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风飞 于 2014-4-1 14:48 编辑
首先,令箭的这一首“诗”
采用三个场景,三种叙述手法。
——第一节,是以女性的“我”的视角,来写,我与他的相会。
并采用镜头切割,与镜头变形的手法,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隐喻与象征。
在这一节里,作者还有意识地引入小说的对话手法。这个手法非日常
而是带有象征意味的对话。——第二节,是以男性的“我”为作切口,写了同一个场景。我所以说是同一场景
因为第一节与第二节,根植于同一个主题之上————一个女性(读者)来看一个男性(作家及作家的文章)。
前两节,采用的手法其实是意识流的手法。并且是意识流的多视角叠加。这个美国有位著名的意识流大家,曾经写过一篇小说。采用是五个人物的视角叠加。同一故事的不同视角,以增加起立体性与客观性。不同视角的不同故事,以完成故事的整体性。不同视角的不同感受,以增加角色的互动性。
不同视角的相似的心理感受,以增加感受的社会性。————令箭这一首的前两节便是采用这样的手法。
他用的人物是“男”和“女”。男和女,叠加后便是
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具有“人性”一面的社会群部落。而作为其对立面的那部分群体。作者
将他们,物化。基于这样的交流与对话,隐喻变形拉伸,以及象征的旋转。在立体时空上的,过去,未来,现在,,书本,现实,等诸多维度,统一地指向作者的批判与思考。
令箭的第三节,采用的是统一的第三人称。如果我们回过来再看,一二节。就会发现,这是第三种视角。
第三种视角,类似于电影中镜头的聚集。采用他者视角,来观察。显得更加客观。
结合前两节,我们可以这样小结一下:A和B对话。A视角描述和B视角描述同一场景——相会。
最后是,C视角观察A和B的精神交流。和镜头定格于三支烟。(应该说是,将主观与客观,统摄于一同一主题中——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流与错位中,无限进入事件的真实。)
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个三支烟的含义——这类似于三柱香。我们知道上香就是三柱。抽烟就是抽香。
这样一说,貌似男女主人翁的嘴就是香炉了。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
含义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这就是三柱香的含义。((我们知道,上香,一般都是到寺院去。然而,我们的作者同志,偏要对坟上香。这是什么意思。隐含了什么?相信大家都懂。))
寺院是精神的象征,并非真的就是信佛。你去寺院上香,相信也未必就是信佛。完全是内心那种不可捕捉的精神向养,寄之于现实层面上,可靠的稳定的建筑——寺院。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书籍作为精神的寄托。作者现在是对着一个死去的“她”上香。对冰冷的大理石上香。她是母体的。基督教有“圣杯”的传说。所谓圣杯,是什么呢。就是女性的子宫。子宫是繁衍,希望的象征。再比如我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当然故乡也是”母亲“。把书当作”情人“。古代还有“梅妻鹤子”的说法。梅是传统文人自比。其实,也是预示着高洁,不群。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她,其实是他的另一个变形体。相当于人的两面。精神的,肉体,甚至其他。并非特有所指的,具体的某个人。更多的指向,是心灵的交流者。比如,书之与读者,精神之于精神。
这是从视角与手法的控制角度来说,这三节。下面,让我深入到每一节的隐喻之中,来看令箭,意欲何为。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节:
我去看他,那小村,一个无雪的黄昏
干冷,惆怅,萧索—————这两句交代事情的经由,地点,时间,季节,以及,主体感受。小村——说明,此地,边远,落寞,无人问津。为什么强调,无雪。应该说明了两点,这是冬天。否则,雪无从谈起。其实,本应下雪。然而却又没有雪。而后面三个形容词描述的,是个极其空荡,老旧,低沉的一个气氛。暗示了,题材的沉重,心灵的重压,人性的缺场。他蹲在村口,等我
长烟袋伸出墙外
