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被长期烙上“桂系”标签,但参战主力实乃中央军与西北军 台儿庄战役中,在汤恩伯与中央军战绩被低估的同时,李宗仁和桂军发挥的作用则被放大。台儿庄战役开始阶段的藤县保卫战,参战国军为第2集团军第122、124师,此为王铭章指挥的川军。到了临沂保卫战,国军方面为第40、59军,这是庞炳勋、张自忠率领的西北军。
在关键的台儿庄保卫战中,与日军血战的孙连仲所部第2集团军,也属西北军。孙连仲4月5日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连日激战, 结果第27 师仅余战斗员千余人, 第31师千余人, 第30师2千余人,独立第4旅2千余人。负伤官兵之未退出者, 誓与阵地偕亡, 杀声振天, 足寒敌胆……”战后统计,第2集团军伤亡2万余人,功勋卓著。⑤
汤恩伯非但没有瞧不起这些“杂牌军”,反而主动与他们合作。如在藤县失守后,汤恩伯即命参谋官找到张自忠、庞炳勋,“双方确定了相互通信联络的具体办法,并决定由第二十军团兵站支援庞、张两军步机枪子弹40万发,以补充他们弹药的不足。”⑥汤恩伯与孙连仲的“里应外合”,更是制胜关键。正如历史学者韩信夫所言,“没有孙集团军在台儿庄坚持阵地战,便没有台儿庄的胜利;同样,没有汤军团在台儿庄侧背的运动战,也不可能有台儿庄的胜利。它们在台儿庄战役中一守一攻,相辅相成。”⑦
至于李宗仁所属的桂军,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奉命在津浦线南段一带坚守,防备、监视日军救援部队。不过,在淮河北岸小胜日军的,却是于学忠的51军,属东北军系统。⑧综上,对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桂军固有其功劳,但远非主力。
战后论功行赏,孙连仲、汤恩伯、冯安邦等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其他参战将领,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等,被授勋者无一人出自桂军。显然,将台儿庄战役贴上“桂系”标签,是不符合史实的。
至于该役之捷的具体成色,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如此向蒋介石报告:“台庄之捷,固由于我之将士用命,而亦由敌之不即增援;敌之不即增援,非其实力不足,一以留兵备俄,一以意见纷歧。”⑨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期间的孙连仲(中)在指挥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