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15-1-5 14:42 编辑
心理暗示,或来源于自身,或来源于环境,或来源于他人,但最后都反射到自己。
有个故事,说女孩嫁入豪门,父亲颇为忧伤,告知女儿:记得存点私房钱,否则被夫家休掉,你就一无所有了。父亲关心女儿,说这话似乎一番好意,殊不知女儿接受了讯息,便给了心理暗示,总以为夫家会休掉她,所以,拼命敛财存入私房钱里。这事被婆婆瞧出端倪,便认定媳妇不安心过日子,计划着拿钱开溜。于是事态扩大,闹得不可开交,终究一拍两散,婚姻不能再存续。
有一个死刑犯,当他被绑起来,蒙上眼睛後,有人在他的旁边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後用叶子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有一个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著水,一天後,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尸体,果然就是缺血而死,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出过血。原因就是他经过了暗示後,以为自己的动脉已被割开,那水滴声就是自己血滴下的声音,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他竟然真的死了,并且表现出缺血的症状。
心理暗示,对感性的人,影响很大。往往是显意识不断重复,迫使潜意识接受并改变,对人格和个性做出修改或逆转。例如,看到脸色不好,怀疑生病之类,还真就出现了病症,弄到要进医院了。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疑心生暗鬼。
通常情况下,如何对待不好的心理暗示呢?要么用另一种积极暗示去化解消极暗示,要么用理性调控去遏制消极的暗示。例如乡下,听到消极讯息,女人们会呸呸吐口说,说:“呸呸,乌鸦嘴。”或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再如:晚上做了噩梦,清晨定要找个人说开来,否则默念于心反而生出事端来。这便是我们说的,说破的鬼不吃人。
很多时候,我是信这点的。所以,我看到消极因素,总是立马提点出来,希望彼此安稳、共度难关。乌鸦嘴也未必不是好事,看透了、说破了,万事好商量。藏着、掖着,在背地里苍凉,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叫人情何以堪?他们说我敏感体质,是因为我总在乱蹦,变故还没发生,我已经能够感知,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样想来,实则敏感体质没啥不好,难道要等事故发生了,才在满目疮痍里收拾残局,并精疲力竭试图重整旧山河?
感性和理性,都不是坏事。总归是先学会让自己快乐,进而把快乐带给别人,再从别人那里寻找到更多的快乐。这样,生命旅程或许不再是寂寞一个人背的“漫漫苦旅”?
我记得看《出水芙蓉》时,里面有个片段很有意思。那位芭蕾舞教练给女孩子们说,每走一步, 都要抬头挺胸收腹,告诉自己:我很漂亮,我很可爱,每个人都爱我。似乎,长期的心理暗示下,积极因素起了作用,女孩子们自然各个骄矜,否则“天鹅湖”如何演绎?有时候,当我自恋到令别人悲愤时,我会乐不可支,甚至哈哈大笑,其实,我一直在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是一块活的磁石,只有自己先有了磁场,才能吸引到他所想要生活。
好吧,好吧,建议大家伙儿,集体“心理暗示”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