像无常拎着钩镰枪——————他等我的地点是“村口”。形容了等的急迫。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我们打电话给父母说我们马上至家。当我们快到家里,往往会看到父母站在外面望呢。这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心灵状态。接下来这个比喻就好玩了——长烟袋(伸出墙外)/像(无常拎着钩镰枪)。注意我的括号。村口,哪有一个墙啊。你见过哪个小村有墙的了。没有见过。除非,被人围起来了。我们有时候会见到某个地方,圈起来了。那是因为这儿开发了。现在问题出现了。一个小村,怎么也被围起来了呢?这暗示了,圈地运动已经波及到了很边远的地方。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啊。长烟袋,为什么是长的。唯有长,才能将烟袋伸出去。才能让烟释放到村外。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另一个暗示。注意,古代有“烽烟”一说。那么,这个长烟袋也相当于是一把枪,在冒着硝烟。长烟袋就是——枪。所以,它像——“钩镰枪”。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在宣告,你若让我流离失所,我就是那钩你魂的黑白无常。(真的,如果你采用半敞开的手法,估计读者就会自动的献出她的小生命。)
他身后没有炊烟,也没有牧童
只有风流沉默,瓦砾堆砌————————————这一段不需要解释。家没有了。被推平了。所以没有炊烟。没有牧童。意味着,乡村的流失。(这是个醒目的废墟。这是一个建立在废墟之上的醒世的小说。或者书籍)
他站起身,点点头,就像一个白垩纪人
想听听远古时代人吃人的传说
很担心他真的忘记了
摸摸浆色古朴的长烟杆————作者为什么要用 个白垩纪人作为比喻呢。其实是为下文埋下伏笔。——遥指“远古”。 “很担心”是一种心灵的母体对子体的”肉体“的一种恐慌。害怕,最终会向这现实屈服。最终,将历史掩埋。就像这个村子。(从这里,我们发现,作者所用的道具,强拆现场,可能就是一个一个真实的幌子。而埋伏在幌子下的,其实是“人吃人”这个冰冷的现实。从古到今,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没有改变过。这是对历史的控诉,也是对现实的。)
我说,戒了吧,忘掉很容易
他说,戒了也忘不掉,我死在它手里了———————这段对话有意思。一个说,放下吧。放下手里的武器。一个说,就算表面上放下了,心里也没放下,并且与它共存亡。这是个誓言。通过对话的形式,获得。并且建立在内心的矛盾之上。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是内心的博弈。这里,“我”的态度是坚决的。在博弈后变得坚决。结局是被围在墙内。结局哪怕是死,也无畏。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节:
她来看我,没有握手,没有拥抱
只是手挥了挥烟雾,也没有说讨厌
放下肉包子和莲子汤,她静静坐下来—————第二节,大家会发现,这里,作者从另一个意识上泄露了天机。我说天机,是因为,我在前面说了,她是母体的象征,我甚至说了,我说这也许是精神与肉体的博弈。我说也许,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人的理解。“莲子”是精神的象征。苦,却养心。在这里,我们发现,她在理解着我。并且,体谅着我。甚至开始喂养着我。她是谁?这仿佛就是我的那个精神支柱。两目相对,她静静笑了笑
或许她的眼光并不是对我
我身后那些跳跃的字和她打招呼
那些已经尘封或正在尘封的典籍
里面有人吃人的记载,它们不吃人
它们是松柏,能活过我,能记住我———啊,从这一段来看,这个我,竟然是一名作家。甚或是类似于“司马迁”的人物。在记载着历史的真相。或者我就是历史所有的“司马迁”的复合体。当然也可能就是作者。书里写了什么呢——人吃人的记载。是对现实的忠实的记录。也是对现实的客观的批判。它们不吃人,只会教育人。只会把真实的一面示于人。它们是“松柏”。浑身都是正能量。这是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必然会流传下去。而“我”必然会因这些作品,而被人记住。那么她的笑则别具暧昧的效果。是的,她作为母体的象征,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必然会审视典籍的内容。
她去倒了烟灰缸,刷得很净,带着一股茉莉香
我说,你的烟缸很香
