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浅一笑 于 2010-2-26 14:32 编辑
淘书记
文/清浅一笑
周日,在家休息,从弟弟来电中得到确切消息,新华书店开展图书展览,有许多图书三四折出售。赶紧把这好消息与先生分享,因前晚加班到五点,此刻正在躺椅上边看电视边犯迷糊的他,立刻翻身而起,眼珠子锃亮,问:展览几天了?赶快收拾一下,咱们一起淘书去。
难得先生有如此兴致,遂陪同前往。说起他这人啊,一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打死也不愿意去逛街的主,在这座城市十几年了,至今有些主要超市商场的门朝哪开,他都说不清楚,唯独爱书如命,对大大小小的书店了如指掌。应了他一个朋友的话,借他的钱可以不还,借他的书如果不还,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满心欢喜地直奔图书销售处,看来和我们有相同喜好的人还不少呢。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图书,让人眼花缭乱。静下来心,慢慢地挑,慢慢地选,这是多次淘书得来的经验。先生一眼就瞅准了精装本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家里不是有一套了吗?干嘛还要买?他乐滋滋地说,这是精装本的,家里的是简装的,三折呢,这么便宜的好书,收藏着吧,留着给儿子看。各有喜好,随他去吧。
我把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细致和耐心用在了选书上,架子上的书一本本浏览而过,即使最下层的也蹲下来仔细查看,也许精品恰恰就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等着有心人来淘金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哪,正蹲得腿脚发酸之际,蓦地,一本书闯入我的视野,《王安忆散文集》,还是插图珍藏版的,翻看出版日期,竟然是08年12月,这样的书也属于打折系列了?欣喜地捧在手里,轻轻抚摸它精致的封面,小心地翻看目录内容。如果不是打折,这种书是不舍得买的,字体有点大,内容不是太丰富,但因包装精美,价格昂贵。先生对此种书是不屑一顾的,他钟情的还是那些散文大家的作品,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的等等尽收于他囊中,我则兼收并蓄。志不同不相为谋,呵呵。不过这书是绝对不敢拿到公司去看了,只适合在晚上临睡前自己仔细品味。记得前几年,我趁工作空闲时间,捧着也是淘来的毕淑敏写的《大雁落脚的地方》,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同事笑: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年代,能静下心读毕淑敏的人真是不多了,佩服你的定性。这个相当年的文学青年,说出来的话是褒是贬,我不得而知,也许我是个另类?
接下来,还挑选了《中国少年儿童万事通》、《上下五千年》,送给即将上五年级的儿子,但愿他什么时候能大彻大悟,把玩游戏、玩划板、看动画片的兴趣稍稍转移,匀一点到图书上来,也算不辜负我们的殷切期望了。先生兴冲冲抱着一大套《行书字典》、《楷书字典》、《草书字典》去问工作人员,为何无篆书?工作人员无奈地摇头,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也许让别人买走了吧。可惜可叹,又选了一本另一出版社的《篆书大辞典》才作罢。以前看过多次,抚摸过多次,也做过不少思想斗争,就是下不了狠心的《资治通鉴》,这次也毫不犹豫地趁机拿下。
提着淘来的一大捆书走在回家的路上,先生回忆起小时候无钱买书的心酸经历。为了自己喜欢的连环画,他不得不趁周日或者放假期间,到山上去挖丹参、捡蝉皮、捉蝎子,然后跑十几里路拿到镇上的药材商店,换来几分钱,这样一次次地积攒下来,就可以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爱不释手地拿回家,还要让不识字的父母数落乱花钱,在他们眼里,即使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钱,也要用来买本子买铅笔,这些课外书都是多余的。至于那些喜爱的唐诗,都是用小本子一首首抄下来阅读的。我则回忆起我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牛虻》,是上五年级的时候妈妈从学校图书馆里给我借来的。也许就一个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本读不懂文章的真正内涵。但我始终确信这样一句话: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事隔多年后的今天,书中的许多细节也许已被遗忘,但我依然记得年轻幼稚的小亚瑟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牛虻的,他为追求真理而义无反顾地放弃爱情亲情和生命的精神以及结尾时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也确实让年幼的我震撼不已。
夜深了,先生还抱着大块头的《篆书大辞典》琢磨比划,要学篆刻吗?我笑。他也笑:等我老了的时候,就以刻字为生,养活你们娘俩。呵,如果以此为谋生手段,我们娘俩也许早就饿死了。我也早早关了电脑,斜倚床头,伴着桔黄的灯光,打开了王安忆的散文集。喜欢王安忆的文字,是因为她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真情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染力。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观察,还是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在她的文字里,总能处处感受到她真实的情感,真诚的内心。也只有在夜深人静,心平如水的时候,才能品读她的文字,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手捧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和着窗外蟋蟀的浅吟低唱,不知不觉迷失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