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蔷薇盛开 于 2013-8-5 10:20 编辑
近读《史记》,读到《范雎蔡泽列传》,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无论好人、坏人,都有自己的几个要好朋友。哈哈,而且,那时的朋友之间,有的还真是很讲义气的!
考虑到自称教授的大秃(在六星已改名转转吧)看不懂文言文,我只好把这篇记述转译一下,以通俗的说书形式说给他听听:
古时候,人们除了姓名,还有个表字。在战国的时候,魏国有个读书人,叫范雎(雎 JU 居),姓范、名雎,单表一个“叔”字。我们这里就唤他作范叔吧,因为“雎”字难写又难认,太费事儿。
这个范叔呢,估计他妈怀孕时,吃了不少番薯、杂粮等天然补品,故而生出他来,那是天资出众啊,加上他刻苦好学,因而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口才很好,一看就是个当官儿的料。但他由于出身低微,成天在街巷里混,没人提携,所以一直怀才不遇,只好出游,去各个诸侯国的国王那里游说,就像当初公爵跟墓歌谈六星网站如何发展一样,谈理想、谈架构、谈策划,想谋个一官半职,施展才华,但却一直没人用他。最后,他只好回到魏国,想就在魏王手下当官,为自己的祖国效力。但他没有年薪、家境贫寒,所以,也就没有银子去跑官买官啊,只好先投靠到须贾那里混口饭吃。
须贾当时任魏国的中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长,见范叔能说会道,是个搞宣传报道的好料子,便安排他当了个随从秘书。不久,范叔随须贾为魏王出使齐国,在齐国待了几个月,与齐国交涉了好多次,事情虽没有办成,但齐襄王觉得范叔很有口才,说话很中听,一高兴,便赐给他十斤黄金和一些牛啊酒的,范叔怕被人误会,所以连忙辞谢,不敢领受。须贾得知此事后,大怒,猜测肯定是范叔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齐国了,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得到齐王的赏赐呢?于是,他命令范叔把牛酒收下,把黄金退还给了齐襄王。
回到魏国后,须贾的心里依旧记恨范叔这个事儿,就把这事儿告诉了丞相魏齐,魏齐一听,怒不可遏,就叫门客操家伙,把范叔给揍一顿,把范叔打得牙都掉了,肋骨也断了。范叔怕被打死,便屏住呼吸假装嗝屁了,被人用苇箔卷了起来,扔到了茅坑里。须贾他们喝醉了,就轮流朝他身上撒尿,为的是警诫后人,让他们再不敢在外面胡说八道。
到没人再去厕所了的时候,范叔从苇箔里探出脑袋来,口齿不清地给看厕所的人画了个大饼子说:“你能把我弄出去的话,我一定重重酬谢你!”哈哈,其实,他哪里有钱呢?看厕所的并不知道这个倒霉的秘书是个穷光蛋,为了贪图小利,就跑进丞相办公室报告:“茅坑都满了,是否可以把里面的那个死人捞出来扔了?”魏齐当时喝多了,没细想,随口答应:“行啊,扔吧!”就这样,范叔逃了出来。
魏齐酒醒之后,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于是,派人四处搜寻范叔。这时,范叔有个朋友,叫郑安平的,听说此事后,就赶紧找到范叔,带着他一起逃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躲了起来,并让范叔换了个名字,叫“张禄”。幸亏那个时候还不兴用身份证,改名换姓就可以躲避追捕。所以,魏齐也就没有搞什么网上追逃。
后来,郑安平为了将范叔推荐到秦国,不惜扮作下人,去侍奉、接近秦国的使者,几经周折,终于将范叔秘密转移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再后来,范叔凭借自身的才华,当上了秦国的丞相......
魏国人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以为范叔早死了。到了听说秦国有进攻韩国和魏国的消息后,魏国赶紧派须贾出使秦国。范叔听说后,便换了身旧衣服,从僻静小巷去了须贾下榻的客栈。须贾见到范叔,大吃一惊道:“哟嚯?范叔原来还活得挺好呀?”范叔道:“嗯嗯,不错。”须贾接着问道:“怎么?你来秦国,还是想游说吗?”范叔道:“我哪里还敢游什么说啊?躲这里打打工而已。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得罪了魏齐,才到处逃避呀!”须贾觉得范叔怪可怜的,起了恻隐之心,留他坐下,招待酒饭,还取了一件粗绸袍子送给了范叔,顺便问道:“秦国的丞相张禄,你听说过吗?据说秦王很宠信他,啥事儿都听他的,我这次能否把事办好,也全在他一句话了!你小子可有熟人能帮我引见一下吗?”范叔一拍大腿,道:“巧了!我的东家就和张禄挺熟呀,哈哈,连我都可以带你去见张丞相呢!”须贾大喜,转而又面露难色道:“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车马,怎么去见张丞相呢?”范叔道:“这个不难,我找东家帮你借一套大车来!”
范叔回去,取来了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让须贾坐着,他亲自替须贾赶着车,进了丞相府。府里的人看到范叔,都赶紧回避,须贾觉得有些奇怪。
|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