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锦瑟 于 2014-9-26 20:30 编辑
最近辅导一个小孩子的家庭作业,具体指小学六年级语文,有幸读到了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的几篇课文,觉着蛮喜欢。一篇叫做《穷人》,一篇叫做《别饿坏了那匹马》,还有一篇是《唯一的听众》,最后一篇是《用心灵去倾听》。
说实话,这四篇课文我都喜欢,感觉都超有爱。
第一篇《穷人》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写一对渔民夫妇很有爱心,在自身家境十分困窘的情况下,救助贫病交加刚刚辞世的女邻居家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的故事;第二篇《别饿坏了那匹马》是湖南作家徐申高的作品,写一个残疾青年不惜用善意的谎言,去帮助一个酷爱读书却家境贫寒的小学生能读到课外书的故事;第三篇《唯一的听众》是郑振铎(落雪)的作品,写一个热爱音乐的小伙子在家人的讥笑下,却得到一位陌生的音乐老教授的关注和鼓励,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走进音乐殿堂的故事。最后一篇《用心灵去倾听》,是顾周浩翻译的一篇西班牙《都市生活报》上登载的作品,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孩子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
四个故事中,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最后一个。为什么最喜欢最后一篇呢?
我觉得第二篇第三篇的爱心都不算太有难度,基本上限于举手之劳的助人为乐程度上。想想,残疾青年本身摆着个书摊子,有点零毛小票的学生或者其他路人都可以来读,多一个少一个像“我”那样的小孩子顾客,对书摊的收益有什么大的影响么?你读或不读,书都在那里。至于残疾青年用善意的谎言来成全“我”的酷爱读书行为,也都不难做到的了,毕竟不会让他有什么损失。《唯一的听众》也是如此,老教授在山上散步,在清晨的林子中小憩,不经意间遇到了上山拉琴的“我”,身为一个音乐届的老教授,顺便给一个晚辈后生一点鼓励和认可,让“我”从中获得了信心和勇气。这些都不是什么很难做到的行为,对于施爱者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也不用付出什么过多的劳累和辛苦。
而第一篇的爱的付出则要困难许多。试想想,桑娜夫妇本身就有五个孩子了。一家大小全靠渔夫打鱼维持家计,再添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桑娜一家今后的生活可想而知该有多么艰难。桑娜夫妇毅然决然敢于收养邻家的两个小孩得有多大的爱心和勇气啊。这个爱的付出实在让我敬佩。
既如此,我为何又最喜欢最后一篇——《用心灵去倾听》呢?
该文后半部分:
......
长大以后,我离开了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但是我非常像认识苏珊,认知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终于有一天,我出差经过故乡小镇。我拨通了“问讯处”,试着联系苏珊。
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我对她讲了这些年来我的情况,并告诉她,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通话中,我对苏珊说,我会再来这里,那时我会多待几天,我想见她。
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的小镇。
“请找苏珊。”拿起电话,我立即拨通了“问讯处”,“告诉她我是汤米。”
“对不起,先生。”那个女人说,“苏珊两周前去世了。最近她身体不好,一直只上半天班,直到最后一天……我们都非常想念她。哦,等等,您说您是汤米?”
“是的,小姐。我是汤米。”“苏珊给你留了一张纸条,稍等一下……她说你会明白的。”
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当我读到文中“我们一起大笑起来”的时候,我不得不被苏珊和汤米之间,那种如嫡亲母子般的默契和感情所动容。
试想,苏珊和汤米这两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该有多长时间的用心灵去交流,去关爱,去信赖,去帮助,才会形成这样历久弥坚的深深的默契啊。
当我读到课文的结尾苏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的时候,我更不得不深深地为苏珊那种至死不渝地对她的一个普通听众的关爱之心彻底地征服了。
我喜欢这篇课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知道大家会以为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