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旧帖--“谥号”小考
查看: 8248|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帖--“谥号”小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7-31 19: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最近没少看闲过写历史人物,总这么白看实在不好意思,发个旧帖配合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7-31 1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7-31 23:28 编辑

  年轻时读历史,对一些历史概念不甚明白,问老师,有的问题老师也似是而非,并且总弄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去问老师,有故意“诘师”之嫌。那时候资料匮乏,没有找到答案,后来有了互联网,却不读书了,想不起来查找,这次重读文学史,又把这些问题捡起来,弄清楚,从有所不知到有所知之,有涉及文史常识的或有趣的,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
  
  读史总会见到谥号这个词,特别是历代帝王都有个“谥号”,如“唐玄宗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但谥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不知其所以然。
  
  这次对帝王的称呼大致理清了。
  
  史上对帝王的称呼,分三种:
  
  一为“谥号”。周文王,周武王,汉武帝,晋元帝,但凡叫XX王,XX帝的,都是“谥号”——【谥:读shi  四声】
  
  二是“庙号”。是死后进宗庙时封的,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之类,但凡叫XX祖XX宗的,都是“庙号”。
  
  庙号在唐以前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唐以后才都有,故唐宋皇帝称庙号的多。
  
  三是“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这一年即“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唐宋帝王喜欢改年号,有点大事小情的就换。而明清两代帝王大都一世一元,故称“年号”的多:“嘉靖,崇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年号。
  
  今天专说“谥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王公贵族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但王国维考据:谥号始于周昭王,文王武王都是自称的,不是谥号。
  
  但我琢磨还是有疑问:周朝建立的时候,周文王已经死了,他不会活着的时候就叫文王吧?还是后世的“追谥”吧?我平时读书就爱瞎琢磨,这里且不管它。
  
  “谥法”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根据死者的生平,符合他的为人;二是死后由别人评定:“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这叫:盖棺定论。
  
  “谥法”专门规定了封谥的文字和等级:
  
  文、武、明、睿、康、景、景、烈、庄、宣、昭、穆,这都是好字眼,属“美谥”。其中“文、武”是对帝王的最高美谥,谥以文武的,一般都是开国帝王。
  
  “惠”,就比较平庸,哀、怀、愍、悼,是表示同情,属“中谥”;
  
  炀、历、灵、幽等,为“恶谥”。
  
  “少帝,顺帝”之类,不一定是正式的谥号,而是史家对早夭或亡国帝王的代称。
  
  秦统一天下后,谥法曾被秦始皇废除,他认为有“臣议君子议父,”之嫌,所以秦有国十五年,历三帝,无谥号。
  
  秦始皇就是霸气,不服不行。
  
  汉代又恢复了“谥法”,以儒家思想治国的汉朝,帝王谥号都加个“孝”字,汉武帝是史家简称,应为:汉孝武帝,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三国》里的“孝献”。
  
  汉献帝的谥号是在他死后魏明帝曹睿加封的。电视剧里在他做皇帝时就称他“献帝”,可见编剧导演加制片人,都不懂历史常识,留此笑柄。
  
  而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封谥号为“烈祖明皇帝”,也是历史上的一块笑料。
  
  最特殊的“谥号”是孙权,死后谥号“大帝”,这在“谥法”之外,历史上绝无仅有。
  
  有没做帝王而被谥号为帝的,比如曹操死后,儿子曹丕夺献帝位,即魏文帝,给曹操上谥号“魏武帝”;司马懿,司马昭也有皇帝谥号,是晋武帝司马炎追谥的。
  
  大清功臣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尊谥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忽悠他,不到一个月就抄了他的家,“义皇帝”谥号也撤了。
  
  也有做了皇帝而没有谥号的:武则天曾代唐立周,自立为帝,后在“神龙兵谏”中被逼退位,同年12月薨,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是历史上第二个自拟谥号的。
  
