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6-10-10 22:37 编辑
选择独自一人回老家,因为要照顾母亲。两千里路一个人走,这是第二次。 七小时高铁,睡睡停停,怀揣着梁实秋的《槐园梦忆》下车。文章回忆了与妻季淑五十余年的风雨历程,落笔之细微饱满,情感之内敛充沛,家事国事,无不令人动容。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女性。“大家一致认为梁先生的成就,一半应该归功于他的夫人。”这是梁实秋《沙士比亚全集》翻译出版的庆祝会上,朋友们的话,也是梁实秋对妻的肯定。全篇无半句豪言,尽是琐碎,读来却极有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这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的韵味。” 大姐说照顾母亲,最难在夜晚。晚上十点到家的我,头一回体验了姐姐说的难。大概是作息颠倒,母亲晚上睡眠极少。不是上厕所,就是热要掀被子,或者身上疼要摸。行动不便的人,上厕所是一种折磨。把她从床上拉到坐起,穿鞋,扶着慢慢移到马桶边,调整姿势,结束,再扶回床上帮她按要求姿势侧身躺好,一套流程下来,弄得我汗直流。这套动作一晚重复了六遍以上。 为防母亲晚上吵,第二日用轮椅推她出去转。在杉树林,扶她下来慢慢走,走一圈,在小椅上坐一阵,再走。因关节不灵,眼看椅子在脚边,就是没法坐上去,几次调整,才能坐正。这样折腾有些累人,但阳光很好。风一摇,细细的杉树叶落在轮椅上,落在我们身上,时光仿佛也跟着落了下来。 杉树林坐腻了,推着轮椅往前走,经过门球场,就到桔园。仍会下来走走,有时,母亲让我摘桔子她吃。这时节的桔子还青着。母亲说边上那棵树上的桔子甜,我剥开尝一瓣,酸得很,可她说好吃。一些女人在树下的石凳上斗地主。没孩子的孙阿姨,养了十多只猫,桔园是猫咪的乐园,隐蔽的角落,很多猫碗。若晚饭后来桔园,便听得她“猫咪 猫咪”的唤,那声音,恰似唤孩子。猫从四处窜出来,孙阿姨一手端瓦钵,一手用筷子夹了鱼刺鱼肠喂它们。每只猫都有名字。吃饱了,一行猫簇拥着孙阿姨回家,很是热闹。 有时也去健身场,将母亲不灵光的腿扶上按摩器材滚动。 一天下午,我翻出以前留在老家的一个盒子,里面是母亲替我保管的同学照片和信。约有上百张照片,因时间久远,很多己褪色变花,看不清人影。唯信件保存完好。三十多封信,是毕业初半年的同学来信,大多是孩子爸的。母亲说,你读信我听吧,挑些感情浓厚的读。那个下午,我就坐在母亲床上,给她读信。窗外,一群鸟叫着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风摇着清瘦的杉树枝,阳光透过纱窗,细碎地照着桔黄的床单。母亲说,写得真好。我说嗯。是真好啊,仿若春暖花开。 孩子爸把他们的行踪制成flash发我看。在海边呆了两日,又去了动物园儿童乐园。照片自然很美。入心的是背景音乐,“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 天之涯 记得你用心传话 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 我交给了他 让他的笑像极了妈妈” 在家几天,作息规律。太阳从出来到落下去,仿佛不止十二小时。每晚看两集《麻雀》,第一次识得了演员李亦峰,真的好帅,穿旗袍梳贴面妆的周冬雨就逊色很多。而母亲,许是白天玩得多,有两晚,竟只醒来一次。 回程的列车有些早。不久,车后起了鼾声,很响很放松,那么甜蜜,甜蜜得令人不忍大声说话。前面一家四口,父母奶奶围着不足周岁的孩子。带孩子的奶奶总掌有特权,抱着孩子大声说唱,乖呀亲呀可爱呀,孩子笑她笑,孩子哭她还是笑。快到深圳北时,一小姑娘给老家打电话报平安,先是爷爷接,爷爷你不能再抽烟喝酒了,对身体不好,再这样让奶奶打电话告诉我,我批评你。然后是奶奶,奶奶你晚上要早点睡,多注意身体。最后电话转到小姨手上,小姨,你帮我扎的辫子我好喜欢,我到深圳了,我会想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