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用心灵捕获孤独
查看: 1182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灵捕获孤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4-20 08: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4-20 14:53 编辑

用心灵捕获孤独

——读《心是孤独的猎手》的时候




(一)

我不算正式麦粉,只读过这一部中文版麦卡勒斯。

看到中文书名的时候,会不经意间涌起“用心灵去猎获孤独”的情感。看过麦氏一部传记就叫《寂寞猎手》(The Lonely Hunter:A Biography of Carson McCullers),中文版书名好像直译或只译“麦传”(全称《卡森·麦卡勒斯传》,有些平淡了)。这部传记的主要线索即试图证实传主的生活与写作,都是在不断地寻找或体验人类的各种孤独,并加以展示和渲染。此外,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不难发现,总是有人花费各种心思,把自己弄得好像十分孤独的样子,然后怡然自得地布告世人——爷,或是姐,正在孤独求败中。

后来,盯着译著封面上贴在作者大眼睛和大鼻子旁边夹着烟卷的手下的英文标题,我忽然明白,不论在捕捉什么,一个人的心总是孤独的。根本用不着费什么劲,大家都很容易地在那儿孤独着——所有喜欢说话或不喜欢说话的人,所有正常人或者不正常人,比如哑巴或者政客,沉思或是做爱。

通常认为,文学最重要的普遍性主题包括:爱,死、性、钱、宗教、友谊、种族和政治,等等,这部小说都涉及到了。作者将这些主题,通过南方小镇的一群小人物卑微琐屑的日常生活,散漫地展示出来,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孤独感将其贯穿一起,构成那个特定时代的整体氛围。只是,那些描写虽然直接,但也相当含蓄。以至于让习惯于给文学作品贴标签的我们有点无所适从,只好口口相传那些“她挺好的”或是“同性恋”的道听途说。

七十多年过去了,卡森·麦卡勒斯的那团氛围终于飘洋过海,笼罩在我们头顶,没有任何倏忽即逝的迹象,令人久久无法释怀。比如,在阅读过程中,每每遇到小说中那些人物欲千方百计地表白自己或让人“知道”而不能或无人明白的时候,总让我想起今年看过的另一本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至于微信、网上那些随处可见的很文艺很诗意很浪漫的有关孤独的表述,不过是寂寞和不甘寂寞罢了。


(二)

卡森·史密斯(Carson Smith,1917-1967)出生在美国南部乔治亚州一个叫做哥伦布的小镇,其母系前辈是当地的种植园主,也是南北内战时期的南方英雄,其父为法国新教后裔,钟表匠兼珠宝商人。卡森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生日时,父亲送她一台打字机,鼓励体格不太好的卡森在家写故事玩,十七岁那年,小镇中学毕业的卡森决定北上纽约学习音乐。不料路上生了一场大病,只得返乡休养。这场没有及时和正确诊疗的急性风湿病,给卡森的身心造成了无可估量的伤害。

病情好转之后,卡森再次来到纽约,改变学音乐的初衷,正式开始写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州立)夜校选修女作家桃乐斯(Dorothy Scarborough)和贝茨(Sylvia Chatfield Bates)开设的文学创作课程。在后者推荐下,十九岁的卡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神童》,后收入一九五一年出版的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第二年,二十岁的卡森与喜欢舞文弄墨的退伍军人瑞斯·麦卡勒斯(Reeves McCullers)成婚。



卡森的这些家世和经历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视角的再现,但这对读者如何喜欢或是讨厌这部小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像钱先生说的鸡与蛋的关系一样。小说当年热销的时候,作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病病殃殃、学历不高的南方少妇,不会有人到处八卦这个小女人的前世今生。同样,今天的读者在能够了解这一切的情况下,仍然会言之凿凿地确信,那不过是一本同性恋垃圾。

就在卡森成为麦卡勒斯之后不到三年,那个张爱玲出版《倾城之恋》,或者张悦然发表《水仙已乘鲤鱼去》的妙龄时期,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1940)顺利出版,并获一炮走红待遇。此时欧洲战火刚刚点燃不久,美国即将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三十年大跃进。第二年,卡森与瑞斯解除婚约,到纽约与《时尚芭莎》杂志(Harper's Bazaar)编辑兼小说家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同居,成为当时布鲁克林艺术团体“二月小屋”的成员,并在其长篇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1941)中有一些蛛丝马迹的显摆。



