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6-9-25 09:22 编辑
——再见泸沽湖(二)
夜晚,行走在落水村那条湖滨路上很有一种情调。一边是一长排的酒吧透出的灯光,一边是寂静的湖畔。街上走过既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也有身着民族服的摩梭人,更多的是挂着相机到处乱钻的中国游客,给人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感觉。
站在垂柳依依的湖岸,置身酒吧灯影的边缘,看着近处猪槽船的轮廓和远处漆黑幽深的湖面,真不有些不知道身在何处。
选一个小饭馆坐下,点了一个炒青椒肉丝和一个素菜汤,吃后一结帐,乖乖的,20元,米饭都要三元一碗。想起12年前来时,几乎是在同一个地方吃了一餐晚饭,鱼三元钱一斤,现称现下锅,米饭不要钱,我一个人吃一斤鱼,怎么都吃不完,最后剩了两条留下走了。看来真是观念更新了,引入商品经济了。
饭后,出得门去,街上靠湖岸的一边,已经搭起了很多塑料棚,蓬前架起了铁架,是做烧烤用的。我拿着照相机就上去一阵闪。没想到一个摩梭妇女一声断喝:不许拍!
我说:是看你这个好才拍呀!
她说:你觉得好就买一点吧!
我不禁哑然失笑。
我早就听说一些摩梭人已经没以前那样对游客热情了,也听说那些酒吧多是外地人来开的,因为摩梭人没有钱投资,看见外地人利用他们的资源赚了钱,他们还是受穷,也许心里不平衡吧。看来都是钱惹的祸呢。
没有了拍照的兴趣,我就向举办篝火晚会的地方走去,到了那里,原来是一个围墙围着的大院子里,要买门票,10元一张。买了票进去,晚会已经接近尾声。已经不是象前次来看见的那样,在湖边一个空地上,人们自由而自然地欢歌舞蹈,而是带有表演性质,时间也是定了的,只有一个半小时。总感觉味道变了。
没等晚会散场我就走了出来,又在夜晚的街道上闲逛。冷不防前边黑暗处闪出一个汉族女子来,拉住我的胳臂说:先生,去洗温泉吗?可以洗鸳鸯浴,有真正的摩梭姑娘陪浴,还可以走婚!
我差点晕了过去,这还是我印象中的那纯洁美丽的泸沽湖吗?
早先从网上看见过一些关于泸沽湖的传闻,今天真的验证了:就是有一些外来开酒吧的,为了赚钱,打着走婚的名义,大搞三陪活动。网上有文章急呼:摩梭文化习俗面临挑战!
我从那一条街走过,被三批人拉住邀请去走婚,并还发名片,说:哪时想好了随时都可以去!
哦,泸沽湖,我为你哭泣!
我逃跑似的挣脱了纠缠,来到了一个比较雅致的酒吧门口,我一看写着“大狼酒吧”,一下想起了网上流传的那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难道这就是那网上描述的“大狼酒吧”吗?
那个故事是说的:一个深圳的汉族女子,大学生白领,来泸沽湖旅游时认识了一个泸沽湖边的叫大狼的摩梭青年,他们相爱了,那个女子顶着重重压力与大狼结合了并带着大狼去深圳一起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大狼过不惯城市的生活,怀念他的家乡泸沽湖,这时,那个女子毅然抛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大狼一起回到了泸沽湖,一起在泸沽湖边开了一个酒吧,取名为:大狼酒吧。
难道我就要见到那个浪漫故事的两个主角了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那酒吧。
酒吧里除了一个服务员以外,还真的在一张桌子上对坐着两个青年男女。见我进去,那个女子起身热情地招呼我,叫我坐,那个男的也友好地点头打招呼。
我有意识坐到他们一桌去,点了一杯云南小粒咖啡,就坐下,不转眼地盯着那女子看,盯盯她,又盯盯墙上的照片。她被我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说:你认识我吗?
我说:不认识,但听说过!
我说:你就是那个深圳的姑娘?
然后又问那男的:你就是大狼?
那女子大笑了起来说:我不是!
那男的也说他不是大狼。
那女子说:你看那照片有点象吧?我是她的表妹!
她说她表姐与姐夫一起到县城去了,要明天才回来。
我只能遗憾了。那酒吧没有其他客人,我就与那表妹和那小伙子聊天。听说我是重庆人,那表妹非常高兴,她说我们是老乡,原来她与她的表姐并不是深圳人,而是重庆人,甚至越说越近,在她们小时候,就生活在我一个区。后来长大了才去深圳发展的。
我问那个小伙子是她的男朋友吗?她说不是,他是湖北的,就是隔壁旅店的老板,就是外来投资者。他是来旅游,喜欢这里,于是就来投资了。已经几年没回去了,这里的风景虽然很美,但还是很思念家乡。
在那样的夜晚,在那个传说中的小酒吧里,看着墙上那个传说中的照片,看着坐在面前的,与她有着相似轮廓的表妹,我也好象走进了那个美丽动人故事中......
|