,它有高度、弧度、深度的多重效果,如同在深邃的夜空被璀璨的群星彻照,那是无法用语言复述的神奇震撼力。在雷霆后期创作的怀念父亲的《时节》、《给娘写首诗》、《写给晓静》、《到那时》等来自情感与灵魂深处的作品中,我们能体悟到生命内部的光焰在慢慢燃烧,又像将一场风暴隐藏在某片叶子上。雷霆诗歌的价值在于他不是单纯让语言服从于情感,也不是让主观经验屈从于语言符号,他所做的是让语言同内心自觉相遇、碰撞,有一种在场的介入力度,他只是一个见证这场邂逅的目击者。我一直想证明一个词语——真相——与诗歌的关系,究竟什么样的真相有助于诗意的充分释放?在雷霆诗歌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人意义上的,又是普遍意义上的客体和主体真相,他豪不刻意表现,也不着力掩饰,自然的才是永恒的,一切暧昧不明与隔靴瘙痒式的无效表达被细节的真实涵盖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纳他的艺术特色,纯诗的美感,象征的暗示,零度的叙述,抒情的准确,总是交替构成他的诗歌观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诗歌将陌生与熟悉,简单与复杂,表层与内在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诗歌质地的光滑却不失尖锐的隐忍力量,有我们难以抗拒的人性光辉闪烁其中,语境敞开而张力弹性十足。“它的两面是健壮的山峰。你会发现花朵和冬雪,/还有一生中仅有的幸福,/只为了空谷的一声鸟鸣。”(《给潇潇的十四行诗之三》)这样的诗句是否会给我们的审美情趣和经验带来不可或缺的积淀呢?山峰的雄健、花朵的柔美,空灵的鸟鸣是否就是我们幸福的肌理呢?雷霆诗歌的层次感构成了语言的骨骼与血肉,并传递出雅致的气韵,外型同内蕴同时获得了整体的提升。



在钟鼓瑟瑟的《诗经》里,我想到痛。
刻骨的痛疼被我晾晒了多少年。
一生的劳顿多么靠近痛疼的岸边。
我展示着风采,也被风采一笔带过,
我内心的欢乐,总是一闪而过。
还有什么比雎鸠的歌吟更接近孤寂?
——《诗意中的《诗经》之一:关雎》

      《诗经》是汉语诗歌的源头,两千年来,在这条诗歌之河的下游,有多少诗人在岸边听见了那一声声关关之音?诗人雷霆在一个夜晚突然发问:还有什么比雎鸠的歌吟更接近孤寂?在他写下《关雎》、《伐檀》、《蒹葭》、《静女》、《采芩》系列组诗后,我发现,他不是试图用现代汉语重述历史,而是要抚慰四十年来感受的冷暖。一个喜欢回忆的诗人是因为不相信时间会带走一切,包括疼痛、泪水、南飞的候鸟,三百亩阡陌,茂密的芦苇,舞蹈的岩羊,窗棂上的剪纸,当他再次问道:谁是那落满尘埃的朴素?这样的诗句令我想起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起篇的询问,这不仅是对生活的质询,同时包含了对于诗歌的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 “诗比历史更真实”。那么有没有比诗更真实的存在呢?诗人以《诗经》为题的初衷是显而易见的,他就是要使历史在诗歌中短路,让诗人的真实体验渗透在诗歌的个人化写作中。在当下的文学思潮中,个人经验似乎显得举足轻重。我个人以为所谓个人经验并非世界对自我进行窥视的窗口,而应该是自我对普遍世界的深度挖掘,一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里的一山与一叶就是个人化的感性认知。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具有穿透性的体验本能,他们总是在欢乐的背面发现对称的苦痛,抑或将痛苦当作幸福来领养。
       80年代就颇负诗名的雷霆属于那种天才型的诗人,他敏锐的发现能力使他的诗保持了鲜活的魅力,而他内在的性格又促使他的诗接近于忧郁的抒情风格。一个真实的自我折射在分行的词语中,导致了诗歌以真实的力量穿越着时间。从雷霆诗歌谱系来看,他的诗歌总是在一致的形式内部进行新的尝试和改变,他在不断的转身中完成诗歌不同时期的突破。他曾说“我一直反对那种重复的诗歌建设和平庸的诗歌制造,与其无法超越自己,难以有新的突破,不如就此打住。”,在90年代后期,面对喧嚣的诗坛,诗人一度沉默,他一边梳理着中国诗歌的脉络,一边积蓄着随时准备喷发的诗情。直到他重新意识到,只有将现实的风声铺展在历史的河面上,只有将地域的图象雕刻在辽阔的荒凉上,传统与现代,个体与世界才能有机地焊接在一块,词语才“回到更加纯净的火焰”。这种思考也体现在《汉宫秋月》、《杜甫》等系列诗作中,“难以嵌入岁月的语言”彰显出“生存的高度”,诗人把对自然的感受,中年经验,以及对生命的冷静审视升华为从容不迫的诗句,娓娓道来。



