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奔三快成功了已经,这辈子我也没读过几本书啊。看到“读书”这样的话题,说句实在的,要想写点啥还真有点愁人。
反过来倒过去,想想除了学校的课本书被老师们逼着读了几本外。像样的书我也就读过四大名著了。而且“水浒”我还没看完;“红楼”看了两遍也没怎么看懂。“西游”看了一遍,感觉里面故事都差不多。勉强读完吧,除了捉过来斗过去,最后全被大仙们收走,也就没剩什么印象了。
俺听老话儿有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人上了年纪看了三国会越发地奸诈,而年轻人看了“水浒”会越发地好斗。从这话里,我明白了看“三国”可以让人变得聪明点儿,像我这种先天不开窍人情世故的人,看来最适合看“三国”。
于是在自个高中毕业那年暑假,记得天气非常热。每天宅家里,将卧室的地板上铺了张麻将席,把电扇安好对着自己吹,然后就趴枕头席子上支了下巴看三国。旁边儿放一袋瓜子儿,一杯茶。一边看书一边嗑瓜子。一天到晚可以嗑了一斤去。估计没这项吉尼斯纪录吧?谁还比咱凶?渴了就喝口水。瓜子茶水下小说,酱紫的生活还有人试过没?
“三国”咱看不怎么明白啊,人物忒多。记住这个,忘了那个。用了多长时间看完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看完后,彻底把我心中的男神诸葛亮给颠覆了。没看三国之前,我只相信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天纬地,战无不胜,旷世奇才。看完以后,感觉我只崇拜早年的卧龙,而后半生的孔明印象除了愚忠之外,就显得跋扈而矫情了。
人常说卧龙凤雏,得其中一人就可以得天下。而我也不认可庞统这人,我反而喜欢东吴的后起之秀陆逊。那小伙儿给我印象蛮好。少年有才,低调沉稳,处事果敢,稳操胜券。骄横自负、意气用事了些的老关羽败在他手下,没啥可屈的。之前的周郎,我也不喜欢他的狂妄和狭隘,哪怕他生得再如何风流倜傥。我很佩服鲁肃其人,那个和事老。我佩服他的好脾气和耐心。里面我还欣赏徐庶,做人有底线,百善孝为先。还有就是姜维,卧龙五丈原前归西,这姜维可是了得。蜀军在他的掌控之下不弱于卧龙的操持,无奈天意不可违,大势该去。至于操哥的奸诈,于俺而言,还是木感觉。宁可我负天下人,也绝不让天下人负了我,臣妾做不到呀,做不到!
“红楼”里面虽人物众多,说实在的,俺喜欢的没几个。好在,人这本巨著不会管我喜不喜欢,人都是“红楼梦”——四大名著之首。
黛玉那心性可不可以别那么高呀?可不可以别整天哭哭啼啼啊?感觉俺舅妈家张念宜小朋友也是寄人篱下,人咋那么聪明伶俐、八面玲珑招人疼呢?宝姑娘可不可以别那么圆润呢?时而暴露下作为少女的率真不更可爱么?香菱倒是蛮可爱个好姑娘,可惜命运太不济。袭人?假如她生活在如今的我周围,我恐怕只会对她敬而远之。晴雯到可以处一处,只是得绕着她的性子走。鸳鸯很不错,俺喜欢,可惜了的,被苍蝇盯上了,终无善果。这样想来,我该喜欢史湘云了,确实,蛮好的姑娘。唉,也可惜,在电视剧的结局里,导演给人家安排了那样的下场。
至于秦可卿,俺也不喜欢,病怏怏滴个人,软绵绵滴个人,怎么说她好呢?唉,天生一副绯闻女友的命儿吧。
至于尤二姐,则只有让人同情的份儿了。尤三姐,俺喜欢,刚烈性子。可惜,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地位,牺牲品啊。
至于宝玉,那个公子哥,我则喜欢他那篇《芙蓉女儿诔》,见性见情的。还有他的结局顿悟,好像也让人蛮动容的。
凤姐儿这个人,咋说呢?假如我当时在那院子里,我会尽量避而远之的。探春,还行吧,可是我更喜欢惜春。
水浒?没看完,咱不咋熟悉,但依稀确实又记着那浪子燕青的各种妙处。
后来进入高校,才进学校那会,没和那谁走近。和几个舍友泡了几个月图书馆,看了几本闲书。金庸、琼瑶、梁凤仪、简媜...甚至鲁迅、张恨水的几本。钱钟书的《围城》也看了,确实好,还不止一遍。还有就是几本外国的老古董,巴尔扎克的《欧叶妮·格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司汤达的《红与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还有她妹子的《呼啸山庄》,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塞万提斯的《唐吉柯德》。还有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的部分短篇。这些书目我大都从归云轩的帖子里看来的,我是捡其中我看过的摘出来的罗列在此。
后来,一闹地震,就和那人走很近,忙着花前月下、逛街K歌去了。也就把读书这事随手扔进了风里。
出了学校,就忙着谋生,再没论谈读书的事情了。从那时到现在一恍就几年,如今只泡网,已经没摸纸书好些年了。打开书籍的扉页,那崭新纸张的气味也快忘记了。说起来就羞人哒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