二战结束后,卡森曾长居巴黎,并在那里与瑞斯复婚。一九四八年,卡森被多次误诊、绵延十余年的疾病最终导致其身体左侧全面瘫痪,令卡森几度流露自杀倾向,幸赖瑞斯和朋友们的鼓励,特别是两年前出版的小说《婚礼成员》(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 1946),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不久卡森亲自捉刀,将这部大受欢迎的小说改编成百老汇剧本,连续盛演五百余场,而同期出版的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 1951)则于五十多年后成为中国麦粉的最爱。

到了一九五三年,各种绝望的瑞斯和卡森约定一起自杀,但卡森却临阵退缩,只有瑞斯服用过量安眠药,在二人巴黎居住的旅馆里长眠。在后来的悲喜剧《美妙的平方根》(The Square Root of Wonderful,1957)中,卡森触及到这段特别伤感的经历。 余下的生命里,除了小说和剧本,卡森几乎尝试了包括诗歌、评论、通讯、随笔等一切文学体裁的写作,并获得同时代的好评。

小说出版二十八年后,好莱坞同名电影上映。

是年,作者病逝一周年。美军在越南宣布停战。全世界年轻人最狂放的时代来临。

二〇〇六年,卡森·麦卡勒斯在纽约的旧居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三)

小说总会交代一个时空背景,出现一些人物场景,彼此间发生一些故事,或者对发生的故事交换彼此的看法,或者仅仅叙述自己(常常不是作者)的感受,以及许多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和事物的描写,还有几个人物内心与行为的细节,分散在故事的犄角旮旯。所谓长篇小说,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较多的小说。而所谓小说经典,就是一直以来,不分时代国界的很多人,会发现里面那些细节,竟然是自己熟悉的。换句话说,那些会一再发生的故事,尤其细节,成就了一部名著。而一切标新立异的文字,不过是“标新立异”这四个字的脚注。

那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一个比较贫困的两三万人口的小镇,时间大约从一九三七年末那个漫长的冬天(对辛格来说)开始,到一九三九年八月那个完整的夏天(对辛格以外的人)结束。故事中零零碎碎地有人提到过欧洲的形势或政治,成年人大都不当回事,孩子们却开始表现出对纳粹或者暴力活动的反感,并对自己小时候的过火行为感到羞耻,但还是会偶尔打打架或是偷点东西。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是镇上普通人家或外来打工者,但不叫农民工,收入大约是每周八到十二块。比起北方那些大城市,这个收入其实也差不多,虽然底特律的汽车工人二十年前就能拿到五块,但全国识字的人都买得起《乡村绅士》(Country Gentleman)和《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杂志,每期都只要五分钱。

大家做着各自分内的事情,偶尔有一点非分之想,拖欠几天房租或是分期付款,赖几顿饭钱或是赊一杯威士忌;偶尔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小伙子玩枪走火了家里得陪不少钱,小姑娘正式场合突然哇哇胡闹妈妈也没辙。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受到了伤害,有些人去了富裕的北方,有些人慢慢明白了自己今后的生活,或是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当然,麦卡勒斯在故事的最后,通过那位不太热情、时不时有点猥琐念头、乐善好施的咖啡馆老板,给我们绽开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尽管这家伙还有很多事情没搞明白,尽管再过几天欧洲大陆就要开战了。

关于后者,当时的欧美人比我们现在还清楚。



或许,只有无私、诚挚地爱别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充实。不过,对现在这个匆匆忙忙的时代来说,那些概念早已是白垩纪遗物,比如不计任何回报的诉说或者倾听。麦卡勒斯选择让辛格一个人去尝试,最终却因自己的倾听者离世而宣告失败,不过还有那个黑人老丈人通过外孙女向那个固执的女婿示意;刘震云则是不断地通过让每个人寻找说得来的人去实现,最后,四代相传,至少还有牛爱国和宋解放可以继续。