  谥号由最初的一个字,两个字,到明朝十几个字,到清朝已二十多个字。
  
  汉刘邦的谥号:高皇帝
  
  唐太宗的谥号:初谥:文皇帝,后不断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明崇祯的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清康熙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史上最长的谥号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代皇后也有谥号,慈禧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比大清皇帝的还长。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获得帝王谥号是清光绪: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而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基六岁退位,死于1967年,中国政府不可能给他上谥号,倒是台湾有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做比成样地给他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曰:清恭宗;谥号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最有意思的是把保存溥仪骨灰的八宝山封为“献陵”。
  
  由抑恶扬善、“褒贬死者,劝勉生者”而作的谥号,到了宋以后就演变成一味给帝王歌功颂德的遮丑布,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的明嘉靖皇帝,死后谥号“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于是谥号跟封建王朝一起腐朽了。
  
  除了帝王,大臣也有。
  
  大臣的谥号,由朝廷所赐,且有严格限制,汉朝只给生前封侯的,唐朝规定官及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帝王美谥无过文武,大臣之谥极于文正。唐以前,大臣得赐谥号的很少,而最高的也就是一个“文”字,宋以后,因宋仁宗时,宰相夏竦死,太常寺拟谥“文正”,司马光反对,改谥“文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名满天下的”包公”,赐谥“孝肃”所谓“包文正,是《七侠五义》里的虚拟。
  
  宋代的李昉、司马光,范仲淹,明朝的方孝孺、李东阳、孙承宗,清朝的刘统勋、朱珪、杜受田、曾国藩都谥号“文正”。方孝孺虽是南明福宗追赠,却最是名至实归。自杜受田后,凡帝师都有机会谥“文正”,末世名器,不足为贵了。
  
  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改谥“缪丑”,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乾隆四十六年,官至大理寺卿的尹嘉铨因为父请谥,被乾隆爷判了丫一个斩立决。
  
  1927年,以“大清遗民”自居的王国维投昆明湖身亡,由废帝、1924年被冯玉祥轰出故宫的溥仪“诏"谥“忠悫”(que,四声),王国维的墓碑上真的就刻着“王忠悫墓”。早已腐朽了的谥号制度,在封建帝制被推翻16年之后,还以这样别致的造型”闪亮登场”,暴露了溥仪以大清皇帝自居的心态,是后来在”伪满“为日本人做”儿皇帝”的伏笔。
  
  从周朝初年到民国初年,“谥法”贯穿了中国三千年文明史,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还真不多。
  
  最近读史的一个感觉:老祖宗的好东西,都是从宋朝开始”变了味“的,汉民族的民族气质,道德传统,风俗习惯,自宋朝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直繁荣富强的大汉民族,到了宋朝开始积贫积弱,儒家经典到了宋朝,却衍生出“三从四德”和裹脚布,而“靖康之难“不仅仅是亡国之恨,更是汉民族自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31 19: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过,重新温习一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31 19:58 |只看该作者
我对历史一向不感兴趣,但不妨碍我崇拜喜欢历史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31 20: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慢慢看,学习哈,你和闲过有共同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31 20:55 |只看该作者
儒家经典到了宋朝,却衍生出“三从四德”和裹脚布,而“靖康之难“不仅仅是亡国之恨,更是汉民族自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
把赵匡胤抛出来,枪毙五分钟,好专业的,好学术的文字呢,虽然看的懵懵懂懂,但我看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31 21: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5-7-31 21:25 编辑
月如 发表于 2015-7-31 20:55
儒家经典到了宋朝,却衍生出“三从四德”和裹脚布,而“靖康之难“不仅仅是亡国之恨,更是汉民族自诞生以来 ...