她说,你也很香
我说,你为何不劝我
她说,你能记住那些吃人的人,我劝你什么?—————— 烟灰缸是个容器,它的作用是承载,与洗涤。它把烟灰一遍遍清空。这段对话也有意思。大意是。你怎么不劝我了。她说,你能那样做,多好啊。我为什么要劝。你在解放全人类。这是个转折。相对第一节,意识在转化。从劝说,到肯定理解。而这种认同,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产生了。这侧面体现了文字的力量。正是文字将这种信息,传达出去。这一节,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第一节的递进,与加深。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同一场景的旋升。(但是在这里,作家与读者仍是游离的。保持着必要的距离。她只是理解。却并不深爱。这样的读者,作家欢迎。因为她是他的衣食父母,为他送来了,物质。却不能让他们彼此深爱)
下面让我们继续来侃第三节:
她爱上了他,死去活来
说了一些山无陵之类的模糊话语
但她没能看到山无陵,他嚎啕大哭
墓碑是大理石的,射着刺眼的光
那些花儿无香却妍,墓碑眼神成了恒星
曾经银铃一样的笑声只能在北风呼啸里有一丝听闻
他给她点上三支香烟,而不是点燃上万亿的纸钱
别人说她抽烟太多,嘴唇和笔在一片白色里盘旋
他像一个正儿八经的疯子,看着那天
遮住血管的蚊子漫天飞舞,它们喜欢吉特巴
堵住耳朵的苍蝇跌跌撞撞,它们喝了路易十三
可怜的氧气吮吸着微弱太阳风,沉醉成老柴的睡美人
或许,她想到了死去比活着幸福,这世道没法呼吸
他点上一支烟,突然地咳嗽驱离了劝说的人
呼出一口烟气,他想,死了吧,死就死在你手里
————————这第三节,饱含着怨气。我们从刚才递进式的阅读来看,发现了一点。作者在第二节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是什么呢?原来他在期待一个读者。那个作为读者的“她”能读懂,他的书。他的文字。
那么再回过来读一二三节,我们就可以理解了。理解了什么?原来作者是用平行并置的三节,讲了不同类型的读者。第一类,抱怨作者烟幕弹太多了。当然,作者作为黑白无常,也就没有办法勾住她的魂了。
第二类,相视一笑,有着许多的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在对他的理解上。知道他写的东西是关于“人吃人”的。仅此而已
而作者期待诉第三类是:高山与流水。或者说,简直就是一场生动的爱情。山无陵,天地合乃什么的。
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是,这样的却意外地“死了”。作为精神的理解之母体的“读者”死了。于是他“他嚎啕大哭”。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这里面作者是这样解释的:
遮住血管的蚊子漫天飞舞,它们喜欢吉特巴
堵住耳朵的苍蝇跌跌撞撞,它们喝了路易十三————————这世界上,蚊子与苍蝇太多了。到处是。优雅地跳舞的蚊子。喝路易十三的苍蝇。这是什么概念。这意思是,处于物质上层的那引起人,是吸血鬼,是发着噪声的苍蝇。哇塞,这个比喻真是太牛了。
可怜的氧气吮吸着微弱太阳风,沉醉成老柴的睡美人————没有新鲜的氧气。我们处于缺氧的状态。
或许,她想到了死去比活着幸福,这世道没法呼吸————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消失了。
下面让我来,把这个美妙的故事,串联一下:
我有一本BOOK
它装着废墟,没有牧童,
也没有雪。只有黄昏
它被封闭在一个
墙内。我守在书的封面上
我在等那些阅读我的人
我在等他们被我的钩镰刀
勾去魂魄。
我的书来自远古,或者远古的
远古。来自于那人吃人的
人吃人的故事。书,不吃人
它将高过我,活过我,并记住我
这是另一本
狂人的日记。我记载的,
却并不是那狂人
我不停地抽烟。
不是高尔基的烟斗
也和福尔模斯
无关。我的语言里,弥漫着
烟雾。
我在等她,操着钩镰枪
等她。A希望我
戒烟。B为我
带来了肉包子和
莲子汤。不拥抱
甚至也不接触。
只是不停地清理着我的
烟灰缸。她不是我的
情人也成不了我的
情人。我的情人C死了
因为缺氧死了
她等不到山无陵的那一天
在跳关吉它巴的蚊子与
喝着路易十三的苍蝇的l
国度里,氧气
骨瘦如柴。所以我的情人
死了。我最美的情人死了
死在那根烟里。我在
三柱香的坟前,我说
要死我就死在你的
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