唉,今年就看了这两部小说,居然有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己也觉得有些混乱。

很久没有认真读小说了。这回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上海三联这个纸本,同时上网找到中英文电子版对照着看。这是以前看外国小说落下的毛病,没有英文版的小说,可以暂时不看,以免看得支离破碎或是莫名其妙。好在如今至少文学原著不难搜求,在线词典也都比较靠谱。琢磨一下原文不难发现,辛格与安东尼并非龙阳之好,更无断袖之实,而是类似杰克与辛格的关系,只不过一个是短期依赖,一个是十年相处。这是比夫最早看出来的,虽然已经很迟。此外,其他有关性与爱的东西也都描写得很捕风、很潜意识,也很孤独,比如米克对辛格的感觉,比夫对米克的心思,以及米克与哈里只是在打斗结束的时候接了一个吻而已。当然,所有文学都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何况还有马克思和希特勒的气息,在小镇上空,时隐时现。

这个中译本太过粗糙,不好意思仔细看。因为一点也读不出《倾城之恋》或者《水仙已乘鲤鱼去》那样年轻女子写出来的文字感觉。这可能也是上海三联新版时,中英文一起发售的一个原因吧。


此岸,2014年4月20日改定


【图片说明】: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35619&pid=3246971&fromuid=92648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顶1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4-20 08:39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20 11: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古德 于 2014-4-20 11:22 编辑

读这本书很久了,很多都忘了,我看的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混乱而孤独地活着,找不到可以倾诉的理解他的人,然后因为辛格的倾听,都把哑巴辛格当成了心灵的知己,实际上辛格并不真地理解每一个人,而真相是因为他是哑巴,不能诉说太多。他其实也不能完全懂得别人的困惑和混乱,他只把另一个哑巴当成自己的心灵的知己,可是那个哑巴其实关注的是吃和另外的东西。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误解而得到心灵的抚慰,实际上误解也是理解的一部分,没有完全的理解,而孤独是必然的,需要享受或者排斥而已。我们渴望的知己是我们内心要求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投影,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倾听者和认同者,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4-20 11: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古德 于 2014-4-20 11:24 编辑

每个人都以为他看到的是全部正确的世界,而博尔赫斯的怀疑让我们明白了,一切是不完全肯定的,换一个角度看出去的世界,都会不一样。麦卡锡在25岁的年龄已经透彻地看到了一些东西,很了不起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20 11: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她写的或许是同性恋,或许与同性恋完全无关,她说的是时代现实,或者是与时代无关的心灵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20 12: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4-20 12:03 编辑
赵古德 发表于 2014-4-20 11:16
读这本书很久了,很多都忘了,我看的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混乱而孤独地活着,找不到可以倾诉的理解他的人,然 ...


我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我好像知道,一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的孤独感也完全不同于本书提到的那些人。麦粉群里似乎一直有一个“对号入座”的游戏,但他们对自己行为或是心态的表述和那个自认为相似的人几乎没有丝毫相关。

对辛格来说,安东尼从来就不是他的知己,对方能否理解他丰富的手语,一点都不重要。这是作者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了的。我觉得,辛格对安东尼的依赖,仅仅是对方可以安静地,或偶尔不耐烦地倾听,却连一个手势或眼神都不必动弹。这种不计任何回报的倾述(对辛格)与倾听(对安东尼),构成二人十年相处的全部秘密。在二人分开之前,他们不需要和任何其他人沟通,生活安详、快乐。

所以,在安东尼走了半年之后,无所适从的辛格渐渐明白倾听者的可贵。在重新搬家后很久,终于开始慢慢成为杰克、米克、考普和比夫的倾听者。和安东尼不同的是,辛格因为唇读和手语经过专门训练,理解力也就特别强,其倾听乃真正意义的倾听。比如早先对杰克种族倾向的诘问和最后对米克打工的赞赏。

这是我们非常不熟悉的一种心理机制:不是需要倾听者,而是成为倾听者。

成为倾听者的一个前提是,我们果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20 12:14 |只看该作者
赵古德 发表于 2014-4-20 11:19
每个人都以为他看到的是全部正确的世界,而博尔赫斯的怀疑让我们明白了,一切是不完全肯定的,换一个角度看 ...

卡森可能很早就“看到”了一些世相或者人心,但应该不曾“看透”过什么。

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知道,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4-20 12:15 |只看该作者
赵古德 发表于 2014-4-20 11:20
她写的或许是同性恋,或许与同性恋完全无关,她说的是时代现实,或者是与时代无关的心灵

{:soso_e100:}                                                                                                ·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20 12: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此岸 发表于 2014-4-20 12:02
我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我好像知道,一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的 ...

