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云深处老师的《古诗映像》
文/深圳,子在川上曰
<>古诗映像
春眠。自然醒来,是一扇旋
转门。不断有鸟扇动翅膀飞来
撞上。后窗,风雨声、落花,一次路过
收到《原野》杂志主编冷姐快递过来的杂志很多天了,一直没有时间读。这个晚上,夜深人静,一身轻松,刚好适合读诗。于是,便读了,很快就读到了云深处老师的这首《古诗映像》。印象中,读过云深处老师的很多诗歌,好像她也读过我的一些诗,只是,我们很少交流。除了喝酒,我不是一个喜欢交流的人。我曾经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同样的一首诗,每个人读,都能够读出不同的东西来。我们读每一首诗,都是根据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和积累,而进行的一次再创作和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了。但是,是在老师近乎呆板和狭隘的教条指导下读古诗词的。受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每读一首诗,都被老师强制性地引申出了很多牵强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那个时候,再美的诗歌,我们读出的美和诗意都很有限。以至于当时的很多人,今天都还对古诗词兴致缺缺。当然,云深处老师的学识和修养都很高,也是很个性的一个诗人,她读古诗,就读出了我们以前所不曾体会到的,与众不同的美和诗意。她诗中所读的这首诗,好像是孟浩然的《春晓》,也好像是元稹的《春晓》,当然也更像是唐诗宋词里面写的所有关于春天的古诗。在这里,她不说,我们也就不去过度考究了,先读诗吧。
“春眠。自然醒来,是一扇旋 / 转门。”春天,能够睡到自然醒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当然,仅仅这么想想,也是一件很美好很诗意的事情,何况在窗外,芳草萋萋,窗内,花香袭人,更是可以让我们在梦与现实中自由地往返飞翔。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写道:“不断有鸟扇动翅膀飞来 / 撞上。”是呀,总是有很多的鸟,因为生活的节奏,因为自己飞翔的节奏,被梦与现实那扇旋转的门击落在地,如一些落花,美丽的凋零,如瀑布上飞溅出来的水花,落地消失,成为一些诗歌唯美的意象或者韵脚。“后窗,风雨声、落花,一次路过”,后窗,那么多的风雨声,落花声,都从窗外一一经过。这些美丽和美好,既是在诗歌之外,也是在梦之外,生活之外,却与我们一次次碰撞,融合,分离。多么美丽的诗意,多么美好的体验呵!
读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再次揣测她读的这首古诗,好像不仅仅是孟浩然的《春晓》,还有我印象中其他的一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古词。她把品读这些诗词时,在脑海里形成的印象,用不断旋转的角度,以不断跳跃的现代诗歌的意象,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衔接和叠加。在衔接的过程中,在韵律和节奏上,她同时兼顾了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的特征。譬如每一行的开头那个词组,“春眠”、”转门“、“撞上”,她都用句号把它分割独立出来,这样,每次读到这里时,我们都会自然地加重语气,并且稍作停顿,让后面不断变换,不断叠加的意象更加立体,鲜明,动感,丰满,形象了起来。当然,由于是以现代诗的方式来呈现的,所以她在韵律和节奏上,也更多地侧重于现代诗歌,以便于诗意的不受约束,给拓展和发散以最大的空间和自由。
写到这里,我却想说另外一件事情了。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和文明的瑰宝。这几年,却有很多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们跳出来鼓噪说,中国的古诗词难懂难读,读透了读通了,对于学生的将来也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干脆取消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范文。对此,俺老人家的看法是,给学生减负,可以减掉中小学三大主课之一的外文。美国和英国人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就没有把外文纳入必修科目。他们认为外文可以根据各自兴趣来选修,但是,不能人人都学外文,那是在砸翻译从业者的饭碗。这几十年来,我们焚毁了绝大部分经典古籍,打倒了无数真正的大儒,毁掉了无数的文物和文明古迹。如果连这最后残存的一点古诗词都要从课本中抠掉的话,我们就真的毁掉了自己最后的血脉和传承了,我们就再也没有自己民族的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