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锦瑟 于 2016-3-20 20:14 编辑
每天八点是公司的早会时间,职场内照例是坐的满满的,因为有先进的打卡器精确地记录,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因为晚几分钟而扣掉五块钱。这个时间是学习公司的方针政策和精英们分享经验的时刻,所以搞的非常隆重,视频一打开,人们手中的电话就得全部放下,而且必须调成静音。而这时刻一过,职场内有时候会一下子少一多半人。我们部门名义上是售后服务,但其实也得卖保险,也得有业绩才能开资挣钱,只打电话送祝福、催保费、做保全,十人八人也就足够,根本用不到这屋子里的百人团队。
从培训班分到部门,也跟着老员工们一起打卡考勤。在部门干坐着是没有业绩的,哪怕你早来晚走,给小区烧水买饭,帮部门楼上楼下搬十几趟沉重的箱子,都不会为自己创造一份效益,顶多人家来一句,“那个%¥#叫什么的,啊!姓赵哈,真不错,真能干。”仅此!我也得像那些前辈们那样走出门去,走向自己最不爱推销自己,最不可思议的卖保险中去。
走在街上,人潮涌动,随便抓个人问他买不买保险?那是精神病!刚走出门的人都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下手的,那份心情没做过这行的人根本没法理会。本来关系还不错的,明明是笑脸相迎的,等自己说在保险公司上班时,人家马上变了颜色。不是说你不适合干这项工作,就是哎呀!你来晚了,该保的都保了,你要早干几年肯定在你那保。
从没想过我这边一张嘴,他那边就答应签单的好事,师傅也经常告诉我们,要人家接受理念,接受你这个人,才可以接着谈,人家即使买过了,也可以给人家做一个保单年检,看看还有什么不足需要完善的,起码朋友一场,给人家讲讲都管什么的,是管健康还是领钱的。可惜人家干脆不给你机会,不用,不用……这一天天的,一拨一拨的,一会儿人寿,一会泰康,一会合众,你是在什么保险公司啊?平安啊!不错,不错,大公司,好好干。
曾经进到一个朋友的店里,同学知道我来宣传保险,先给我讲起了人生,意外、疾病,养老,理财,而且头头是道,分析的比我还专业。我笑说,你这口才不去卖保险白瞎了,在你面前,我这两个月白学了。朋友苦笑道,我就不喜欢这个职业,要干,十年前就干了,这也是总去听课从你们保险公司得到的理念。保险我也觉着好,但也得有钱才行,从你进来这么长时间,你看看有顾客么?这都一上午了!
同学的手艺是没说的,在全市美发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以前是知名品牌,在屈指可数的大美发机构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为了多挣些,自己开了这个普通的店面。碰上这金融危机,他这块招牌也不好使了,只在这勉强度日。
许多同学都这样,也想支持我工作,但不能为了遥远的乌托邦,而饿死自己的小命,毕竟不饿肚子才是首要。也拜访了些同学,无论在哪个同学摊前,都是很悠闲的样子,来往的人从摊前散步过去却不买东西,偶尔有几个打听些价钱。几个月前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要不怎会沦落到我一直不看好的保险事业上。
公司的早会照例是热烈而隆重,在开门红时间共喜上保费多少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百万,业内的同行也是如此,都比去年有了较大的增长,公司领导在前台宣讲:谁说我们的支柱产业本钢、北钢不景气大裁员,老百姓就没有钱?我们的保费如此的大发展,很好地说明了有钱人大有人在,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从国家整个形势来说,两大钢铁公司大裁员不可避免,但对我们来说,这是多好的契机,他们下岗那么多人,我们正好可以大量增员,让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进来。
业务员出门展业了一上午,或是在单位抱着电话打电话约客户,总是有收获的,下午一点钟就会有许多客户到公司参加产说会。在这里,我碰到一个同学的朋友也来参加。据说他们这些本钢、北钢的客户以前是很牛的,想让他们转变观念参加商业保险特别困难,因为他们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有社保和医保,国家照看的很好,对这以外的东西都不很感冒。而这位朋友不是,在这里为家庭买了多份保险,碰上这么好的客户,业务员一定是经常邀约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那句,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人的意识形态。从五千的工资掉到三千,再到如今的两千,朋友早没了往日的意气。问他这回看中了哪个险种。他的脸涨红了起来,可不敢保了,现在一年的保费都快两万了,马上都交不起了,这点工资还是留着吃饭吧!
从当初效益数一数二工厂的工人口中说出这话,看来这经济真是糟透了!只是在巨大利益的感召下,每次的产说会还会签下许多单子。几万、十几万、上百万的大单子也从中产生过。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明白,真正靠工作养家的人是拿不出这些钱做高额保障,更别说理财、投资方面的。这些年,在某些人温饱刚刚解决的情况下,已经有许多人脱离小康步入康庄大道。以往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放到银行里吃利息,买基金、买股票,炒楼盘。经济危机的到来,让这些香饽饽成了臭狗屎,呼啦啦跟风到保险路上。
产说会每回都用到投影仪,配合所宣讲的产品进行图片,数字,视频论证。而每回必有的都是国家对保险事业是如何地重视,什么国十条了,通过新的保险法了,一个月召开三次会议了等等,还有保险知识和理念已经编进中小学的教材,当我们对保险再不重视时,孩子会问我们;爸爸,妈妈,您们给父母买保险了么?你们给自己买保险了么?你们给我们买保险了么?你不爱我们么?你想把所有的负担都留给我们吗?这一声声的反问会像锥子一样剜着我们的心,留爱不留债——我们做到了么?