谢谢看完。这个傻傻的丫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31 21: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5-7-31 19:40
以前看过,重新温习一遍。

小莫。

我不想玩论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31 21: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花婆婆 发表于 2015-7-31 20:11
慢慢看,学习哈,你和闲过有共同爱好,

婆婆,桂子不理我了。

很难过。

我不想玩论坛了,只是舍不得几个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31 21: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15-7-31 19:58
我对历史一向不感兴趣,但不妨碍我崇拜喜欢历史的人。

不喜欢历史还能跟闲过一起这么久。

是你太能坚持,还是闲过太值?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31 21:32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1:23
谢谢看完。这个傻傻的丫头。

其实吧,十六岁以前,或者说我辍学之前,我很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能看的,能找到的,我都看,看完了,不说过目不忘,但我都能讲个差不多,但以后经历了太多的不愉快和生活的艰难,做不到了,脑子木木的,看完就忘了,有时候那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却不知道啥意思,哎·········无忌哥哥夏安!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31 21:3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1:31
不喜欢历史还能跟闲过一起这么久。

是你太能坚持,还是闲过太值?

求同存异。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31 22: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月如 发表于 2015-7-31 21:32
其实吧,十六岁以前,或者说我辍学之前,我很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能看的,能找到的,我都看,看完了,不 ...

哈哈还记得我是无忌哥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31 22:4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1:26
小莫。

我不想玩论坛了。

呵呵,以前玩论坛,贪恋的是论坛的热闹,现在玩论坛,却恋上了自己心里的安静。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31 22: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15-7-31 21:33
求同存异。

太含蓄了。

我觉得闲过值。

我好久不来了,仍然想跟他对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31 23: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月如 发表于 2015-7-31 20:55
儒家经典到了宋朝,却衍生出“三从四德”和裹脚布,而“靖康之难“不仅仅是亡国之恨,更是汉民族自诞生以来 ...

与赵无关,南宋的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31 23: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汉高祖功高,取谥法之外高以冠其功,庙号太祖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7-31 23: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醉老师,字体可以再大点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31 23: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过气柴禾妞 发表于 2015-7-31 22:43
呵呵,以前玩论坛,贪恋的是论坛的热闹,现在玩论坛,却恋上了自己心里的安静。

我是忽然少了说话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7-31 23: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青芜 发表于 2015-7-31 23:22
醉老师,字体可以再大点么?

青芜君。久违了。

字号你帮忙调整个,我手机,看上去都是一样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7-31 23: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1:26
小莫。

我不想玩论坛了。

玩不玩,论坛就在那里诱惑你。
若厌烦了就歇息一段时间,待情绪心态调整好了,再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7-31 23:24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3:24
青芜君。久违了。

字号你帮忙调整个,我手机,看上去都是一样大的。

我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7-31 23:2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2:52
太含蓄了。

我觉得闲过值。

论坛有几种玩法,比如,比如
比如在这儿交流点儿心得
心安便是归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7-31 23:30 |只看该作者
好了,整理完毕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31 23: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网速慢的半天没反应,刚刚一对小夫妻吵架,惊的狗吠没完,无端扰的我心绪不宁,明天再读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7-31 23: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7-31 23:05
汉高祖功高,取谥法之外高以冠其功,庙号太祖

又有一篇“补考”,是当年回复嘉人提问的。

以下是版友提出的关于“谥号”的问题:
        1、先秦君主一字谥号与两字谥号有什么区别?
2、同样出现在谥号中的字,当它是一字谥号和是两字谥号时,有什么区别?比如“秦惠王”和“秦惠文王”中,两个“惠”字有什么区别?比如“秦孝公”和“秦孝文王”中,两个“孝”字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有的君王谥号在“王”前,比如“赵武灵王”,而有的谥号在“王”后,比如“赵王迁”?

解答如下:
谥号始于周,最初只有一个字,两个字的谥号出现在战国时期,如赵国的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秦国的秦惠文王,秦武烈王,秦昭襄王等等。

出现两个字的谥号,以个人的理解,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转变,就是以周王朝从失势到灭亡,诸侯国摆脱周王朝的统治,自立为王为标志的。
各诸侯国由过去的”公,侯,伯,子,男“等周王室分封的爵位而改称”王“之后,谥号多改为两个字。
如赵惠文王,赵国由春秋时期三分晋国而来,赵籍开国,死后谥”赵烈侯“。到了战国时期,赵侯雍称王,死后谥”武灵王“、

再如秦国,秦在春秋时期是公国。国君称”公“,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前338年,秦孝公死,秦太子驷即位。前324年称王,死后谥”惠文“,即秦惠文王。

