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牛不同于黄牛和水牛,是野生的,但也不是野牛。这种牛平时看不到,只是在下雨后出现,所以叫雨牛。它通体褐红色,两只节状的长犄角,细长,身体象犀牛一样披着盔甲,跑的飞快。
我要说吃过雨牛肉,只怕你们不相信,可我的确吃过,而且还是烤着吃的,很香!
其实,这种雨牛是一种昆虫,个体不大,和大个儿的蝗虫差不多,有翅壳,却无翅,我在逮它的时候,从未见它飞过。它只是出现在雨后的丘岭地带,在碎石和草丛间爬行。它爬的很快,两条像节鞭一样的长犄角前后左右地摆动,侦察四周的情况。
家乡人管它叫“水牛”。我怕和南方的水牛混淆,所以我管它们叫雨牛。因为它们只在雨后出现,而且地面一干燥它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和它相伴出现的还有地皮菜,也叫地达菜。是一种苔藓类的植物吧。黑褐色,有点像木耳,也有点像海藻,捡回家可以凉拌,也可以做馅,包饺子,包包子。不过我还是喜欢吃凉拌,放上盐醋蒜,很爽口。如果说还有点美中不足,就是那时候没有香油。
雨牛有雌雄,这时间逮住的雌雨牛都很肥胖,因为它满肚子籽,我们会把它们放在火边烤,那种烤的焦香的味道缭绕在房间里。其实,那是动物皮肉烤焦糊的味道,不知道鲜活的雨牛在经历酷刑时,是不是也发出过求饶的惨叫,反正我们嚼咽时只感觉到了它的香中不足,那就是没烤熟的地方软塌塌的,烤糊的地方有点发苦。
真正想要好吃还是应该油炸。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里炒菜都没有油,怎么能让我们浪费在这个虫子上面呢?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们摆在火炉口边上,不停地翻动,结果是有的地方烤糊了,有的地方还没熟,可对于我们这些饥肠碌碌的孩子来说,半生不熟的烤雨牛已经是天赐的美味了。
油炸的水牛
又名 大牙土锯天牛、分类地位 昆虫纲
型态特征:大颚发达触角呈锯齿状,长度略超过鞘翅的三分之一处,复眼后缘颊部膨大,前胸外缘具有两锯齿,表面光滑且背面明显隆起,雄性擅飞,雌性腹大而饱满,存有大量虫卵,大颚较雄性小,不能飞翔。
生态习性:在下过大雨后约在梅雨季前后,会大量爬出地面,由于雨后的泥土松软土天牛便不约而同的爬除地面,有人认为他们不太会飞那是错误的他和别的天牛没什么区别皆会飞翔,飞离地面为的是找伴侣交配为下一个季节做好准备,交配完后母天牛会去产下受精卵便渐渐死去。雌虫产卵于土里,幼虫摄食禾本科作物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