       雪莱声称:“诗人是这个世界上不被承认的立法者。”(《保卫诗歌》),但奥朋(George Oppen)对这句话做了修正:“诗人是不被承认的世界的立法者。”事实上,诗人倾其一生营建的正是个人化的理想王国,就像海子所设想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一个诗人永远的乌托邦,它只供一颗被理想浸润的心灵长期在那里跳动。

羊群归来,秋天的教堂粉刷一新,
有蚂蚱凉凉的歌,大雁高高的唱,
我这株深山里的野菊,像走散的风,
也一定会在早晨遇见辽阔的牧场。

       官道梁,在那个叫峪口的村子里静静地存在着,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在上面的时候,一个诗人敏感的内心似乎也寻找到了一生的栖落点。“从官道梁出走那年, 我刚满十八岁/阳光打在坡上 ,秋风往来田间”,或许就是那一片细碎的阳光,一缕针尖般的秋风幻化成一点点诗意潜藏在雷霆的心中,三十年来,用词语的方式完成着一次次灵魂的蜕变,官道梁仿佛一种生命的高度,横亘在每一个星光流转的夜晚,召唤着诗人。“在官道梁上,我占用一小片耕地/用来远望,我看见的不是河流,/而是心中微凉的水波流过。”,“从官道梁到打谷场,一袋烟的工夫!/起伏的沟壑,就走散这么多玉米的兄弟;”,“雨水来到官道梁的时候,/父亲正在歇晌。”,“我发现官道梁上的高粱如旗帜/我知道在这个时候,首领们远走高飞”,“ 一辈子端坐在官道梁尽头的桦树林/是我早年的兄弟。”,“中秋节的前后晌,官道梁的谷子就熟了。/低下头的谷穗再也不想成长的艰辛了。”,“大雪降临,鹰在预谋/官道梁上,草香远去”……诗人默念着官道梁的名字,似乎时光就静止了,似乎就守住了所有大雪中的收成。在《大地歌谣》中,官道梁是诗歌之根,充满灵性的朴素的根。所有生活在梁上的动物、植物,以及飞临过的鸟们、雪们都是诗人的兄弟,他们相依为命,其实多年以来,他一直渴望从纷繁的世俗中回归的或许正是这条可以用来远望的官道梁。

我是你不紧不慢的风尘,久久不散
我高不过群山,低不过官道梁
我阅读的干旱,植物越生长越靠近痛
趁这个词还没有背井离乡,趁生活
还有最后的火焰,我决心不再长大
我忧郁的胡麻花一路蓝到天涯

       守着一个词想念生活,诗人只是建立新的世界,不需要立法,只有生活的火焰在独自燃烧,只有不再长大的自己与痛平行,而那个词还没有背井离乡,它就在诗人的官道梁上,眺望着群山,眺望着忧郁的胡麻花一路蓝到天涯。
    什么是诗歌?我以为是人与自然相互占有的公共部分,当诗人拥有自己的官道梁时,他也同时让官道梁拥有。在雷霆诗歌中,应该有三个官道梁,一个是地理的官道梁,它坚持了泥土原始的质朴;另一个是诗人自我的官道梁,像纤细的血管一样的山梁,传递着他的呼吸与生命气息;还有一个超越了现实,是诗性的官道梁,它延伸于词语中,既是物的,又是我的,也是天籁中的绝响。置身官道梁,有一种辽阔与宁澈弥散开来,它不再仅仅是地域的情愫,而是生命内在的体悟。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永恒的磁场,那只能属于故乡这个词。对诗人雷霆而言,官道梁就是那破布中的针,让他在贴近心灵的部位感到岁月的砥砺,这枚细小的针尖常常使他隐隐作痛,“是心中微凉的水波流过”。这样的小,无疑又是博大的,大到一个人走一生,却仿佛只是在原地行走。一首好诗具备感动读者的核心元素,一个优秀诗人却首先应该有感动自己的能力。那些无法释怀的一草一木,雨雪风声,胶片一样定格在梦境中的渐行渐远的熟悉的人事,都在感动着诗人脆弱的乡土情怀,这样的真实情感才令词语显得不空洞,不苍白,相反,它激活了词语的能量,在瞬间爆发出不可抵御的无形感染力,产生强烈的共鸣,使诗与物的对称关系转换为诗与物的内在关联,是一种真正的源头性写作,这样的写作也才是有效的及物写作,在这个远离诗歌的年代,雷霆诗歌所呈现的恰恰是当下抒情语言的地平线。