因此,各诸侯国的第一个称”王“的国君,有些开国之君的味道。
根据谥法,皇帝之谥极于”文武“,所以在战国时期各国称”王“的谥号里,大都有”文,武“的美谥;但事实上,他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之君“,国家和权力都是继承下来的,比不得周文王周武王,过高的美谥,有“欺祖”之嫌,所以又在“文,武”之前后加个字,平衡一下。
两个字的谥号,就此延续了下来。

战国时期开了谥号字数的先河,此后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往谥号里灌水而已。

二,在两个字的谥号中,有的是一实一虚,相辅相成的,如惠文王,两个字都是美谥,文,只是标志其开国之功,惠,才是总结其一生所为。所以两个字的谥号里的”文,武“,已经削弱了一个字的”文、武“的美谥作用,有点象征性的意思了。

比如秦昭襄王死,太子柱53岁继位,登基仅三天就死了,谥号”孝文“,因为木有任何政纪可言,选个”孝“字,算中谥,也就是夸夸他比较听话:从命不违曰孝。而后面的”文“则纯属灌水了。

有的则是有功有过,有褒有贬,如赵武灵王,称王之后,尚骑射,修长城,开疆拓土,赵国因之强大起来。晚年因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左右摇摆,致生“沙丘之乱”,被儿子赵王何【即赵惠文王】困在邢台饿了三个月,活活饿死。
赵惠文王给他爹上了个一反一正的谥号:武灵,武是美谥,灵是恶谥。

至于历史上对这些人的称呼,有些历史典籍中是全称,如赵惠文王,秦武烈王,有的是简称,如赵惠文王又称赵惠王、赵文王。秦武烈王,多称为秦武王。

又:关于赵王迁。

赵王迁就是赵迁,赵国悼襄王的儿子,悼襄王昏庸,偏爱赵迁娼妓出身的母亲而废了太子,立赵迁。悼襄王死,赵迁继位。赵迁是个弱智脑残的亡国之君,即位八年之后,赵国为秦所灭,赵迁投降,后饿死于流放之地房陵。

赵王迁死后,秦始皇谥之”幽缪“,史称”赵幽缪王”。

赵国灭亡之后,赵人拥赵太子嘉为“代王”,建立了流亡政府。赵王迁死后,流亡政府为他上谥号“愍”,但因“代王”不是正统,所以这种谥号不为正史所承认,叫做“野谥”。

亡国之君,大都如此,一个是新一代王朝给上谥号,另有家族后人也给上谥号。

赵王迁一词,出于《史记》。《史记·赵世家》 载: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
后世史家往往以《史记》的这句称呼为其代称。
1,谥法中,没有“迁”这个字。历史上无论君臣,没有迁字做谥号的。
2,不可能用其本人的名字做谥号。
3,谥号不可能出现在“王”的后面。

所以赵王迁的“迁”,不是谥号,是名字,这是历史常识。

醉笑曰:其实这已经超出了学习文史的范围了。我们学习文史,知道“谥号”是怎么回事就足够了。

研究谥号一个字和两个字有何区别,两个字中的文字和一个字中的文字有何区别,纯属钻牛角尖。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7-31 23:36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3:34
又有一篇“补考”,是当年回复嘉人提问的。

以下是版友提出的关于“谥号”的问题:

秦惠王就是秦惠文王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7-31 23: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青芜 发表于 2015-7-31 23:33
网速慢的半天没反应,刚刚一对小夫妻吵架,惊的狗吠没完,无端扰的我心绪不宁,明天再读吧。

那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7-31 23: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7-31 23:25
论坛有几种玩法,比如,比如
比如在这儿交流点儿心得
心安便是归处

论坛五年,颇觉辜负了好多人。

去亦不忍,留亦不安。

奈何。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7-31 23: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31 23:38
那晚安。

与醉老师再说一句,多想想自己当初玩论坛的初衷,是否与现在背道而驰?若违背了,就及时调整过来。道路无论怎样曲折,只要结果正确,其他都无所谓,你说是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