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真水无香 于 2010-12-3 18:18 编辑
才在我们作家协会会员紫华的博客上看见一篇文章《一亿年以后》,她写到了沉寂和死亡,也给她女儿讲了死亡,可是她真是女性文人,竟然压根没提“死”字,更没有“亡”,既没有死的恐惧,也没有死的迷惘,她竟然这样美丽的描写了死亡。
“孩子,那时我们也许都不在了。因为人的生命,不过百年。但也没什麽,这就象草的绿色到枯黄。是自然的力量。只要在此其间,努力地做每一件事,就好。”
我热爱生命,热爱鲜活亮丽的生命,也热爱幼小孱弱的生命,我尊重和爱戴那些萎缩了、残败了甚至枯朽了的生命,因为那也是生命的完整尾声……
15岁那年,上帝突然在我的天穹里晃了下死亡的邀请函,虽然模糊,可是我分明看见了那清晰的“死亡”二字!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最流行的粗“黑体字”!我这个时候正和一个和我同龄的小朋友躺在我们家后院的草垛上!
我把整个情形告诉他,他也好象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我还记得,我们俩几乎一起说:“还差85岁,我们就一百了!”,而百年后呢?我们即将进入那冰冷的世界,与亲人诀别,与一切诀别,那对死亡的强烈恐惧,让我们俩哭的一塌糊涂……
20几年过去了,我看了太多的死亡和新生,看过了太多的尘烟往事,我早已经明白生命的真谛,也曾在最低沉的时候,想要早点结束这短暂的生命,可是我始终没有清晰地看到那上帝的“死亡邀请函”。诗人李杰说,那是心中的魔迷障了人的眼睛,也是旺盛的生命力,让死亡的阴影黯淡而看不到!
可是青春和生命力不会总在,如同繁华不能永存,鲜亮不能永远。我在一次酗酒熬夜后的第3天晚上,第二次清晰地看见了上帝发来的“死亡邀请函”——这时候,我不但看见了封面,甚至模糊地看见了内页:说明你被邀请的原因。
我昏昏沉沉在虚幻和真实里飘荡,我告诉亲戚把我妻子叫来,我好交代后事,我告诉亲戚先别告诉年迈的父母,等一切安静了,再慢慢地告诉他们,一切似乎要离我远去了,我的眼角竟然没有挂着泪痕,我的心中也没有太多的恐惧和失落,只是觉得有些事情没交代完,没交代完……
当我听到妻子的抽泣和医生的话语时候,我知道,我又回来了:
“没事情了,回去好好休息,不能这样酗酒了,他是脑供血不足,可以回家了,脑CT和心电图都很正常。”
当生命再次把握到自己的手中,我突然感觉到一种庆幸,我知道在随时要去上帝报到的时刻,我应该珍惜点什么,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