嗯,有道理,说得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4-20 1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古德 于 2014-4-20 12:50 编辑
此岸 发表于 2014-4-20 12:02
我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我好像知道,一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的 ...


但是书上确实提到了辛格因为倾听他们的故事,因不能理解的茫然感,他其实从来不是他们的知己,但他们却无一都把他当成了懂得的人,唯一的知己和支撑,而辛格自己的困惑也需要说给一个人听,去获得支撑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4-20 12: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此岸 发表于 2014-4-20 12:14
卡森可能很早就“看到”了一些世相或者人心,但应该不曾“看透”过什么。

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 ...

嗯,是的,看透也好看到也好,以她25岁的年龄,我觉得很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4-20 13: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此岸 发表于 2014-4-20 12:15
...

或许麦卡锡给我们指出了一点:或许我们心灵的支撑来自于倾听和认同,而误解是理解的一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4-20 13:53 |只看该作者
赵古德 发表于 2014-4-20 12:47
但是书上确实提到了辛格因为倾听他们的故事,因不能理解的茫然感,他其实从来不是他们的知己,但他们却 ...

这可能正是问题的一个关键。

听一位朋友说,只有汉语才有“知音”、“知己”这些词儿,因为这玩意太稀缺了在我们的人世间(而不是文字中)。对此我不是特别肯定,但大概知道英文中好像没这俩词儿,就像“素质”、“语文”这些神奇的词汇一样。

我的理解是,辛格可能听不懂那几位的很多话,这一十分容易理解的事实并不影响他成为他们的倾听者,而他有时表现出的茫然神情也远比我们经常遇到的颔首频频更像一个真正的听者——正文所谓“不计任何回报的诉说或者倾听”即是——只需彼此相对。当然,这是一个交互过程,本身互为回报。当然,这样的交互作用在哪里也都稀缺。

不同的是,我们随处可见“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愤懑,但几乎不存在“我理解谁?”的不安。

在这个意义上,我比较喜欢那个咖啡馆老板。反应比较迟钝的比夫,通过仔细观察而不是诉说与倾听,不断调整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行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4-20 14: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4-24 11:35 编辑
赵古德 发表于 2014-4-20 13:13
或许麦卡锡给我们指出了一点:或许我们心灵的支撑来自于倾听和认同,而误解是理解的一部分,

“理解”和“误解”,在英语中好像也是一对儿稀松平常的词儿,安得斯蛋?{:soso_e113:}
我们很多时候太在意语言本身了。
好在现在的九零后、零零们可以让我们多一些与世界接轨的接口。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4-20 17:02 |只看该作者
内心深处,或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们需要倾诉,更需要倾听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4-20 19:48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76:}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4-20 20:19 |只看该作者
专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4-21 07:52 |只看该作者
一并谢过繁锦般雪箭光临!{: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4-21 07:54 |只看该作者

门在六星寻找孤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4-21 07:57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4-4-20 17:02
内心深处,或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们需要倾诉,更需要倾听

又所以,有时候觉得,六星像那个安胖子,写字、吵架的人像辛格或是杰克。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4-21 11:32 |只看该作者
此岸 发表于 2014-4-21 07:57
又所以,有时候觉得,六星像那个安胖子,写字、吵架的人像辛格或是杰克。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4-21 21:46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值得看。{: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4-21 22:33 |只看该作者
有深度 有高度  3万英尺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4-22 19:49 |只看该作者

视点见过 {: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4-22 19:49 |只看该作者
龙名天下 发表于 2014-4-21 22:33
有深度 有高度  3万英尺学习

{:soso_e160:}                                                                                                                                      ·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4-26 09:37 |只看该作者
慢读《心是孤独的猎手》

本来还有一些小说结构、人物和细节的琢磨,比如“六、十五、四”章节配置的音乐动机,五个主角之外的portia、willie兄妹和其外祖父,以及威尔森母女、米克一家、安胖子和哈里,还有小镇人物关心的一些时尚话题等等,都挺有意思。后来发现网上中英文类似东西无数,就没心思继续弄了,还是好好读小说吧。因为没有理想的译文,只好啃原文,顺便贴在下面,连同自己的感想。六星发帖环境比较宽松,也多有识之士,应该能够接受这样的自娱自乐。呵呵。

