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小学地处桐乡、余杭、德清三地交界处,离县城将近5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861人,在职教师5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6人,本科学历教师41人。学校紧紧围绕乡土地域特色,抓住“桑果子”这个载体,确立了“口琴伴童年 作文育心灵 精致塑高小”的办学目标,秉承了“让每一颗‘青桑果’在高桥小学由青变紫,让每一株‘青桑树’在高桥小学枝繁叶茂”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谦逊 团结 进取”的桑果子精神,打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桑果子校园文化,让这里的孩子在高桥小学的六年里有一个做“梦”的空间。 口琴伴童年 乐韵染校园 高桥中心小学的“口琴伴童年”这一特色的创立,可以用“无中生有、精耕细作、百花齐放”三个词来概括。 (一)无中生有、酝酿特色 之所以说“无中生有”,是因为高桥小学作为一所交通不便、偏僻的乡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师资缺乏。长期以来,分配到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来一个走一个。学校领导班子一直在探寻一种合适的艺术教育形式来改变状况。 在杭州市刀茅巷小学的引荐下,沈建章校长结识了致力于口琴教学的上海中华口琴会的会长刘曾源老师,见识了这被誉为“口袋里的钢琴”的口琴。它“价廉、轻便、易学、音准”,正是大家所梦寐以求的。从此,高桥小学与口琴结缘,开始了 “口琴伴童年”的特色创建之路。 (二)精耕细作、创建特色 从当初的零器乐到如今的二年级以上孩子人人会吹口琴,高桥中心小学一直精耕细作,细心呵护着这株“口琴”幼苗。 1.制定一个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建立特色教育领导管理小组,全面统筹学校的艺术教育,制定了“口琴伴童年”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分层推进目标和分步发展战略。 2.建好两支队伍。 一是建教师队伍。 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高桥中心小学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引领作用,分级培训教师队伍,带动整体建设,建立起了一支口琴教学的正规军,保障每个年级都能有固定的教师从事口琴教学。学校先后聘请了刘曾源和张春荣老师来校指导,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自身口琴吹奏水平。同时促使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加压,大量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的教育科研中来。 二是建好学生队伍。 全校2-6年级学生人手一支口琴,学校还在每周一的晨会上开设“千支口琴大齐奏”时间,同时建立每月回琴制度,保障口琴教学质量。同时,每个年级组织对口琴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渗透口琴演奏技巧的教学,为学校“桑果子”口琴队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将“小桑果”口琴社团中的精兵强将再集中起来,精益求精,组建校 “桑果子”学生口琴队,定时、定点训练,能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 3.搭建多个舞台。 除了在每节音乐课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进行口琴教学,还开展了口琴进课堂、千支口琴大齐奏、口琴奏国歌、课间铃声我吹奏等活动,极大限度地将口琴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桑果缤纷我快乐”口琴艺术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自信的笑脸,2013年灌制了学校首张口琴CD。意大利著名口琴演奏家乔瓦尼、台湾黄石口琴乐团都走进校园,与爱好口琴的孩子们进行零距离接触。现在,这些农村桑果娃走出高桥,走出德清,甚至走进杭州、走出国门。学校给学生创设一个个锻炼的机会,每一个舞台的展示表演,都一次又一次坚强了学生心中的“艺术梦”。 (三)百花齐放、收获品牌 如今,学校的口琴特色教育已经从单纯的兴趣活动变成了学校的品牌,现在,全校2-6年级学生人手一支口琴,个个会用口琴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并且这些农村娃已经走出德清,走出湖州,甚至走出了国门。“桑果子”学生口琴队在近三年德清县中小学生文艺调演和湖州市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中均获一等奖。在2010年以来的三届亚太口琴节上,高桥中心小学的“桑果子”口琴队连续三次参赛,三次捧杯而回,共捧回冠亚军等五座奖杯。高桥中心小学从一所之前参加文艺汇演几乎只拿“纪念奖”的偏僻农村小学一跃成为了“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湖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学校的口琴特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