       抒情态度是每一个人潜在的态势: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范畴之一。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诗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因为千百年来人类就具有抒情态度的能力。诗人就是它的化身。(《米兰•昆德拉:生活在抒情的时代》)在中国新诗90年的简短历程中,从始至终处于对西方诗歌的盲目吸收状态,这种不加甄别的机械效仿导致了中国诗歌在语言的传统断裂后,又面临着传统审美倾向的断裂。在诗歌的自由度遭遇挑战的时代,抒情的尺度同样经受着考验。

心中的火苗也许再次拨亮
当月光从午夜的窗棂上移开
这夜晚将深得不见了底,在那里
谁输谁赢也一样。我的山河更旧
我呈现给你的生活的苦水也悄悄流开

       这样的诗歌语言给予我们的阅读愉悦是无可替代的,当庞德痴迷于李白东方意境的时候,正是出于对中国古典意象美的敬畏,如同江南有江南的妩媚,塞北有塞北的雄浑,这种自然存在的多样性满足了人类不同的审美需求。其实,艺术总是来源于人的直觉,而直觉就是审美取舍,诗歌是诗人对所见所思的感性描述,从唐诗中我们不难看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是日常口语描写,是叙事性切入,后两句是抒情,是比兴。由此发现现代诗歌先锋探索中的口语加叙述手法在唐朝早已存在,它就是诗歌表现形式的基本技巧,情景交融,即是白描与抒情的结合。从当代诗歌体例中我们还能读到众多身体缺失的写作,这里的身体是“我”的在场,不是浅薄的上下半身分类。“因我与生俱来的忧郁,我欠你太多/有时候,我觉得我仅仅是路过/却惊动了娴静的乡下时光”,雷霆诗歌的优势在于他既使中国传统写作一脉相承,又从西方诗歌的理性思维中汲取养分。
       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觅到他所热爱的外国大师帕斯捷尔那克、布罗斯基、里尔克、博尔赫斯、帕斯等人的影踪。“我知道,他会从我的梦中消失/但我绝不会从孤独中退出”。记得90年代初,诗人雷霆从成都参加《星星》诗会回来,一度提倡的“高尚、美丽、歌唱”诗歌观点,正是一种切近内心的写作,理想主义的格调。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一只前进的乌龟。如果分析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我认为诗歌是那只乌龟,而现实即是长跑健将阿基里斯。诗人永远领先于生活,它揭示的是存在的秘密,是预言家。而里尔克在《哀歌》第二首结尾恰好写道:我们的心超越了我们。更重要的是雷霆先天的悲悯意识又时刻提醒我们事物的两极相生相克,让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世界,在张扬与节制中寻找平衡的支点,是雷霆诗歌所渴望抵达的终极重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雷霆诗歌中,会进一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终结关怀与深切力量。“我们像一粒尘埃被命运牢牢抓起/又轻轻放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1-11 13: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遥侠 于 2013-11-11 13:23 编辑
韩玉光 发表于 2013-11-11 12:51
存在的家谱与时光的化石

——赵泽汀诗歌简论


“……载鱼而归,我满心欢喜。金色的月亮,从焦化厂烟囱的背后冉冉升起。”——无奈、失望、苦笑与叹息交融。愿我们的诗歌是“载渔而归……”。韩老师下午好。{: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1-11 13:32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韩老师!!{: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42:}{:soso_e142:}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1-11 13:51 |只看该作者
细雨飞花 发表于 2013-11-11 13:32
热烈欢迎韩老师!!

飞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1-11 14: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六星之幸!
热烈欢迎韩老师莅临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1-11 19:00 |只看该作者
暮雪辛苦!热烈欢迎韩诗人六六星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11-13 07:23 |只看该作者
重量级诗人驾到,致敬,致贺{: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11-22 15:03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soso_e15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