在二十五个小节中,以米克视角叙事的占了七节(辛格、比夫各四节,杰克、考普各五节),包括那些篇幅最长的小节。所以米克被认为是第一主角也顺理成章,起码是第一女角无疑。在一些北美学校曾经指定稍小年龄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就有这本麦卡勒斯,估计有我们熟悉的“教育”目的在。而那些一定要当“畸恋”小说读的成年人们,似乎是想多了,而不是“读”过了。

下面贴几六、七年级学生的“人物素描”练习,做慢读的引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4-26 10:08 |只看该作者
Mick Kelly -  The fourth child in a family of six. Fourteen years old, Mick is tall for her age and very thin, with short blond hair and blue eyes. She is often absorbed in private thoughts and dreams, such as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and travel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Mick's family is poor and takes on boarders as a way to make money.

【此岸补】一出场的米克,是一个十三岁的瘦高女孩,放学后推着婴儿车带上小学生巴伯和刚会坐的拉夫两个弟弟街上遛弯儿。在一幢尚未完工的别墅前,姐姐把小弟交给大弟看,自己跨过“请勿入内”的牌子爬进去,在墙壁上涂上几个鼎鼎大名:EDISON、DICK TRACY、MUSSOLINI、MOZART,当然,还有“娘希匹”之类的脏话,以及自己的红色签名:M. K.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4-26 10:26 |只看该作者
Spiros Antonapoulos -  A deaf-mute who is Singer's best friend. Antonapoulos and Singer live together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until Antonapoulos is sent to an insane asylu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He is fat, greasy, and lazy, never signing anything with his hands unless he is talking about eating, drinking, or sleeping.

【此岸补】安胖子是书中一个“象征性”人物。作者对他的一切描述都非常客观冷静写实,包括他在疯人院的表现,而所有情智判断仅来自辛格与其表哥,因此其行为举止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是中文版的最大的败笔之一,生怕读者看不懂似的,弄些主观意味很强的暗示和褒贬性词汇,取代原文那些丰富的、常用的、客观的修饰语,很像这些小孩子的理解。当然,安胖子喜欢吃、喝、睡三样,谁都不会误解。

除此之外,都有别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4-26 10:43 |只看该作者
Dr. Benedict Mady Copeland -  An aging black doctor who works tirelessly virtually all the time. Dr. Copeland, traveled to the North for an education and then returned to the South out of a feeling of duty to help blacks. He often feels uncontrollable anger about the injustices black people suffer in the South. Dr. Copeland is smart, very fastidious and precise in his manner of speaking and word choice, and somewhat estranged from his family.

【此岸补】考普是最后出场的主角,加上他的女儿,差不多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而且还把自己母系祖先的一些线索加给了考普的老丈人。考普大夫的使命感和固执己见,令此岸感到非常亲切,也十分穿越——不是我穿越到美利坚的三十年代,而是这家伙灵魂附体来到了自己身边。这也是前些年重读德莱塞等百年前美国文学的新感觉,当时自然还没有“穿越”概念,是一种“重现”感,非常强烈。但是很奇怪,读相近时代的欧洲文学就木有这种感觉,包括欧洲人写美国的故事,比如《刀锋》。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4-26 10:52 |只看该作者
Jake Blount -  A heavy-drinking, ranting man who comes into town and frequents Mr. Brannon's café. Jake is a bizarre looking man: short, but with long arms, large hands, and a moustache that appears oddly detached from his somewhat distorted face. He drinks constantly and often goes on long, frustrated rants about socialism. Jake's behavior is extremely volatile and occasionally violent.

【此岸补】杰克显然对现实不满,但没有考普激进(言论上)或拘谨(行动上),可能是酒精害了他,也可能是主义害了他,或者仅仅是因为他遇到了辛格以及又失去了辛格,他对书中几位主角都很客气,包括镇上那些陌生人。他不停地对人们讲一些大家应该“知道”的东西,而不是教诲人们应该如何去做。这是一个此岸很不了解的人物,和辛格、比夫与米克一样,我们身边很少存在这样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