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724——1740年
伊曼纽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多元文化”的哥尼斯堡城。4月22日,被称为“埃马努埃尔”,故康德的教名就是“埃马努埃尔”,伊曼纽尔是康德后来自己改的名字,但意思都是与“上帝同在”。康德对自己的名字一直都很自信。
我若有一个这么拽的名字,我也会相当自信——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生的好啊,康德小哥哥。出生,挑不着好人家,挑个好日子也行。我这辈子就没挑好人家,也没挑好日子。我的出生日期活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求与上帝同在,与某个小神同在我也心满意足了。
康德的老妈安娜•雷吉娜•康德也是一个能下崽的主,啾一个啾一个的往外生!按此,当时的哥尼斯堡并没有推行计划生育。貌似,现在的哥尼斯堡也没有推行计划生育。康德有八个兄弟姐妹,四个夭折,只存活下来五个。这又说明,当时的医疗技术比较低。
在我出生的那个小镇,也有能生的主,我知道生的最多的就是七个!前六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是个儿子。生这么多干吗?“重男轻女”呗,思想决定行动。在生小孩子这件事情上,某些人有浓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不仅农村,城市也有。而所谓的计划生育,不过是罚钱而已。而依照目前中国孤寡老人逐步增多的趋势来看,这些人的思想未必是陈旧封建的——老无所依的人最可怜。不能用肤浅的眼光去批判或者去嘲笑某些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别完全跟着党走,相信自己的感觉。“政客的话怎么能相信呢?”意大利的一个前总理如是说。一个政客的话都不能相信,一个党的对你毫无利益的话,又怎能去相信呢?还不如当娱乐新闻来看呢!
康德的老爸约翰•格奥尔格•康德是一个马具师,所谓马具师即是制造马具的师傅。当时的哥尼斯堡,若要开店铺,必须加入行会。这个所谓的行会,非政府机构,却拥有极大的权力——它控制着行业的人员选择、商品价格等等。另外,行会会员有极大的自豪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康德作为行会会员的儿子,必然会有自豪感。
前面说过,哥尼斯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它有来自许多不同国籍的居民组成,康德的母亲是本地人,康德的父亲是马具师。与其他国籍的孩子相比,康德作为这个城市的永久居民,肯定会多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无论康德承不承认!他的另一份自豪感都来自于他是这个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流浪和漂泊,让我意识到,身在他乡与身在家乡的区别。身在他乡,异常冰冷的目光时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总会被人冠以某某佬,或总称为外地佬。身在家乡,就会有某种不言而喻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来自于哪里呢?应该是来自于家庭、亲戚和朋友的关照与呵护。中国,是一个很奇怪而又正常的国家。中国人,是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好是坏,分不清楚。或许,大家都一样吧。
未完待续
1732年,康德进入腓特烈中学,在《论教育》的讲义里,康德说:“许多人认为少年时期是黄金岁月,但是或许是个错觉。那是最难受的时期,有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纪律,朋友寥寥无几,自由更是难得。”康德批判或许有他的道理,因为腓特烈中学领圣体的学生必须“撰文报告其灵魂的状况”。所谓的“灵魂报告”就是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批判。可想而知,十几岁的小孩子要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痛苦而又不切实际的一件事情。别说十几岁的小孩子了,就是成年人,又有几个能真切的做到自我批判!
故,这样的“灵魂报告”犹如我们中学上学时的入团申请书。不同的是,入团申请书千篇一律并且要缴纳一定的工本费。而“灵魂报告”却有貌似严密的审查体制——学生先写好交给一个训导人员,再由老师写一份交给训导人员。若两者出入甚大,学生会遭到训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觉得,还是会多有漏洞的。因为一个老师不可能了解他所有的学生,也不可能对一个学生的灵魂作出合理的判断。也难怪,康德批判这个所谓的“灵魂报告”。
腓特烈中学的第一外语是拉丁文,康德的拉丁文成绩很好。康德也很喜欢他的拉丁文教师海登赖希。我们国家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英语之所以成为国际性的官方语言,与“日不落帝国”的全球性的侵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英文就像现在的普通话一样。希望这一天不会到来。郭德纲在他的相声中说:“一个小孩子会七八国的外国话,和八国联军对着骂街绝对没问题,但就是听不懂中国的相声,我要是家里的大人,早弄死他了。”郭德纲有些相声的台词,还是值得我们在哈哈大笑之后好好思考一下的。别忘了本!1749年,康德用德语写完《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而没有使用拉丁文。库恩(《康德传》作者)说康德这个决定让他显得傲慢,我倒是不这么认为。我只觉得康德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的德国人。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快被糟蹋的差不多了。
再者,当时的德国,社会风气也是很拘谨的,也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女孩子也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故,康德年轻的时候和女孩子玩过家家之类游戏的机会是相当的少。简单来说,康德没有早恋的机会,康德的初恋在哪里呢?这样也好,没有早恋对自己的学业没有阻碍,早恋害人哪!控制不好,一辈子就搭进去了。设想,康德中学的时候有女同学,康德这个时常考第一的小哥哥,难道就没有点小小的追随者啥的?康德若一个不小心坠入了爱河——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直接淹死了。
关于本章,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康德一方面受益于腓特烈中学的教育,一方面又批判这种教育。康德是矛盾的。我们也时常陷入这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得益于它,另一方面又痛心疾首的去批判它。无论是家庭、工作、国家、社会。每时每刻,我们都从中取得利益,却忽视掉,转而去批判它们带给我们的种种不便。这说明了什么?我还不确定,但是我们的确都在这么做。这么做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现象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无论是“桃花源”还是“伊甸园”,都不可能真实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