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夹油条 或许是好的东西吃多了的缘故,再加上岁数大了,发现吃啥啥也不香。记得年轻时候在农村,最爱吃的早点是烧饼夹油条,认为世界上最没有比它好吃的食品了。这二样东西农村里没有,想吃还得走上3里路,到一个叫万绥的镇上才能买到。先买一块烧饼,再到旁边买上一根油条。将油条从中间折断置于烧饼中间,再将烧饼折过来。一口下去既吃到了烧饼又品尝到了油条,两者是绝配。那个香呀!是我们现代人无法体会到的。 记得烧饼和油条二者加起来也就几分钱。指50年代。 后来去省城上学。那时年轻,又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晨练完了肚子饿的荒。早上学校大门紧闭,不准外出买吃的,像烧饼油条一类。做生意的在门外,饿的耐不住的学生在门内站队,这些学生大都是城市里人。现场倒有点像监狱里犯人似的很不雅观。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知道自己消费不起,眼不见嘴不馋,干脆躲得远远的。 后来内迁去了北方。北方以面食为主,面食五花八门,油条满街都有,偏偏独缺了烧饼。这次回西安居然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内,早上冒出了一家做烧饼的。摊位就摆在宾馆饭店的门口。宾馆饭店只有中午和晚上开门。我走过去打听,原来是从徐州来的。因为不符合当地人的习惯,所以生意不好。 扬州的烧饼倒是越炕越好了,里面加了酥,表面的白芝麻也粘的严严实实,而且不易掉落下来。唯独这油条越炸越不好吃。我还是今年5月份在西安吃过油条,今晨决定去吃一次豆浆油条。 这家摊位就设在何园斜对面的马路牙上。以前我想吃这些时都会上这儿来,露天空气好,吃完返回左拐一分钟便到舞厅了。 一个30岁左右的女的负责炸油条,她的男人与她个头差不多,负责炕烧饼。还有一位老头,个子不高是女人的公公,负责杂事。他们边做边卖,分工不分家。 按理说,我应当来块烧饼夹油条多好,可以寻找流失了的岁月,重温久违了的美味。可是老朽我己经力不从心了。最后只要了二根油条一碗豆浆。 这次我咋感觉这油条比过去的硬,虽说是刚出油锅,表皮也脆,我觉得它不像是以前在这里吃的油条了。是不是因为我刚装了一颗磨牙的原因呢?不过我还是觉得扬州的油条太硬,像根油棍子,一旦冷了与牙齿有一场搏斗方能消灭它。 扬州真正好吃的油条还要数台湾的招牌店——永和豆浆店内的油条。有一次我己经走进了店内,见一员工正在做开张前的准备工作。显然我等不及,因为6点半秃子老板准时放舞曲。 201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