宣讲养老险的时候,会放一段《老梁观世界》有关养老方面的一期节目。对老梁的认知,喜欢了解时事的人对他都比较佩服,不仅仅是他的口才,主要是他渊博的知识,切入问题的深刻,批判蕴含在嬉笑怒骂之间让人感到快意。其实他最大的亮点是游刃于说话的力度和尺度上,尽量不悖于官方的统一口径。这样比较客观的说辞已经很不错了,比起那些瞪眼胡说八道的文奸们,强了何止百倍。
老梁说的不够多,不够深,因为他还要存活下去,究竟保险在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突然之间中央三令五申要加强保险的宣传力度?为什么把保险的推广上升到国家和中央的高度?这些他不会说下去。
我们所建立的政党和国家是通过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据说是,推翻暴政和压迫,把民主、富强、平等带给人民,于是大批百姓浩浩荡荡地浴血在这片憧憬里。为了对这过程表现的合理和正义,建政后,无论书籍、影视作品中,都会有百姓吃不上饭,看不起病,被欺凌的在大街上要大饭,最后惨死在街头,我们的先知们总留着悯人的泪水,骂着腐朽的政府,说以后一定要让人生活在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钱看病,有人养老的国家。
好像以后的社会就是照这个样子建立的,工人们在做工,农民们打粮食,国家在对这一切进行着规划,公仆们为这一目标进行着服务,建立着必须的商店,医院、学校、幼儿园,该有的一切都有。那时候有句名言叫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都是建设着社会主义,为了美化的明天。
应该是不错的,没有后顾之忧,所有的人都在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离目标应该越来越近,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这条路为什么会走不下去?为什么要改革?年代久远了,没有人会去深究!
其实,改革就是一直指引着我们的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人没有那么伟大,哪怕再怎么打扮也做不到那么伟光正,人就是自私自利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只有让更多的人为自己奉献,也从此《阶级发展史》从教材中删掉了,因为高大的人容易被误会,被套进那个圈子里丢人。
抓老鼠的理论从此诞生,为了成就猫的丰功伟绩,下岗工人成了第一批老鼠,国家资产流到成长为猫的人手里。有了行动,配套的理论也相应地产生,以前的理论是错误的,不能靠国家包养,以后所有的事业都必须是个人出份子,于是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所有的一切都和钱挂上了钩,中国特色也从此蜚声世界。
在他们的管理下,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所有的一切变成了一坐座大山,负担在百姓身上。于是生不起、活不起,病不起,学不起,住不起,死不起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症结何在?他们下手太狠、太黑,不仅仅是在做猫捉老鼠的游戏,养的太胖,成了虎豹狼虫,正大光明、君子坦荡荡的情怀已经没人深信了!
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捞钱的工具,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亏,据说拦路抢劫的收费站都在亏,钱呢?所宣称的改革红利都不作数,杀人害命的计划生育时期是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变成了帮养老,又一步步靠放开二胎来养老的境地?收上去的钱呢?真给了退休老工人?扯吧!给了那些不交养老金却拿几倍的体制中人;钱呢?多贪多占,各自开源节流,为了更好搜刮,甚至投入到股市。反正经他们操管的都变成了杀人利器。念不起书,投河、跳楼;看不起病,投河、跳楼,养不起老,投河、跳楼,这好像成了人们最好的归宿。
当人们习惯的这一切也难以为继的时候,他们终于有了最后一根稻草——保险。因为他们答应给百姓的东西因为自己占有的太多,而实在不想多供给出去时,他们想到了这个法宝。先是说要跟外国接轨,人家发展了几百年,完全可以接受过来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品味和尊严。其实尊严在哪里?当外国人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的情况下,我们挣点钱都被他们产业化了,挥霍完又无耻地让人们再拿钱自己养活自己,硕鼠啊!当保险的理念从他们嘴里提出时,所有的罪责又回到百姓身上。
据说养老和医疗的全覆盖曾经感动了很多人,当没有人惠及到而寻死时,有人会说,让你不参加医疗保险;当有人参加了却无福消受时,我们有缺口;在中央大力宣讲保险的时候,当你再活不下去而寻死觅活时,会有更恶毒的声音想起,光想着社保,让你不参加商保!
其实,我们算什么?狗屁都不是,连环套中的一个个待死的麻雀。这是终结吗?不是!随时会有一些新编织起来的套再往我们招呼,当反腐的大旗高高飘扬时,百姓欢呼之际。那声音又在招呼,保险可以避税,任何机关不得查扣保险所得利益。这个套子不是为我们的,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挣钱养家,另一个套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